合同预期违约有什么法律后果
更新时间:2017-04-06 14:32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当出现预期违约行为时,是否承担预期合同违约的责任取决于债权人的不同选择,进而产生不同的法律后果,毁约方并不一定都要承担预期违约的责任,具体内容请阅读下文
合同预期违约的法律后果
1、拒绝接受预期违约的要求
预期违约发生后,债权人可以用书面、口头甚至沉默的方法拒绝对方的毁约表示,此时合同仍然有效,合同对双方仍具有约束力,如合同约定的履行期限届满后,债务人行为构成实际违约时,债权人可按实际违约要求对方承担违约责任。
2、接受预期违约的要求
对于默示毁约的案件,债权人可以中止自己的履行,要求对方提供履约担保或撤回毁约表示。如债务人拒绝撤回毁约表示并且不能提供充分的履约担保的,债权人可以解除合同并要求债务人承担违约责任。而对明示毁约的案件,债权人可以直接要求解除合同并要求对方承担预期违约的责任。
3、债务人撤回毁约
债务人作出毁约的意思表示后,有权作出撤回毁约的意思表示,债务人撤回毁约表示的,应视为未作出过毁约表示。但债务人这种撤回却要受到一定的限制。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预期违约的法律规定是什么,有什么后果
依据我国合同法的规定,出现根本违约的,违约人要按承担违约的责任,如果是预期违约的,承担什么法律后果,由合同另一方当事人决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合同法预期违约法律责任
合同违约的法律责任一般包括以下几种:1,继续履行2,采取补救措施3,赔偿损失4,定金责任5,违约金责任。具体责任承担视实际违约情况和合同约定内容来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