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冒领证据不足 银行免责

更新时间:2019-08-04 13:54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储户黄某于1997年7月在某银行存入26万元,2007年9月去取款时却被告知该款已被取走,仅有余款119.4元,为此黄某将该银行告上法庭。12月11日,广西南宁市青秀区人民法院审结了这起存款纠纷案。原告黄某诉称,其在被告某银行下属的一个储蓄所开了一个活期储蓄存折,后被

  储户黄某于1997年7月在某银行存入26万元,2007年9月去取款时却被告知该款已被取走,仅有余款119.4元,为此黄某将该银行告上法庭。12月11日,广西南宁市青秀区人民法院审结了这起存款纠纷案。

  原告黄某诉称,其在被告某银行下属的一个储蓄所开了一个活期储蓄存折,后被他人冒领走了26万元中的259900元。原告认为,其手中的存折没有取走26万元的记录,转存本金不翼而飞是由于被告营业员在办理转存业务时疏忽大意造成,据此,原告诉请被告返还存款26万元及利息。被告则辩称,其已经履行了支付存款的义务,原告的诉请缺乏事实依据,请求法院驳回。

  法院经审理查明:原告黄某于1997年7月15日在被告的储蓄所开通了一本活期存折并存入26万元。上述存款已于1997年7月17日在桂林市临桂县该银行某分理处被取走了259900元,现存款余额为119.14元。

  法院认为:原告与被告之间存在的储蓄存款合同关系合法有效,应受到法律保护。本案争议的焦点是原告的存款被领取时,银行方是否尽到了谨慎的审核义务。被告方作为存款储蓄机构,只要按照约定开具存折,并依照相关规定支付本金及利息,即视为已经适当履行了储蓄合同的义务。在通存通兑异地取款的具体操作过程中,存折、身份证、密码是取款的三项必备要件。储蓄机构在办理开办通存通兑业务中必须使用密码,储蓄机构对身份证只是进行形式审查,而储户预留密码才是银行内部电子系统管理通存通兑业务过程中对储蓄客户进行身份识别的关键。因此,在排除银行方因意外事件泄露密码的情况外,存折密码只由本人设置并持有。只要取款人所持身份证件的形式要件与身份管理部门的规定相符合,所持存折上记载的信息与电子资金管理转帐系统中的存款合同记载的信息一致,在密码正确的情况下,作为储蓄机构是可以确信取款人就是存款合同的债权人,并且负有向取款人支付存款本金及利息的义务。

  本案中,原告于1997年7月15日在被告下属的储蓄所开立帐户,同时设置了密码并存入人民币26万元,2007年9月,原告至被告处取款时,才发现已于1997年7月17日在桂林市临桂县该银行某分理处被取走了259900元。被告方所提供的异地通存通兑业务凭证的证据证明取款人签名为原告黄某,且原、被告双方对异地通存通兑没有特殊的书面约定,故兑付机构凭存折、密码向申请取款人支付该笔款项并无过失,在办理取款业务过程中没有违反相关规定,对其兑付的款项,已完成了对存款合同债权准占有人的有效清偿,由此,被告已实际履行了存款合同所确定的该部分付款义务。故原告请求被告支付存款本金260000元的诉请求证据不足,不应予支持,但现存的帐面余额被告应向原告支付。综上,法院判决被告向原告支付存款本金100元,并驳回了原告的其他诉讼请求。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请问证据不足取保候审和证据不足给予释放有区别吗
区别大,请问证据不足取保候审和证据不足给予释放有区别吗
分居证据不足,家暴证据不足,怎么办
家庭暴力受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可以向加害人或者受害人所在单位、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妇女联合会等单位投诉、反映或者求助。有关单位接到家庭暴力投诉、反映或者求助后,应当给予帮助、处理。 家庭暴力受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也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或者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 单位、个人发现正在发生的家庭暴力行为,有权及时劝阻。
律师解答动态
网恋被骗2239元有追回可能。首先要保留好转账记录、聊天记录等证据,然后尝试联系对方,要求其返还钱财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7分钟前
公司申报一个月工资不代表应发一个月工资。你只上半月班,通常只能主张半月工资。可先和公司沟通,说明上班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9分钟前
试用期内提前三天通知单位就可离职,不用等招到新人。直接走没问题。单位不发工资不对,试用期也得支付相应
钱宏艳律师
钱宏艳律师
11分钟前
你好,在哪里了?我们可以帮你处理
吴丁亚律师
吴丁亚律师
39分钟前
你好,调表属于欺诈,可主张“退一赔三”,协商不成可到消费者协会投诉,或到法院起诉解决。
一次入境签证:费用为37美元。两次入境签证:费用为56美元。半年多次入境签证:费用为300美元。一年
叶斌律师
叶斌律师
45分钟前
国家有失独家庭扶助政策,可申请经济补贴和养老服务,建议尽快咨询当地民政部门。
我也要提问
相关文书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