欺诈行为的认定

更新时间:2019-07-31 23:46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欺诈行为的认定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第68条,一方当事人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或者故意隐瞒真实情况,诱使对方当事人作出错误意思表示的,可以认定为欺诈行为。构成欺诈行为一般必须具备以下4个要件:(I)欺诈人

  欺诈行为的认定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第68条,一方当事人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或者故意隐瞒真实情况,诱使对方当事人作出错误意思表示的,可以认定为欺诈行为。

  构成欺诈行为一般必须具备以下4个要件:

  (I)欺诈人有欺诈的故意。欺诈的故意,是指明知自己的陈述是虚伪的,并会导致对方陷入错误认识,而希望或放纵这种结果的发生。欺诈的故意包括两方面:一是陈述虚伪事实的故意;二是诱使他人陷入错误认识的故意。

  实际生活中,陈述错误事实并不少见,根据行为人的动机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行为人故意陈述错误事实,此时就构成欺诈的主观要件;第二类是行为人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认为陈述的错误事实是真实的,即他主观上并没有陈述错误事实的故意,此时不构成欺诈的主观要件。但是如何区分行为人是否具有陈述错误事实的故意,却非易事。这主要从行为人的行为动机、知识经验以及其所处的客观环境去认定。

  (2)欺诈人实施了欺诈行为。欺诈行为,是指欺诈人故意陈述错误事实或故意隐瞒真实情况使他人陷入错误认识的行为。故意陈述错误事实和故意隐瞒真实情况是构成欺诈行为的两个方面。故意陈述错误事实的行为,例如将假冒伪劣商品说成质优价廉。故意隐瞒真实情况的行为,是指行为人有义务向他方告知真实情况面故意不告知。沉默是否构成欺诈呢?

大部分国家的法律规定,当行为人有义务说明真实情况而不说明、保持沉默即构成欺诈。我国法律对沉默是否构成欺诈的规定与上述规定相似,例如(产品质量法)第28条规定:销售者在出售某种不具备产品应当具备的使用性能的产品,应当事先向消费者或用户作出说明,否则销售者应当承担民事责任。该规定表明在负有说明义务时保持沉默即构成欺诈。另外依据诚实信用原则负有说明义务的,也不能保持沉默。

  (3)被欺诈人因欺诈而陷入错误。所谓错误,是指对合同内容及其他重要情况的认识缺陷。构成欺诈,一般必须是被欺诈人的错误认识与欺诈人的欺诈行为之间具有因果关系。易言之,如果被欺诈人订立合同,那么必须是欺诈人提供的虚假情况与合同内容有密切关系,并且被欺诈人因欺诈人提供的虚假情况对合同内容发生了错误认识。

  (4)被欺诈人因错误而为意思表示。如果被欺诈人的意思表示并不是因欺诈行为而作出的,也不构成欺诈。这表明被欺诈人的意思表示与欺诈行为之间具有因果联系。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购买到过期食品,如何定义商家是否有欺诈行为
认定消费欺诈行为的方式有:1、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时采用的手段。2、经营者的行为是否误导消费者。3、经营者是否具有实施欺诈行为的主观方面
有明显欺诈行为的合同纠纷,如何认定
认定合同欺诈行为的条件分别有:欺诈人实施了欺诈行为;欺诈人有欺诈的故意;被欺诈人因欺诈而陷入错误认识;被欺诈人因错误认识而作出意思表示;被欺诈人遭受财产的损失;欺诈人得到了财产。
法律如何判定是否欺诈行为
1.一般来说,如果一方是出于非法占有的目的,以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主要手段做了虚假宣传,足以使另一方陷入错误认识而做出主要行为,就可以认为是欺诈行为。 2.是否合格以房屋验收为准。 3.口头约定有法律效力,但口头证据难以收集固定,来证明相关事实。购房合同是严格形式的书面合同
律师解答动态
可以起诉撤销过户操作。被告在立案胜诉后将拆迁房故意转移到其父名下,这属于恶意转移财产、逃避执行的行为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3分钟前
虽然合同没签完整,但交了房租已形成事实租赁关系。房子有威胁人身安全问题,你有权要求退租退费。可先和房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5分钟前
先别着急。付款后查不到简介可能是系统问题或信息未及时更新。你可以尝试在付款平台上找紫相文化的官方页面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6分钟前
女方拖欠抚养费不给,可先和女方沟通,了解拖欠原因并协商解决办法,让其尽快支付。若沟通无果,当初是协议
您好,这个一般是要退还一部分的没有领证就全退还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