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房买卖合同解释(二)

更新时间:2012-12-19 08:48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第二条解读【商品房预售合同的效力】《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商品房预售合同的效力】出卖人未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明,与买受人订立的商品房预售合同,应当认定无效,但是在起诉前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明的,

  第二条解读【商品房预售合同的效力】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二条【商品房预售合同的效力】

  出卖人未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明,与买受人订立的商品房预售合同,应当认定无效,但是在起诉前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明的,可以认定有效。

  本条是关于商品房预售合同效力和补办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明对合同效力影响的解释。

  所谓合同的效力又称合同的法律效力,是指已经成立的合同在当事人之间产生的法律拘束力,即法律以其强制力使合同当事人按其相互之间确立的合同内容履行义务、实现权利的效力。人民法院审理商品房预售合同纠纷案件的首要问题就是要正确认定合同的效力,这是正确作出判决的前提。

  理解本条解释中商品房预售合同的效力问题,首先必须要区别《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44条第1款规定的商品房预售条件与该条第2款规定的预售合同登记备案的不同意义。

  在《合同法》颁布实施以前,法律、法规所规定的批准、登记,是对合同成立要件的要求,还是对合同生效要件的要求,一直是学术界和司法实务界争论的难题。大致有三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批准、登记等都是对生效要件的规定,如果不符合这些规定,合同虽然成立,但是不能发生效力。

  第二种观点认为,批准、登记等是合同成立的特别形式要件,需要批准、登记的合同一概被视为要式合同,没有批准、登记的合同,根本就未成立,更谈不上合同能否生效的问题。

  第三种观点认为,法律对合同形式要件的规定是属于合同成立或生效要件问题,应当区分不同性质的合同而作出结论。对此,人民法院基本上是将批准、登记等作为合同的有效条件,没有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的合同,大多被认定为无效。

  《合同法》生效实施以后,根据该法第44条第2款的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第9条规定:

  “依照《合同法》第44条第2款的规定,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合同应当办理批准手续,或者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才生效的,在一审法庭辩论终结前当事人仍未办理批准手续的,或者仍未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该合同未生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合同应当办理登记手续,但未规定登记后生效的,当事人未办理登记手续不影响合同的效力,合同标的物所有权及其他物权不能转移”。

  这一司法解释是在区分合同的成立与不成立、生效与未生效、有效与无效三对概念的基础上,表明对批准、登记等手续对合同效力影响方面的态度的。具体而言,它包括三层意思:

  第一,批准、登记等不是合同的成立要件。因为合意是构成真正交易的精神事件,合同是当事人合意的结果,是合同自由原则的体现,因此,只要当事人根据《合同法》所规定的要约和承诺的规则就合同的主要条款达成一致,或者符合《合同法》第37条所规定的情形,该合同即告成立。至于非主要条款的欠缺,则可以通过适用法律补缺性规定来弥补。批准、登记等手续都是当事人合意以外的因素,不属于合同成立要件的范畴,而属于效力评价的领域。所以合同成立与否,不应受批准登记等要件的影响。

  第二,批准、登记并非一概是合同的有效要件。合同是否有效,取决于国家的价值判断,体现了国家对意思自治的合理干预,其判断的依据只能是法律、行政法规对合同无效的明确规定。而法律、行政法规对批准、登记等要件的规定并不都属于强制性规范,因此不能绝对化地以批准或者登记来判定合同是否有效。要区分作为合同行为生效要件的“批准、登记”和合同标的物发生物权变动时的“公示登记”所具有的不同法律性质和效力。

  即只有法律和行政法规明确规定“批准、登记”是合同生效的条件,批准、登记才是生效条件,如果“登记”是合同一方当事人应当履行的具有物权变动公示性质的义务,未履行该项义务仅仅不发生物权变动的效力,而不影响合同本身的效力,那么,“登记”这个条件就不是合同生效的条件。因此,《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44条第2款规定的合同登记备案并不是合同是否有效的法律条件,如同买卖房屋应当办理过户登记的规定,也不是买卖合同生效的条件。

  第三,批准、登记仅仅是合同生效的要件。“生效”是与“不生效”相对应的概念,而不是与“无效”相对应的概念,“不生效”不等于“无效”,人民法院应当认识到合同的生效与不生效,都是以合同成立作为前提的,如果合同根本不成立,则根本谈不上生效的问题,更谈不上有效和无效的问题。

  关于合同的生效时间,一般而言,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只有两个例外或特殊的情况:

  一是附条件或附期限的合同,自条件成就或期限届至时生效;二是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经过批准、登记手续生效的,则自批准、登记时生效。

  在后面一种情况中,虽然因未办理批准或者登记得手续而导致合同未生效,但是,诸如违约责任、、解决争议的方式等条款,按照《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应当认为是有效的约定,是生效的。

  为什么规定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是商品房预售合同的条件,这是因为预售合同订立时,买卖的房屋尚在建设之中,房屋的所有权还没有经登记设立,为了维护交易的秩序,保护消费者的利益,防止国家在国有土地上的利益受到非法侵害,损害国家利益,所以,国家对商品房预售行为有特殊的要求和规定,建立了商品房预售的行政许可制度。

  审查商品房预售合同的效力注意要把握以下两点:首先要适用法律对普通民事合同的规定,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以下简称《民法通则》和《合同法》的一般规定。

  《民法通则》第55条规定:“民事法律行为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二)意思表示真实;(三)不违反法律和社会公共利益。”《合同法》第三章专门规定了合同的效力问题,包括合同的生效时间、附条件的合同、附期限的合同、效力待定合同、表见代理合同、无效合同、可撤销合同等。对于无效合同,该法第52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无效:(一)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二)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三)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四)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五)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关于商品房买卖合同相关的问题,小编为您推荐:

  新商品房买卖合同样本

  天津市商品房预定协议

  天津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商品房房屋买卖合同条款
具体情况可进一步沟通后,针对性给你出具方案
商品房买卖合同有效期吗?多少年?
你好,买卖合同按约定履行,没有有效期一说。建议电话或者当面咨询。
《商品房买卖合同司法解释》第四条
本解释所称的商品房买卖合同,是指房地产开发企业(以下统称为出卖人)将尚未建成或者已竣工的房屋向社会销售并转移房屋所有权于买受人,买受人支付价款的合同
律师解答动态
要固定社保未缴证据,可通过社保查询记录截图;工资拖欠问题,保留工资条、银行流水、聊天记录等能证明应发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3分钟前
司机违规下客违反了交通法规。若乘客因司机违规下客受伤,司机要担责赔偿医疗费、误工费等损失。解决方案是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4分钟前
没驾照开车撞人,通常无证驾驶者要担主要或全部责任。因为无证驾驶本身违法,严重影响安全驾驶。解决方案方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7分钟前
邻居因以后要盖房不让在其闲地放四平线,可和邻居好好沟通,说明拉动力电的必要性和临时使用情况,承诺后续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9分钟前
只填了电话号码,对方打电话拒收不理通常是可以的。不过得先弄清楚对方身份和来电目的。要是正常业务沟通,
何江律师
何江律师
13分钟前
上午好,一共是有多少钱被银监会冻结了?你自己卡里5000块钱金额的截图不能发给他。因为这十有八九就是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