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夫投保人寿险未经书面同意 保险合同无效

更新时间:2019-06-27 22:2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2007年5月,赵女士在某保险公司为丈夫张先生投保寿险和重大疾病险,但张先生本人并不知情,事后也没有书面同意。2009年2月,张先生被诊断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住院治疗。张先生出院后要求保险公司理赔被拒,后双方闹上法庭。近日,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法院一审判决该保险

  2007年5月,赵女士在某保险公司为丈夫张先生投保寿险和重大疾病险,但张先生本人并不知情,事后也没有书面同意。2009年2月,张先生被诊断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住院治疗。张先生出院后要求保险公司理赔被拒,后双方闹上法庭。近日,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法院一审判决该保险合同无效


  2007年5月21日,赵女士在某保险公司填写了投保书,被保险人为丈夫张先生,险种为寿险和重大疾病险,保险合同中约定“被保险人于本合同生效之日起一年内因疾病导致身故或身体全残,保险公司按本合同初始基本保险金额的10%给付身故或全残保险金,并无息返还所交保险费,本合同效力即行终止。”赵女士投保后,支付了2007年、2008年的保险费合计6100元。2009年2月2日,张先生身体不适住院,经诊断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和Ⅱ型糖尿病。出院后,张先生向保险公司申请理赔遭拒。为此,双方闹上法庭。


  庭审中,保险公司辩称,张先生提出理赔后,保险公司曾找赵女士谈话,赵女士表示她为张先生投保,张先生并不知情,投保书上张先生的签名也是赵女士代签。保险公司认为赵女士的投保行为违反了《保险法》第56条有关保险合同效力的强制性规定,请法院驳回其诉讼请求。


  法院经审理认为,根据《保险费》第56条之规定,“以死亡为给付保险金条件的合同,未经被保险人书面同意并认可保险金额的,合同无效”。赵女士为丈夫投保签订的保险合同中含有因被保险人身故为条件给付保险金的约定,但赵女士投保此保险时,张先生并不知情,投保书上的签字也并非张先生本人所签,张先生也未书面同意并认可保险金额,因此该保险合同应为无效合同。保险公司因该保险合同所收取的保险费,应当予以返还。


  最终,法院判决保险合同无效,保险公司返还赵女士6100元。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我在合同纠纷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已帮助 194579
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未经保险人签字,保险合同纠纷是否有效
"认定保险合同的效力也就是认定保险公司和买保险的人签的合同具不具有被法律所承认的有效性。 根据法律规定,保险合同的效力必须满足这些条件才具备有效性: 1、合同
保险合同不是投保人本人签字,请问保险合同是否有效
"认定保险合同的效力也就是认定保险公司和买保险的人签的合同具不具有被法律所承认的有效性。 根据法律规定,保险合同的效力必须满足这些条件才具备有效性: 1、合同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投保人,未在保险合同上签字盖章,该合同有效吗
"保险合同的效力必须满足这些条件才具备有效性: 1、合同双方必须有着一定的民事行为能力; 2、合同里约定的内容必须表达明确真实; 3、合同约定的内容必须符合法律
保险合同丢了怎么办
保险合同丢了怎么办
保险合同知识
我的妻子被别人欺骗了。你能报警吗?
你有他身份证号码吗?还有什么证据?要起诉
在自家院子打建阳光房子可以吗?谢谢!
针对不同情况,处理在自家院子打建阳光房子的方式如下:1.若法规允许且不影响邻居,可按照建筑规范自行建设,但建议保留相关审批和证明文件。2.若法规有限制或需审批,
买了一套二手房,交完定金后,发现房子邻居有非正常死亡,能退回定金吗
常见的处理方式包括协商退款和法律诉讼。首先应与卖家协商,看是否能达成退款协议。如协商无果,可寻求法律援助,通过诉讼来争取权益。选择哪种方式需根据实际情况,如合同
宝宝在一家母婴店办了一张洗澡卡,但是今天去了告诉我过期了。不能用了。卡里还有钱,这个是合法的吗
针对宝宝洗澡卡过期问题,具体操作如下:1.与商家协商:首先尝试与商家沟通,了解过期原因及解决方案。若商家同意退款或延期,则问题解决。2.投诉至相关部门:若协商无
我是一个下岗工人问一下下我55岁了能办退休么?
您好,中级技术职称属于专业技术人员,按照干部身份年满55岁退休;中级技工是工人身份,安装工人身份年满50岁退休。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