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
更新时间:2013-01-26 10:59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导语:中小企业是与所处行业的大企业相比人员规模、资产规模与经营规模都比较小的经济单位。由于中小企业自身特征,偿债能力弱、融资规模较小、财务规范性差、缺乏完善的公司治理机制等问题,中小企业抵御风...
导语:中小企业是与所处行业的大企业相比人员规模、资产规模与经营规模都比较小的经济单位。由于中小企业自身特征,偿债能力弱、融资规模较小、财务规范性差、缺乏完善的公司治理机制等问题,中小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一般较弱。
中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
1、内源融资状况
为了适应市场风云的变幻莫测,中小企业必须具有经营灵活、变化快捷的特点,因而在时间上和数量上对资金的需求具有不确定性,这就要求企业自身提高积累能力,以对市场变化能做出迅速的反应。同时,创办中小企业也必须有一定量的资本,这是一个经济学常识。如果连一点本钱都没有,或者仅有极少量的创业资本而把大量的资金需求量寄托于银行贷款或其他融资方式,那么企业的生命力也是难以持久的。
我国现有的组织结构简单;经营规模较小、经营对象单一的中小企业融资大都依靠自我积累,依靠自身力量发展;但规模较大的中型企业的内源融资状况则不尽如人意,主要表现为分配过程中留利不足、计提折旧费率偏低等问题。
据世界银行国际金融公司中国项目开发中心,以随机抽样调查方法对成都、绵阳、乐山三地601家中小企业流动资金来源结构的调查显示,企业内部自身积累78.1%、向银行贷款9.65%、民间借贷5.07%、商业信用3.25%、其他非正规融资3.93%。这组数据说明中小企业的资金来源主要是靠内源融资。
2、外源融资状况
第一,直接融资(股权融资、债券融资)。股权融资。我国资本市场发展较晚,股权融资和债券融资目前尚不可能成为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主渠道。众所周知,我国证券市场自建立至今,已经被赋予了为国有大型企业服务的一项特定功能,尤其是前几年国有大型企业处于困境的情况下,为使国有企业通过改制重新焕发活力;我国股票市场以国有企业改革为宗旨,重点扶持了一大批国有大中型企业上市融资。
我国《公司法》还规定,股票上市公司股本总额不得少于5000万元,公可生产经营必须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从严控制一般加工业和商品流通企业;中小企业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制约;经营规模偏小,且大多为一般生产加工企业和流通服务性企业;与公司法规定的上市条件相差甚远,自然被股票市场拒之门外。
统计表明,目前我国沪深上市公司共有近1500多家,民营企业大约占不到15%,且部分还不是通过正常途径上市,而是以高昂的代价购买一家上市公司的部分或全部股权而曲线上市的债券融资。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关于中小企业融资的知识,小编推荐:
中小企业融资
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
企业制定融资战略五要素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中小企业融资的特征有哪些?
中小企业融资有如下几种法律特征:
(一)融资成本相较高;
(二)经营风险高,且自身条件的局限,难以吸引外来投资;
(三)资金需求少、频率高;
(四)中小企业融资的其他特征。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
违反国家金融管理法律规定,向社会公众(包括单位和个人)吸收资金的行为,同时具备下列四个条件的,除刑法另有规定的以外,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条规定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
(一)未经有关部门依法批准或者借用合法经营的形式吸收资金;
(二)通过媒体、推介会、传单、手机短信等途径向社会公开宣传;
(三)承诺在一定期限内以货币、实物、股权等方式还本付息或者给付回报;
(四)向社会公众即社会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
未向社会公开宣传,在亲友或者单位内部针对特定对象吸收资金的,不属于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
中小企业融资新方式主要有哪些
中小企业融资的创新方式:买方贷款;项目开发贷款;个人委托贷款;无形资产担保贷款;综合授信;信用担保贷款;出口创汇贷款;票据贴现融资;金融租赁;自然人担保贷款;异地联合协作贷款;典当融资。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第十八条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第十八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第十八条
国家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多渠道推动股权融资,发展并规范债券市场,促进中小企业利用多种方式直接融资。
第十九条
国家完善担保融资制度,支持金融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以应收账款、知识产权、存货、机器设备等为担保品的担保融资。
民营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中小企业的融资形式有银行贷款融资,民间资本融资,租赁融资等,中小企业融资是指金融机构针对中小企业推出的融资解决方案,由现有企业筹集资金并完成项目的投资建设。法律依据:《贷款通则》第六十一条
各级行政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供销合作社等合作经济组织、农村合作基金会和其他基金会,不得经营存贷款等金融业务。企业之间不得违反国家规定办理借贷或者变相借贷融资业务。
《民法典》第七百三十六条
融资租赁合同的内容一般包括租赁物的名称、数量、规格、技术性能、检验方法,租赁期限,租金构成及其支付期限和方式、币种,租赁期限届满租赁物的归属等条款。
融资租赁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