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止特定破产人奢侈浪费 台修正“破产法”颁禁奢条款

更新时间:2019-03-19 20:22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台湾破产法年久失修,早已成为有钱人躲债的避风港。为杜绝债务人积欠巨额税款或罚款不缴,却过着奢华生活的侥幸心态与不合理现象,台当局11月已修正行政执行法,增订禁奢条款,紧接着立法院12月9日通过决议将破产法更名为债务清理法,并将禁奢条款纳入。清债与禁奢如
台湾“破产法”年久失修,早已成为有钱人躲债的避风港。为杜绝债务人积欠巨额税款或罚款不缴,却过着奢华生活的侥幸心态与不合理现象,台当局11月已修正“行政执行法”,增订禁奢条款,紧接着“立法院”12月9日通过决议将“破产法”更名为“债务清理法”,并将禁奢条款纳入。

  清债与禁奢如何并举

  “消费者债务清理条例”是台湾首度以“法律”明定自然人可申请破产,被视为首部“个人破产法”,同时也是修法前唯一订有禁奢条款的“法律”。

  “立法院”2007年6月8日三读通过“消费者债务清理条例(简称债清条例,也称卡奴条款)”,明定卡债族得申请破产及声请重生。本条例共有两种程序,一种是形同法院出面向银行协商的“更生”程序,另一种则是等同破产的“清算”程序;经济陷入困境的债务人可透过“更生”或“清算”两种程序来清理债务。不过,债清条例也不是每个还不起钱的人都能适用,想进入债清条例者,必须先与银行“前置协商”,才能进一步声请更生、清算。也就是说,虽然进入协商的债务金额已无上限,但想声请更生的债务人,债务仍必须在1200万元以下;而清算则不受限,就算欠债10亿元,一样可以跟法院声请清算。

  债清条例有所谓的“禁奢条款”,第89条规定,债务人声请清算后,其生活不得逾越一般人通常的程度,法院并得依利害关系人的声请或依职权限制。债务人进入更生时,银行会列出生活限制,由法院裁定哪些是奢华费用,让债务人在还款完毕前,都不能过着奢华的生活。即便在协商程序,银行也引进“禁奢条款”的精神,与债务人约定合理的生活费用。债清条例第90、91条规定,如果债务人有隐匿财产之事实,法院可以拘提、管收。

  原有条款未发挥实效

  有些债务人利用“破产法”的法律漏洞,假破产、真甩债的情况经常发生;而唯一订有禁奢条款的债清条例又面临着执行的困难。

  而台关于破产免责的规定,则超过70年均无重大变更。“破产法”中仅有第149条规定:“破产债权人依调协或破产程序已受清偿者、其债权未能受清偿之部分,请求权视为消灭。但破产人因犯诈欺破产罪而受刑之宣告者,不在此限。”换句话说,除了犯第154条规定的“诈欺破产罪”且被判刑外,破产人均当然免除债务责任。因为按“破产法”申请破产时,通常须先与债权人行和解程序,较不适用一般财力较弱的消费者,而债清条例中的清算程序效力,事实上和“破产法”的破产规定差不多,当年就是针对负债额较低、财力也弱的一般卡奴而制定的条款。虽然债清条例规定债务人声请清算后“生活不得逾越一般人通常之程度”,但不能做哪些事法律没有明订,却授权给法官订定。即便法官作出裁定,执行上也有困难,法院及债权人无法派人时时刻刻跟监当事人,仅能由债权人或热心人士通报;若当事人不是名人,即便偷偷上酒店狂欢,也难以被发现。鉴于执行困难,债清条例中的“禁奢条款”目前未发挥实质作用。同时,由于“破产法”未规定“禁奢条款”,所以有些欠债人更喜欢用此法,债务人利用法律漏洞,假破产、真甩债的情况时有发生。[page]

  其中最典型的当属前太电董长孙道存。孙道存2004年因涉嫌太电掏空案遭到起诉,因掏空金额高达171亿元震惊岛内各界,不仅30多万投资人血本无归,“国安基金”也惨遭套牢10多亿元。孙道存2006年又被台湾税务部门查出欠税3.1亿,遭“法务部”行政执行处追讨。孙道存申请破产成功,成了法律意义上的破产人,并与台湾税务部门协商,从2007年开始,每月提数十万元付款的偿债计划,不料去年6月起补缴就不正常。但是他的生活却一点都没有受到影响,在破产法保护下,和新婚太太过着奢华生活,住在价值2亿多元的信义之星豪宅,出入高级消费场所。

  多“法”齐管无良债务人

  “行政执行法”第17条中增设“禁奢条款”,规定欠税义务人生活逾越一般人通常程度时,行政执行处可核发禁止命令,并通知第三人。禁止命令共有七款,包括“禁止每月生活费超过一定金额”等等。

  “法务部”10月2日在“行政执行法”第17条中增设订定“禁奢条款”,规定欠税义务人生活逾越一般人通常程度时,行政执行处可核发禁止命令,并通知第三人。禁止命令共七款,包括“禁止每月生活费超过一定金额”、“禁止搭特定交通工具”、“禁止出入特定高消费场所”等等。其中“禁止每月生活费超过一定金额”条款,“法务部”表示,将参考“行政院”主计处定期公布的各县市平均每人月消费支出表,例如2008年度,全台每人月消费最高为台北市民,金额为24357元,也就是说,未来“立法”完成,孙道存等欠税大户每月花费恐怕最多不能高于这个数目,1天只能花800元。“行政院”11月5日通过修正“行政执行法”,增订“禁奢条款”;“立法院”11月25日初审过关“行政执行法禁奢条款”修正案,全案可望于本会期末过关。对于像孙道存这样的欠税人,未来将限制他们的消费,不能再享受高消费生活,就算是他人提供也不可以,如不遵守就将面临被收管。另外,为了鼓励民众踊跃检举欠税大户可能隐匿财产,只要提出检举,检举奖金最高100万。

  同时全面检讨破产及重整制度,为让这两个制度更加健全、更有效率,“司法院”主管的“破产法”修正草案12月9日出炉,将更名为“债务清理法”,草案第111条第1项及第2项增列“禁奢条款”,规定债务人只要声请破产就必须过一般民众的“通常生活”不准奢华,否则债务就不能一笔勾销。另外,第111条第3项增列“劳改条款或称好逸恶劳条款”规定,未来债务人有劳动能力却游手好闲者,法院可命债务人接受职业训练或辅导就业,债务人原则上不得拒绝。[page]

  另外,对于未来“禁奢条款”实际执行有无困难,“法务部”行政执行署长林朝松坦言,确实很难查,全署只有58位行政执行官,要分摊共400万件的欠税、欠缴罚锾案,平均一人负责案件超过6万件。林朝松认为,透过民众及债权人检举、陈情和媒体报导,再由行政执行官追查,是较为可行的方式。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我在破产法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已帮助 159232
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对破产人的特定财产有担保权
法律分析:担保债权人是是对破产人的特定财产享有担保权利的权利人,对该特定财产享有优先受偿的权利。 1.无论债权人对破产人的特定财产是否享有担保权,均可提出破产申
人民法院特定的破产管理人是党政机关工作员吗?
债务人符合破产条件,向法院申请破产后,债权人应当向管理人申请债权,由破产财产偿还;破产人无财产可供分配的,人民法院裁定终结破产程序,余下债务不再偿还。
破产债权是指什么?_?是不是可根据法律法规特定债务人?
普通破产债权,是指在破产宣告前成立的,对破产人发生的,依法申报确认并得由破产财产中获得公平清偿的财产请求权。《破产法》第三十条,破产申请受理时属于债务人的全部财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公司明确表示倒闭了,人民法院特定了破产管理人,怎么查破产管理人备案的债务
破产管理人,是指破产宣告后,在法院的指挥和监督之下全面接管破产财产并负责对其进行保管、清理、估价、处理和分配的专门机构。破产管理人如何组成?  破产管理人的组成
与民事法律行为效力相关的规定,主要是指禁止当事人采用特定行为模式的强制性规定。特定行为模式的强制性规
参看《民法总则》第一百五十三条,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特定行政区域或者特定行业
你好,你是要咨询什么问题吗?
这是不特定还是特定
你好,按合同约定。需要交的
特定债务人优先权
将问题补充清楚
教师土葬,还是养老金?
关于教师丧葬费的规定:机关事业单位在职及离退休职工不分因公与非因公死亡,其丧葬费均按6个月的当地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标准执行。丧葬费是指:侵害自然人的生命权致
职业高中不实习能拿到毕业证吗?
学生不实习拿不到毕业证,如学校强制安排实习单位则不符合法律规定。但学校有权让学生通过实习获取学分,进而获得毕业证,如可自行安排实习单位或因未修满学分而无法毕业则
我遇到一起事故,对方全责,我只入了交强险,对方住院花了4万多,请问我要赔付多少?
根据事故责任及保险条款处理。交强险赔付1万元内医疗费,超出部分按责任比例分担。可协商、调解或诉讼解决,保留相关证据,及时与保险公司沟通。
对方打给我的账户因为我填错一个数字被冻结了,现在该怎么办
处理此类问题,常见方式包括联系银行核实情况、提交相关证明文件以解冻账户。选择处理方式时,应考虑冻结原因、资金数额及紧急程度。若涉及复杂法律问题,建议寻求律师协助
我可以在我店门摆放燒烤炉吗?
具体操作如下:首先,了解当地关于消防安全和卫生规定的具体要求;其次,确保烧烤炉具备合格证明,并配备灭火器等消防设备;同时,设置油烟净化装置,确保油烟排放符合标准
我前单位买了社保自动离职末领取失业金,现单位试用三个月未买社保,是否可以领以前所买失业险金
对失业和社保问题,常见的处理方式包括:1)与现单位协商补缴社保;2)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3)失业后符合条件可申领失业金。选择方式时,应综合考虑个人情况、证据充分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