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名股东规避风险的措施

更新时间:2019-02-04 22:43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导读:隐名出资是一把双刃剑,其风险是现实存在的,隐名出资的法律风险主要有:隐名出资人股东地位不被认可的风险;显名股东擅自转让其名下股权的风险;显名股东名下股权被司法冻结、强制执行的风险等等。但只要合理规划统筹,也完全可以有效防范。隐名出资是指由于某种

  导读:隐名出资是一把双刃剑,其风险是现实存在的,隐名出资的法律风险主要有:隐名出资人股东地位不被认可的风险;显名股东擅自转让其名下股权的风险;显名股东名下股权被司法冻结、强制执行的风险等等。但只要合理规划统筹,也完全可以有效防范。

  隐名出资是指由于某种原因或出于某种考虑,实际出资认购公司资本的投资者没有记载于公司章程股东名册以及工商登记材料之中,而记载于这些文件材料之中的股东并没有实际出资认购公司的股份。一般地,对于实际出资人,我们称之为“隐名出资者”,而对于未出资却具有股东资格的一方,我们称之为“显名股东”。

  隐名出资的风险防范方案很多,也各有利弊,简单介绍几个供参考:

  1、股权登记托管。

  利用股权登记托管的衍生业务办理股权质押登记。通过股权质押登记,冻结出质人的股权,如果质押合同到期或出质方违约,质权人可以将质押股权过户及转让。

  2、注意保存证据

  为了今后发生纠纷时可以有效地保护自己的权益,隐名投资者应该妥善保存实际出资的各种证据。只要证据充分,隐名出资人完全可以在必要时依法确认自己的股东资格。

  3、股权投资信托

  股权投资信托是信托机构“受人之托,代人理财”。其一般做法是:由实际出资人与信托公司签订信托合同,办理股权信托。然后由信托公司以自己名义与其他股东共同出资设立公司。信托公司受实际出资人的指示进行股权管理和处分,股权收益也完全归属于实际出资人。

  4、股权质押

  在实际出资人与显名股东签订委托持股协议同时,由实际出资人与显名股东签订借款协议,双方再根据这份借款协议签订股权质押协议,然后将股份出质记载于股东名册,并到工商登记管理机关办理出质登记。这样可以防止名义出资人擅自转让股权的行为发生。

  5、签订全面严密的隐名投资协议

  隐名投资协议作为隐名投资行为的核心法律文件,是保护隐名出资人权益最为重要的手段,虽不具有对抗第三人的效力,但有对内效力。因此务求全面、具体、细致,尽可能保护隐名出资人的合法权益。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股东隐名的法律风险包括
隐名股东的法律风险主要包括: 1、协议针对第三人无效; 2、股东地位不被认可; 3、被显名股东恶意损害权利; 4、无法证明自己和显名股东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上述规定指出,实际出资人与名义股东之间订立的合同,如无违反法律规定的情形,应被认定为有效。当实际出资人与名义股东因投资权益的归属发生争议时,实际出资人有权依据其实际履行了出资义务向名义股东主张权利。然而,如果实际出资人未经公司其他股东半数以上同意,请求公司变更股东、签发出资证明书等,将不被法院支持。
作为股东注册公司有什么风险?如何规避风险?
做股东有什么风险吗,请问有什么风险,经营有风险
相关知识推荐
问题没解决?立即咨询律师
平台保障
优选律师
快速响应
#3分钟内获得解答
去咨询
没有想要的解答?推荐咨询本地专业律师
平台律师团
已服务 9.9万人
响应 2分钟内
7x24小时在线服务
针对性解决方案
咨询我
律师解答动态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2分钟前
既然责任认定是同等责任,你可先整理好医院看病的费用票据等材料。你骑美团电动车,按说能报美团保险,把修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8分钟前
一般来说,手上有疤不影响职中入学,职中不会仅因手上有疤就拒收。但如果疤是因传染性疾病或影响特定专业学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18分钟前
他去了之后能不能明天回来不好说。若警方发现他提供假交易账单,可能认定他存在隐瞒、欺骗行为,影响取保候
代海侠律师
代海侠律师
26分钟前
您好:我们律所在上海陆家嘴金茂大厦31楼,如果有什么问题需要解决请及时与我沟通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27分钟前
公司未签劳动合同已违法,在你请长假时突然辞退更不合理。你可收集工作证、考勤记录、工资发放记录等能证明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28分钟前
办理梧州工伤案件,首先要收集劳动关系证明材料、医院诊断证明等能证明工伤发生的证据。接着去申请工伤认定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29分钟前
大学生暑假打工签合同但不交社保,通常不影响考公考编和应届生身份。应届生身份界定主要看毕业时间和是否落
代海侠律师
代海侠律师
31分钟前
您好:如果一审判决法官对原告的诉求有小部分不支持,原告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处理:•提起上诉:原告应在收到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