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程序

更新时间:2019-01-07 02:40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指的是为正式成立股份有限公司、取得法人资格而依法进行的一系列筹建准备行为。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程序因发起设立和募集设立的不同而有所区别,下面就这两者情况分别进行介绍。(一)发起设立的程序(1)发起人之间以书面相形式订立发起人协议。发起人

      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指的是为正式成立股份有限公司、取得法人资格而依法进行的一系列筹建准备行为。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程序因发起设立和募集设立的不同而有所区别,下面就这两者情况分别进行介绍。

      (一)发起设立的程序

      (1)发起人之间以书面相形式订立发起人协议。发起人协议是公司设立程序的第一步,它是发起人之间以书面形式表达的有关公司的组建方案、发起人之间的职责分工等的共同意思。发起人协议通常包括以下一些主要内容:发起人的姓名以及住所;公司拟发行的股份类别,每股的面值、发行价;每个发起人的认购数额、出资类别;发起人缴纳股款、交付现物、转让财产权利的时间和方式以及发起费用的预算、开支、和每一个发起人的发起费用的负担等。

      (2)发起人订立书面协议以后就应该按照协议的规定缴纳出资认购股份。发起人缴纳出资的方式主要有以现金缴纳或者用实物、工业产权、非专利技术、土地使用权来抵充股款。以现金之外的其他财产或财产权利出资的需要由有关的中介结构进行评估,并且要依法办理有关的财产权利的转移手续。

      (3)发起人交付全部出资以后,应当选举董事会和监事会,并由董事会向公司登记机关报送设立公司所必需的批准文件、公司章程、验资证明等文件,申请设立登记。

      (二)募集设立的程序

      (1)发起人首先要做的是与前述的发起设立的程序中前两步相同的步骤,有所区别的是,在发起设立中,发起人要认购全部的股份,而在募集设立中,发起人只认购全部拟股份中的一部分,我国公司法规定认购数额应不少于首期发行股份数的35%。

      (2)制定招股说明书。招股说明书是向非特定的社会公众发出的认购股份的书面说明,该说明书在发出以前应当经过国务院证券管理部门的批准。

      (3)向国务院递交募股申请。申请时,还必须同时报送公司法规定的一些文件,比如公司章程、经营估算书、发起人的姓名、认购的股份数等。

      (4)募股申请经国务院主管部门批准以后,发起人应该公告招股说明书,并制作认股书。公告招股说明书是应该根据所要募集的范围杂相应的报刊杂志上予以公告。同时,发起人必须制作认股书,认股书应载明公司法所要求的内容,由认股人填写有关事项,比如认购的股数、金额、认股人的住所等。

      (5)发起人应该同依法设立的证券经营机构签订承销协议,并于银行签订代收股款的协议。发起人要募集股份,必须通国证券经营机构进行,而且必须于银行签订代收股款的协议,由银行代为收取和保存认股人缴纳的股款。

      (6)取得验资证明。发起人在股款募足以后,必须请中立的机构或专家出具证明全部股份已经如数缴纳的文件,这一文件是申请公司注册的必备文件。

      (7)召集由认股人组成的创立大会。创立大会的工作主要是选举董事会、监事会成员,并审议发起人的募股情况,并作出设立公司与否的决定。

      (8)由创立大会选举的董事会向公司登记机关报送有关文件,申请设立登记。董事会应该在创立大会结束后的法定日期内向公司的登记机关报送公司法要求的相关文件,申请设立公司。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股份有限公司设立的方式有哪些?
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方式主要有:发起设立,即所有股份均由发起人认购,不得向社会公开招募。募集设立,即发起人只认购股份的一部分,其余部分向社会公开招募
股份有限公司如何设立分公司
分公司登记设立流程如下:应当向公司登记机关申请登记,领取营业执照。分公司不具有法人资格,其民事责任由总公司承担。设立分公司只需办理简单的登记和开业手续。由总公司在其住所地之外向当地工商机关申请设立。
设立股份有限公司可采取的方式
股份有限公司设立分为发起设立或者募集设立的方式,每种方式各有优缺点
律师解答动态
左腿四级残疾一般能考C1驾照。只要右下肢、双下肢健全且运动功能正常,不等长度不大于5厘米,或者左下肢
这事对方行为侵犯你名誉权了。你先收集好传谣内容等证据,像聊天记录、证人证言。接着找对方沟通,让其停止
你好,很高兴为你提供法律服务。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4分钟前
手机租赁逾期,首先要尽快与出租方沟通,说明逾期原因并表达还款意愿,尝试协商制定新的还款计划。若出租方
吴中律师
吴中律师
7分钟前
您好,用人单位不得无故扣除劳动报酬,您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