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管资产到管资本符合公司法精神

更新时间:2015-11-16 19:23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对国有企业由监管资产改为监管资本,这个也是公司法核心的精神。改革前讲的是国家在公司里面享有所有权,这个是对于资产的监管;改革后公司法修改,明确国家投入企业的是资本。应该说,公司法的精神就已经包含了从监管资产到监管资本。

  改革开放30年,国企改革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就是向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转变。改革前,国企几乎是国家的一个生产部门或一个厂房,国有企业的一切责任都要由国家来承担。直到1986年民法通则确定了法人制度,情况才有好转。

  第二个阶段主要是落实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权。1992年国务院出台《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企业的经营管理权得到了最大程度的落实。那时候对国企的监管的模式就是国家享有所有权,企业享有经营管理权。到了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对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权做出了一个重大改变。公司法也就是等待了这个十四届三中全会的决议的精神来制定的,公司法这样表述:国家享有所有权,企业享有全部法人财产权

  第三个阶段,明确了企业享有所有权。2003年前后,国有企业实行股份制改革。此时,修改后的公司法,把企业享有财产所有权划掉了,把国家享有所有权也划掉了,明确写上了:国家享有的是股权,企业享有的是所有权。

  这个时候我们可以说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的一步完成了,那就是国家在公司里面的投资国家享有的是股权,公司对财产享有所有权;公司对自己的财产完全可以处分;国家只能够享有股权,股权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终极所有权,也就是到最后公司解散了之后终止了以后所有权又归还给国家。这样的话,从公司法的角度来说国家与国企的关系就理顺了。

  最近,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改革和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若干意见》。这个指导意见很明确地讲了两个重要的问题,一个是混合所有制,再一个就是从管资产改为管资本。

  这两个改革应该说非常重要,但是我本人并不认为这算一个新的阶段,因为这两个问题在公司法里面其实都有明确规定。混合所有制改革,公司法本来就解决了这个问题。公司法里面一开始就讲公司股东享有资产受益、参与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的三大权力,这三大权力是股东必然享有的。问题出在实践中,混合所有制企业中的民营资本受到歧视,公司法赋予的权利得不到落实。

  对国有企业由监管资产改为监管资本,这个也是公司法核心的精神。改革前讲的是国家在公司里面享有所有权,这个是对于资产的监管;改革后公司法修改,明确国家投入企业的是资本。应该说,公司法的精神就已经包含了从监管资产到监管资本。

  但是这个问题始终没有解决好,因为思想改变非常困难。原来的监管国有企业资产的观念一直保留到现在,国企的很多经营行为都需要国资监管部门的批准。现在,我们明确提出要转变监管方式,从管资产到管资本,非常重要。可以预见,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组建后,国资委的机构和职能都要调整。可以预见,混合所有制改革后,将加快打破国企在某些行业的垄断,进一步开放市场。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成立资本管理有限公司的条件
如果是金融类咨询管理公司,需要咨询工商局及银监会等
公司法的注册资金
你约定的是2011年11月30日补缴,到期未缴,当然属于虚假出资,因为有约定按约定,物约定,才适用法律的规定。
律师解答动态
工资如果出现问题,就一定要保留好证据去劳动局
一般不构成违法.但如果曝光的内容不实或侵犯了他人隐私等合法权益,则可能构成违法.首先,从法律依据来看
你好,具体情况可以先了解下,跟我们电联说明
您好,您可以通过法院诉讼主张您的权力。
叶斌律师
叶斌律师
6分钟前
可以退出,需根据合作社章程办理退出手续,建议先与合作社协商。
你好咨询什么案件简单说一下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