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价入股探讨

更新时间:2019-08-02 14:43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农业承包合同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以下简称《规定》)第二十一条规定:承包方依照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规定,以其承包经营的标的物入股,仍按照承包合同的约定,向发包方行使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民法院应当准许。以承包经营的标的物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农业承包合同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以下简称《规定》)第二十一条规定:“承包方依照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规定,以其承包经营的标的物入股,仍按照承包合同的约定,向发包方行使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民法院应当准许。”以承包经营的标的物入股,其实质就是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规定》从侧面肯定了农户可以以其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为农户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提供了法律依据。据此,许多地方的农户,特别是大中城市近郊的农户,以其责任田的承包经营权作价入股,与一些具有经济实力的经济组织,按照公平自愿的原则,组成了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股份合作制农业企业,由该企业来统一经营农民的土地。但现有法律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规定,与市场配置资源的要求仍有抵触之处。

  一、入股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设定抵押的问题

  我国担保法第三十七条列举了六类不得用于抵押的不动产,其中包括土地承包经营权。国家土地管理局《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抵押登记的若干规定》第一条规定:经县级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登记的集体荒地土地使用权和乡村企业集体土地使用权可以设定抵押权,其他类型的集体土地使用权不得抵押。并且指出该“乡村集体土地使用权”仅指“乡(镇)村企业厂房等建筑物涉及所使用范围内的集体土地使用权。”据此,土地承包经营权上不得设定抵押,无论承包人还是承包人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的企业,均不得在该入股的土地经营权上设定抵押。设定抵押的,应认定抵押行为无效。但是,对土地经营权禁止设定抵押的规定,与现代市场经济谋求经济流通的本旨相悖,越来越显示出其滞后性。笔者认为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看,都应当允许农户于其承包经营权上特别是入股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上设定抵押。

  (一)土地承包经营权系一种独立物权。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上位概念是土地使用权,是由土地所有权派生出来的权利,是一种限制物权。土地使用人享有的权利不能包括土地所有权的各项权能,其仅有占有、使用、收益的权利,而不得为处分之行为,且土地使用人权利的范围和内容都要受到土地所有人的限制。但,尽管土地承包经营权是由土地所有权派生出来的权利,其内容和范围要受到土地所有人即集体意志的限制,但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为一项独立的物权,其一经设立,承包人作为权利主体就依法享有占有、利用土地并取得收益的权利,可以对抗所有权人。此时,依其性质,得于其上设定抵押。

  (二)土地承包经营权系一种用益物权。土地承包经营权是就他人之土地为直接之使用、收益的内容,故其为用益物权。其主要是就物的使用价值方面对物进行支配,属于价值权,也是一项实体物权。依用益物权之性质,其不仅限于对物的使用收益,在某些情形下,也可将标的物用于担保。如我国《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规定,以出让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权,权利人可将其设定抵押。这里,既肯定了土地使用权作为一种用益物权,可以在适当的时候转化为担保物权。也是基于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均为价值权这一共性而定的,即使用价值可转化为交换价值。

  二、将入股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列入企业破产财产的问题

  从我国现行立法来看,一方面《规定》允许农户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与有经济实力的经济组织组成股份合作制农业企业,另一方面担保法又禁止土地承包经营权设定抵押,禁止充抵债务,不得被列入企业破产财产范围。显然,两者的规定是矛盾的。

  (一)我国破产法的基本作用是保护全体债权人的合法权益,通过对企业破产财产的确认,可确保破产债权充分得以实现,避免造成对债权人利益的损害。同时,我国现阶段实行破产制度是为了适应转型期的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有助于实现将企业推向市场的经营机制转换的目标。破产制度的实行,明确了企业作为独立经济实体的法律地位。使企业在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机制中,充满风险意识,努力改善经营管理,以避免因不能适应市场的激烈竞争而导致破产。

  (二)农户将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后,该土地承包经营权就成为企业的合法财产,该农业企业作为独立的法人得对该使用权加以使用、收益和适当的处分。农户以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后,其即丧失了对该经营权的支配,不再是该经营权的权利主体。我国公司法第二十四条第一款规定:“股东可以用货币出资,也可用土地使用权作价出资。”公司法第二十三条第一款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注册资本为在公司登记机关登记的全体股东实缴的出资额。”据此,农户以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后,该经营权即成为企业的合法资产,自然得列入企业的破产财产。

  (三)农业部《关于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的意见》第四条提出:“在坚持土地集体所有制和不改变土地农业用途的前提下,经发包方同意,允许承包方在承包期内,对承包标的物依法转包、转让、互换、入股。债务人不得以土地抵顶债款。”显然,此处的规定限制了企业将入股的土地经营权列入破产财产的范围。

  笔者认为,在此情形下,当采用适当的方法予以变通。即:企业破产时,由农户在该土地经营权的评估价即入股时的作价范围内,以其个人资产负责清偿相应的债务,如此,方可切实保护债权人的合法权益。

  有人认为,此做法违背了“个人不对公司债务负责”的原理,应予以否定。但笔者认为,事物是不断向前发展的,尤其是我国现在正处于经济的转轨期,各种新型的法律关系会不断涌现,法律的滞后性决定了现有法律对新类型的法律关系缺乏有效的调整。为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对现有法律加以适当的变通,方符合法律的精神,以切实维护债权人的合法权益。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我在土地纠纷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已帮助 169196
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如何在土地承包经营权土地承包经营权中
你好,土地承包权是可以转让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三十二条 通过家庭承包取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依法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或者其他方式流转。
什么是土地承包经营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抵押吗?
你好,土地承包权是可以转让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三十二条 通过家庭承包取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依法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或者其他方式流转。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土地经营权和土地承包经营权
你好,土地承包权是可以转让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三十二条 通过家庭承包取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依法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或者其他方式流转。
土地承包法,土地承包经营权
你好,不同地方政府有不同的政策,建议你直接向当地主管部门反映咨询你的问题。
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我有土地承包经营权证
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的解除: 1、经发包方、承包方协商同意,在不损害国家、集体和第三人利益的前提下,承包方自愿放弃承包土地的。 2、发包方承包方在签订合同时,双方约
土地承包权 承包经营权 经营权
你好,土地承包权是可以转让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三十二条 通过家庭承包取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依法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或者其他方式流转。
请问家庭承包土地经营权,村委可以收回土地承包经营权吗
家庭承包土地经营权,如果经营户家庭成员死亡,村委可以收回土地承包经营权。
土地承包经营权人指谁
土地承包经营权人指谁
土地承包经营权
什么是土地承包经营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抵押吗?
你好,可以的。我国法律规定:“通过家庭承包取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依法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或者其他方式流转”。第49条规定:“通过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
土地承包经营权多长时间
土地承包经营权多长时间
土地承包经营权
我在拼多多上买了一台电脑,我给商家发了一条信息
如果是商家的原因导致消费者权益受到损害的,消费者可以与商家协商处理,如果协商不成的,可以报消费者协会调解,调解不成的,可以向相关人民法院起诉维权。
现在医院不给出生证明,该怎么办?
你好,建议积极沟通举证,祝好运
当地派出所不能出具死亡证明怎么办
你好,可以向上一级机关投诉
土地承包经营权怎么分割
土地承包经营权怎么分割
土地承包经营权
如果对方放弃财产分配,签协议的话离婚时有效吗
签协议放弃财产是常见处理方式,但应确保协议内容合法、双方自愿。选择时,可考虑双方财务状况、未来生活需求等因素,必要时可咨询专业律师以确保协议有效性。
我借朋友的车出事故了,现在给修好了
借朋友的车出事故,朋友是否需要承担责任,取决于具体情况。如果朋友出借车辆时没有过错,比如车辆状况良好、手续齐全等,那么朋友一般不需要承担责任。但如果朋友存在过错
怎么断绝与母亲的关系
无法断绝,但可寻求改善。可与母亲沟通协商,寻找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如沟通无果,可寻求专业调解帮助;在处理过程中,需遵守法律法规,尊重双方权益。
两个股东各30股份,法人40股份,可以换法人不
更换法人需遵循法律程序,通常处理方式包括股东会决议、修改公司章程等。选择不同方式需考虑公司实际情况,如股东分布、持股比例等,以确保合法合规。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