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适用房是画饼充饥 廉租房才应一夜成名

更新时间:2012-12-11 21:33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住房市场从租房到买普通房再到公寓别墅,不过是正常的梯次消费,靠政策人为干预价格既不必要也起不了什么作用。从某种程度上说,所谓经适房只是画了张饼,不但不能缓解住房紧张的矛盾,甚至还会加剧房地产市场的混乱.住房问题是当今热点之一,为了实现“居者有其屋”的

    住房市场从租房到买普通房再到公寓别墅,不过是正常的梯次消费,靠政策人为干预价格既不必要也起不了什么作用。从某种程度上说,所谓经适房只是画了张饼,不但不能缓解住房紧张的矛盾,甚至还会加剧房地产市场的混乱. 住房问题是当今热点之一,为了实现“居者有其屋”的目标,各级政府采取了不少措施,经济适用房就是其中之一。应该说,推出经济适用房的初衷是好的,但是良好的初衷并不真正意味着良好的结果。现行的经济适用房操作模式最大的弊端在于制造了事实上的住房价格双轨制,客观上造成因资本逐利而导致经济适用住房供应高度短缺、脱离应受惠人群等问题。解决的方法则应在坚持低收入人群也能居者有其屋的前提下,尽快将出售改为出租,由国家拥有资源并真正将资源配置给符合条件的人群。

    首先,住房需求并不等于买房需求,也就是说,有房住并不等于要有自己的房住。即使发达国家也不是人人都有自己名下的住房,也不是所有买得起房的人一定会去买房。如果用交通需求来作比较,租房买房好比坐出租车和开私家车,这里面有一个所有权的重大差别。如果套用经济适用房的逻辑于交通的话,那就是“行者有其车”,等于通过减免税收、价格管制等政策让“穷人”、“老百姓”买得起夏利,这自然会刺激那些甚至“宝马级”的富人伪装成穷人抢购。当然,拥有产权后,是自用还是出租出售用于牟利就谁也管不着了。

    其次,所谓穷人富人是静态的、相对的概念。既有超女的一夜成名,也有富豪的投机失败,在收入多元化的今天,用工资条上的数字来判断个人的经济状况未免过于片面。按法律,如今个人的不变指标恐怕就剩下身份证号码和姓名性别了,而经济适用房政策却企图以某个时点的静态指标应万变,理论上只要你申请的那一刻是“穷人”或被认定为“穷人”就可以享受优惠,这种“伪装”穷人的成本和今后可能获得的利益相比当然可以忽略不计。

    住房价格是地段、户型、朝向、配套设施甚至投机等多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经济适用房则是靠行政手段制定价格,是典型的计划经济产品,这等于人为制造“双轨制”,理性的“经济人”一定会选择低价品,由此导致经济适用房在理论上永远供不应求,其外在表现就是卷铺盖连夜排长队。因为人们都觉得,为了得到一辆免费车的总收益,“排几天队的代价是值得的”。

    一项政策的制定如果违背经济规律,必然在现实中扭曲地体现出来,事实也正是如此,各地对经济适用房普遍兴趣不高,有的已经从补砖头改为补人头,有的干脆取消。北京也经历了从排队到摇号到定向发售拆迁户的过程,这等于将大量“合格的穷人”拒之门外,早已背离了经济适用房的初衷。其实拆迁户未必是穷人,拆迁补偿应该由市场决定,是拆迁户和开发商的博弈,如果用名义上应该惠及全民的经济适用房定向补偿,就等于用一种不公去弥补掩盖另一种不公,反而造成更多的不公和混乱。

    从香港和新加坡等地的实践来看,提供住房方面的保障主要靠廉租房,对困难户只是收取象征性的房租。坦率地说,廉租房的确品质不高,但这的确就应该是住房保障的本来意义,救济品应该是粥和馒头而不该是燕窝鱼翅,否则就有用于牟利的可能。去年出台的政策限制了经济房的面积,等于缩小了双轨制的差价,但产权的存在仍然使得获取经济适用房有数万乃至数十万不等的利益。经济常识告诉我们,争夺这种利益的“套利”行为还会继续下去,直到价差消失,或者成本抬高(定向销售就是隐性成本抬高),使廉租房用于套利的可能近于零。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我在房产纠纷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已帮助 124616
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
应同时具备以下3个条件:市区常住户口5年以上且已组建家庭;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在本市确定的上年度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标准的0.8倍以下,且家庭总资产在30万元以下;
廉租房或经济适用房
你好,可以到社区申请,看是否符合。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身份证年龄比实际年龄大几岁,能不能改过来?
可以提供有关证据到户籍部门申请变更
学校在收取和保管学生手机过程中造成的损坏应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根据《侵权责任法》规定:造成他人财产损害的,应当承担返还财产或者赔偿损失的责任。财产损失按照损失发生时的市场价格或者其他方式计算。
对方对交通事故负全责,保险公司要等对方公司盖章确认单才能赔偿。你能先开车回来吗?
发生车祸后,如果双方对赔偿产生纠纷而对责任划分意见相同的,应该及时报警和向保险公司报案,由交警按简易程序出具责任认定,由保险公司对车辆损失(修理费)进行估价。
住院病人出院好长时间了,就是不来办理出院手续该怎么办
针对病人出院不办手续的情况,医院通常首先会催告病人及时办理。若催告无果,医院可考虑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如提起诉讼。选择处理方式时,应综合考虑病人的具体情况、医院的
用工地在长安区,用人单位注册地在莲湖区,发生拖欠工资,在长安区劳动仲裁委员会仲裁了,还是在莲湖区法院
您可以选择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或者向法院起诉。如已尝试过投诉和仲裁,问题仍未解决,建议选择向法院起诉。在选择法院时,应考虑劳动合同履行地或用人单位所在地,根据实
你好,请问被人故意欧打怎样违权
被人故意殴打,可报警处理或提起民事诉讼。报警可追究打人者行政或刑事责任,民事诉讼则可要求赔偿损失。具体选择需根据伤情、证据及自身诉求综合判断。
闯红灯的车把人撞了怎么处理
闯红灯撞人,立即停车报警。具体处理:1.停车并保护现场;2.抢救受伤人员并报警;3.配合交警调查,提供事故相关证据;4.根据事故认定书承担责任。如造成重伤或死亡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