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无效合同的情形

更新时间:2021-07-30 10:03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在进行工程项目建设时,双方是需要签订书面的施工合同的,在签订施工合同时,需要在双方协商一致的情况下进行签订,这样才可以保证施工合同的有效性,那么,施工无效合同的情形是怎样的?下面就跟着找法网小编一起来详细的了解一下吧。
一、

施工无效合同的情形

  1、《民法典》第507条规定:“合同无效,被撤销或者终止的,不影响合同中独立存在的有关解决争议方面的条款的效力。”

  因此,合同中有关解决争议方法的条款具有相对独立性,不因合同无效而失去其效力。

  2、《解释》第2条规定:“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无效,但建设工程经竣工验收合格,承包人请求参照合同约定支付工程价款的,应予支持。”

  需要注意的是:法律仅规定为承包人请求的应予支持,如果发包人请求参照合同约定支付工程价款是否支持,法律并未规定。在一次实际案例中,北京仲裁委员会某仲裁员认为只有承包人请求时才予以支持。

  3、《民法典》第157条规定:“合同无效或者被撤销后,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所受到的损失,双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

  《解释》第3条规定:“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无效,且建设工程经竣工验收不合格的,按照以下情形分别处理:

  (1)修复后的建设工程经竣工验收合格,发包人请求承包人承担修复费用的,应予支持;

  (2)修复后的建设工程经竣工验收不合格,承包人请求支付工程价款的,不予支持。因建设工程不合格造成的损失,发包人有过错的,也应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因此,无效合同的法律后果之一是返还财产,恢复原状。但由于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履行结果的特殊性,承包方已经通过施工建设使得建筑材料已经形成在建工程甚至是竣工的建设工程。在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无效的情况下,返还财产不太可能,因此《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规定了相对灵活的解决方案。

  4、《解释》第4条规定:“承包人非法转包、违法分包建设工程或者没有资质的实际施工人借用有资质的建筑施工企业名义与他人签订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行为无效。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民法通则第134条规定,收缴当事人已经取得的非法所得。”

  《解释》第4条所述的非法所得通常以转包管理费、分包管理费、联营费、挂靠管理费、利润提成等形式存在。

 施工无效合同的情形 

二、

施工合同的作用是什么

  1、工程建设合同确定了工程实施和工程管理的主要目标,是合同双方在工程中各种经济活动的依据。工程建设合同在工程实施前签订。它确定了工程所要达到的目标以及与目标相关的所有主要的和具体的问题。例如工程建设施工合同确定的工程目标主要有三个方面:工期。包括工程开始、工程结束以及工程中的一些主要活动的具体日期等。工程质量要求、规模和范围。详细的、具体的质量、技术和功能等方面的要求,例如建筑材料、设计、施工等质量标准、技术规范、建筑面积、项目要达到的生产能力等。费用。包括工程总价格,各分项工程的单位和总价格,支付形式和支付时间等。它们是工程施工和工程管理的目标和依据。工程中的合同管理工作就是为了保证这些目标的实现。

  2、合同规定了双方的经济关系。合同一经签订,合同双方就结成一定的经济关系。合同规定了双方在合同实施过程中的经济责任,利益和权力。

三、

施工合同违约责任施工方怎么承担

  1、超过合同规定日期验收,按合同的违约责任条款的规定偿付逾期违约金。

  2、不按合同规定拨付工程款,按银行有关逾期付款办法或“工程价款结算办法”的有关规定处理。

  3、工程未经验收,发包人提前使用或擅自动用,由此而发生的质量或其他问题,由发包人承担责任。

  4、未能按照承包合同的规定履行自己应负的责任,除竣工日期得以顺延外,还应赔偿承包人因此发生的实际损失。

  5、工程中途停建、缓建或由于设计变更以及设计错误造成的返工,应采取措施弥补或减少损失,同时,赔偿承包人由此而造成的停工、窝工、返工、倒运、人员和机械设备调迁、材料的构件积压的实际损失。

  以上是找法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的关于施工无效合同的情形的内容,如果属于施工无效合同,则合同自始至终无效,作为合同双方的当事人之间就不具备合同关系,也就无需承担合同中规定的合同义务,若您还有什么法律上的问题,建议咨询找法网专业律师。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请问合同无效的情形下。
你具体想咨询什么问题呢。
合同无效的五种情形都是什么情况
(一)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二)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三)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四)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五)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律师解答动态
你好,你说的情况如果没有证据难以维权
倪倩律师
倪倩律师
17分钟前
你好,这个问题建议你直接咨询社保部门。
张仁山律师
张仁山律师
38分钟前
你好,拉黑对方,就无法电话骚扰了
张仁山律师
张仁山律师
38分钟前
你好,收集证据,到法院起诉,要求赔偿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50分钟前
这事不靠谱,很可能有风险。按规定,办信用卡不需要提供电话卡。对方要电话卡可能用于违法活动,像诈骗、盗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