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停止经营性项目国有土地使用权协议出让的补充规定

更新时间:2019-10-26 10:53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关于停止经营性项目国有土地使用权协议出让的补充规定为加强本市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管理,进一步贯彻落实《协议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规定》(国土资源部令第21号),现对《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国土房管局等部门关于停止经营性项目国有土地使用权协议出让有关规定的

  关于停止经营性项目国有土地使用权协议出让的补充规定

  为加强本市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管理,进一步贯彻落实《协议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规定》(国土资源部令第21号),现对《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国土房管局等部门关于停止经营性项目国有土地使用权协议出让有关规定的通知》(京政办发〔2002〕33号,以下简称《规定》)在实施中的有关问题补充规定如下:

  一、自2004年1月9日起,对《规定》第二条第五款规定的下列经营性用地,需要办理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的,均须通过招标、拍卖、挂牌方式在土地交易市场公开进行:

  (一)绿化隔离地区建设项目用地;

  (二)小城镇建设项目用地;

  (三)开发带危改项目用地;

  (四)国家级开发区和科技园区外非生产加工型一般性高科技项目用地。

  对在2004年1月9日以前政府有关部门已经受理的上述四类项目,由市发展改革委会同市规划委、市建委、市国土房管局提出需要办理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的处理意见,并报市政府批准后执行

  二、下列情况在办理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时,均须通过招标、拍卖、挂牌方式在土地交易市场公开进行:

  (一)除房改带危改项目外,利用划拨土地进行经营性开发建设的;

  (二)改变用地使用性质,进行经营性开发建设的;

  (三)基建项目转为开发项目的;

  (四)项目主体发生变化的。

  三、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本市国有土地使用权协议出让实行公示制度,具体办法另行规定。

  四、市、区(县)发展改革、规划、国土房管、建设等行政主管部门要严格把关,对不符合协议出让条件的经营性用地,不得受理建设单位提出的立项、规划、用地、施工等申请。监察部门要加强对经营性用地的立项、规划、用地、施工等审批行为的监督检查,对违反规定进行审批的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责任人,按照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五、凡本市行政区域内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均按本规定执行。

  六、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我在房产纠纷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已帮助 180635
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
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属于比较复杂的合同,建议你聘请律师提供专向服务。
集体土地使用权出让协议
订金为预付款,一般只返还本金或再支付银行利息。只有定金才双倍返还。
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出让
建议咨询当地国土部门。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手机丢了怎么报案啊
你好:可以报警解决
社区业主委员会自治管理社区需要哪些审批程序?
您好,可以查询物业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
房产证能写母子的名字吗?
法律分析:房产证可以写母亲和女儿的名字,这属于共有产权住房。父母给女儿买房子,如果女儿年满18周岁,房产证是可以写女儿的名字的;如果女儿还未满18周岁,父母需一
南京溧水的员工在职期间确诊了癌症怎么办,公司可以开除员工吗?
法律分析:单位不可以开除癌症病人。员工得癌症,按照相关法律规定,需要给一定期限的医疗期用来治病,用人单位不能直接因为员工得癌就将其辞退。如果医疗期已满但是劳动者
深圳行贿罪的认定标准是怎样的
中国刑法单位行贿罪立案标准如下: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本罪的犯罪事实是指单位为谋取不正当利益而行贿,或者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回扣、手续费,情
我得是醉驾酒精度百分之八十一没有交通事故就是有套牌。在中山被查的
法律分析:具体能否算酒驾,要看交通管理部门调查取证后的结果。但是,交通违章可以是交警抓现场、或者交通监控拍照,也可以是被人举报。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根据交通技术
姑苏区取保候审的条件有哪些
取保候审必须符合下列条件:1、与本案无牵连;2、有能力履行保证义务;3、享有政治权利,人身自由未受到限制;4、有固定的住处和收入。取保候审,是指侦查机关责令犯罪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