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拆迁应对技巧有哪些

更新时间:2018-10-22 16:48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房屋拆迁,是由建设单位或个人对现存建设用地上的房屋进行拆除,对房屋所有者或使用者进行迁移安置并视情况给予一定补偿的活动。房屋拆迁应对技巧有哪些?找法网的小编为您整理了相关知识,一起到下文中去看看吧。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房屋拆迁也变得越发常见,与此同时引发的纠纷也越来越多,为了更好地保障您的合法权益,接下来就由找法网的小编为您介绍房屋拆迁应对技巧有哪些。

  一、勿信口头话,一切以白纸黑字为准

  1、口头承诺、“空头支票”、夸张补偿费……这些都是拆迁中常见的现象。最为典型的就是诱签“空白协议”,而到最后被拆迁人会发现补偿利益跟最开始拆迁方给出的价格差距很大,补偿价甚至远低于房屋土地的应有价格,被拆迁人这时才反应过来自己似乎被骗了,然而却已无力回天。

  2、出现这样的情况主要是拆迁方抓住了被拆迁人想要急切获得不切实际的巨额补偿利益的心理。拆迁方在与被拆迁人协商的时候,总是会给被拆迁人说:“你如果提早搬迁,你会获得比别人多的拆迁奖励;如果你现在签字,可以提前选购安置房屋;你现在签字,我可以给你提高多少多少补偿,这是别的被拆迁户没有的……”在这样的情境下,再加上说这些话的人大多是村长、村委员或者行政机关工作人员,被拆迁人比较容易相信,于是在还没有拟定协议或者协议约定并不明确的情况下签了字,搬迁。

  3、在房屋拆迁中,“空白协议”上的内容往往跟最开始协商的内容不一致,再者如果拆迁方说将来会怎样怎样,切勿轻信。被拆迁人一定要以白纸黑字为准,补偿协议里的补偿金额一定要具体、确定,还有相关涉及数字的内容都要有确定的约定,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签字才能保障后期的补偿利益。

房屋拆迁应对技巧有哪些

  二、协商谈判看时机,诉讼争取主动权

  1、在实践中,大部分拆迁补偿价格是谈判出来的。所以,对于房屋拆迁,高水平的协商谈判技能是争取高补偿的关键。但是谈判,得找准合适的时机。

  2、现实拆迁中,被拆迁人也会和拆迁方谈,但谈的结果往往会引发拆迁方进一步的逼迁、强拆,或者补偿价越谈越低。之后,因达不到理想的谈判结果,被拆迁人便开始采取拖的战术,久而久之,就拖成了“钉子户”。

  3、这种结果的症结在于被拆迁人一直处于弱势方,在谈判中没有话语权,还是由拆迁方说了算,所以谈判下来被拆迁人并得不到想要的结果。对这样的情况,被拆迁人必须要争取到主动和平等地位才能有理想的协商谈判结果。而如果想要掌握主动权,一是要收集拆迁方行政违法证据,二是要诉诸法律诉讼。两者结合,被拆迁人才能有谈判的筹码。

  三、实时了解拆迁进展,不露底价不慌张

  1、说到底,房屋拆迁也是个政策性行为,具有不稳定性。在拆迁过程中,拆迁方的调控性非常大。所以,被拆迁人一定要实时了解拆迁的进展情况。根据具体的情况及时调整应对策略。一般来说,拆迁方大多要赶工期,多一天工期都会损失数万甚至数十万,所以拆迁方会想尽各种办法让你搬迁。此时,被拆迁人切勿慌张,在了解整个拆迁的补偿情况下,结合自己的房屋土地价值,找准合适的价格后再谈签字搬迁的事。

  2、从发布拆迁公告开始,拆迁方就会陆续上门找被拆迁人谈判协商。其实,在最初的谈判中,拆迁方都会问“你到底要多少钱呀?”,这时候千万别露了你的底价,因为一旦你开了价,后期拆迁方就会用各种方法从你给的价上往下砍,最终的房屋拆迁补偿费用至少会降低一半。当然,你也不要因为这样在一开始漫天要价,那样迎来的很可能是强拆。

  3、至于什么时候报价、什么时候协商、什么时候诉讼要根据具体的情况而定。这就要讲究拆迁谈判的谈判技能和对拆迁诉讼的把握了。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借助专业律师的帮助。

  以上便是找法网的小编为您介绍的关于“房屋拆迁应对技巧有哪些”的内容。特别需要大家注意的是,被拆迁人一定要以白纸黑字为准,补偿协议里的补偿金额一定要具体、确定,还有相关涉及数字的内容都要有确定的约定,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签字才能保障后期的补偿利益。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拆迁谈判技巧有哪些
拆迁谈判技巧有哪些
房屋拆迁知识
律师解答动态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3分钟前
如果2021年结束强制隔离戒毒且已满3年,一般是可以申请驾照的。法律规定,解除强制隔离戒毒措施满3年
你好,没玩过,不清楚退款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5分钟前
这种情况,若认为答复不合理,可收集能证明对方逃逸及实际受伤严重的证据,比如现场监控、医院诊断证明等。
叶斌律师
叶斌律师
11分钟前
平安普惠是正规金融机构,但需注意合同条款,避免法律纠纷。
张仁山律师
张仁山律师
13分钟前
你好,建议到劳动仲裁委员会询问
张仁山律师
张仁山律师
17分钟前
你好,建议谨慎以防被骗
徐增杯律师
徐增杯律师
22分钟前
要根据你们之间的约定确定对方是否要承担责任,比如是委托理财还是合伙或者借贷等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