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期房老板跑了怎么办
更新时间:2021-06-01 16:33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购买期房的现象在我们身边是非常常见的,但是期房其实是存在很多风险的,所以在购买的时候需要谨慎,期房也是有很多的优势的,一定要区分清楚。那么,买期房老板跑了怎么办?下面就由找法网小编来为您介绍,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一、
买期房老板跑了怎么办
如果期房老板跑了,为了把风险降到最低建议立即向法院起诉,在起诉前,一定要确认开发商是否取得了商品房预售许可证,如果没有的话是直接可以向法院起诉,要求认定合同无效,并退还你的房款,前提是得把开发商抓住的时候才会退还房款,如果没抓住的话暂时没有办法解决。所以购买期房更建议选择知名大房企开发建设的项目,相对来说更有保障。

二、
期房买卖存在的风险
1、根据图纸买房购房者看到的大多是户型的平面图、整个楼盘的效果图而不是实物,许多开发商将户型平面图做的简单而模糊,使得有关面积、户型、装修标准难以准确进行判断;而楼盘的效果图则渲染得十分精美会造成对消费者的误导。如果在交房后与开发商宣传的差距较大则会造成损失。
2、对于开发商的情况难以把握。如果开发商在建设过程中因为资金不足使工程停顿;或因技术实力不足造成建设质量的降低;以及在建设过程中擅自变更原来的设计或承诺尤其是对小区的配套设施和环境绿化的变更等情况,这些都会给消费者造成巨大的损失。
3、市场的行情和价格难以预测。在购房者与开发商签订合同并付款后,因为市场因素的作用,房价会产生波动。如果涨价则购房者受益;如果跌价则购房者会遭到损失。
三、
期房的优势分析
(1)先期预购,户型、位置利于选择。由于订的是未竣工的房屋,销售工作刚刚开始,开发项目的所有房型都有,朝向好的户型也在其中,购房者有了比较大的选择余地。
(2)价格能给予较大的优惠,一般为5%~10%,甚至更多。开发商开发一个楼盘一般需要1年~2年的时间,甚至更长。为了及时收回现金,对购买期房持极大的欢迎态度。
(3)付款轻松,随施工进度付款,一般分为三次。首次付款时间为取得预售证时,一般仅付1万元~2万元的定金和总房款10%左右的首期房款;第二次付款时间是工程进行到一半时,付款额约为总房款的60%;第三次付款时间为房屋已经交工或即将投入使用时,购房者将余下的款项付完,同时开发商将房屋交付给购房者,也可选择按揭付款。如果是一次性交付全款,可获得更大的优惠。
(4)工程质量随时可见,便于监督和提出意见。从付完定金的那一刻起,购房者就可随时去观看工程进度,对于房屋结构、墙体构造、水暖电等设备管路、管线、接口这些建好以后不易观察的部分,这时都可一览无余。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买期房老板跑了怎么办的相关法律知识了。综上可知,买期房如果老板跑了,是需要及时的向法院起诉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如果您还有其他疑问,欢迎咨询找法网,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买的期房烂尾不交付怎么办?
买的期房烂尾了的,购房者可以向开发商提出解除合同、退还房款以及赔偿相应损失的要求。若开发商拒绝承担责任,购房者可以通过申请仲裁或向法院起诉来维护自身权益。
对于因房屋主体结构质量不合格导致无法交付使用,或者房屋交付后主体结构质量经核验确属不合格的情况,买受人请求解除合同和赔偿损失的,法院将予以支持。同样,若房屋质量问题严重影响正常居住使用,买受人也有权请求解除合同和赔偿损失。
此外,对于交付使用的房屋存在质量问题且在保修期内的情况,出卖人应承担修复责任。若出卖人拒绝修复或在合理期限内拖延修复,买受人可自行或委托他人进行修复,相关费用及修复期间造成的损失由出卖人承担。
如果买的房子烂尾了怎么办
1、商品房烂尾后,购房者可以通过以下办法维权:
(1)、向开发商主张违约责任,要求支付违约金、赔偿损失等;
(2)、解除房屋买卖合同,要求返还购房款并赔偿损失;
(3)、解除房屋抵押贷款合同,停止偿还房贷;
(4)、向政府求助,解决房屋烂尾、房贷偿还等问题。
2、法律规定:
出卖人迟延交付房屋或买受人迟延支付购房款,经催告后在三个月的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解除权人可请求解除合同。法律未规定或当事人未约定催告期限时,解除权人自知道或应当知道解除事由起一年内行使解除权,逾期则解除权消灭。
期房不能按时交房或者烂尾怎么办
法律分析:期房不能按期交付时,购房者首先应与开发商沟通,给予开发商一定的宽限期以继续履行合同。若开发商在宽限期内仍未交房,购房者有权要求解除合同,并追究开发商的违约责任。此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三条的规定,符合以下情形之一时,当事人亦可解除合同:
1. 因不可抗力导致合同目的无法实现;
2. 履行期限届满前,一方明确表示或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3. 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4. 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有其他违约行为导致合同目的无法实现;
5. 其他法律规定可解除合同的情形。
对于以持续履行的债务为内容的不定期合同,当事人有权随时解除合同,但需提前在合理期限内通知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