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懂房产继承 避免亲情纠纷

更新时间:2019-08-06 20:31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当房产遭遇继承,情况往往十分复杂。清官难断家务事,有亲情在里面搅和,分房更成了件难事。这时候,就需要法律出场了。让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案例,了解了解这方面的法律规定——案例一:动迁补偿惹纠纷张大爷一直和儿子一家三口住在平房里,两个女儿早已成家住在别处

  当房产遭遇继承,情况往往十分复杂。清官难断家务事,有亲情在里面搅和,分房更成了件难事。这时候,就需要法律出场了。让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案例,了解了解这方面的法律规定——

  案例一:动迁补偿惹纠纷

  张大爷一直和儿子一家三口住在平房里,两个女儿早已成家住在别处。2007年,张大爷住了大半辈子的棚户区终于动迁了。毕竟张大爷已经70多岁,体力不行了,办理动迁手续的事都是与他同住的儿子去跑的。最终,动迁办确定安置人口为4口人,平房动迁应得补偿款24万元。

  从动迁办拿到补偿款后不久,张大爷的儿子就看好了一处标价26万元的二手房。他又添了些钱,以张大爷的名义与房主签了买房合同。不过在办理房产过户手续时,张大爷的儿子在产权人一栏填上了自己的名字。

  新房还没住几天,张大爷就突发脑溢血去世。料理后事以后,张大爷的两个女儿对弟弟独吞补偿款的行为提出了异议。她们觉得,既然平房动迁的补偿款里有四分之一是父亲的遗产,就应当由三个子女平分,不能只给一人。协商不成,三兄妹走上了法庭。

  法庭上,张大爷的儿子称张大爷在生前多次表示,房屋动迁补偿款全都赠给自己,买二手房时,也是张大爷拒绝再当户主(产权人)的。他还提供了相关证据,证明自己长期与张大爷生活,尽了主要赡养义务,得到张大爷的那份动迁补偿款也是理所应当的。

  法院判决:

  6万遗产儿子得一半

  法院最终判决,属于张大爷的那6万元动迁补偿款确实是他的遗产。虽然张大爷的儿子称父亲说过要把补偿款给自己,但是因为没有证据,法院还是认定张大爷生前没有留下遗嘱,主张这6万元遗产按照法定继承进行分配。有法定继承资格的,是张大爷的三个儿女。不过,因为张大爷的儿子确实在老人生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可以适当多分。张大爷儿子得3万元,张大爷的两个女儿各得1.5万元。

  专家说法:

  法定继承不等于平分

  什么是法定继承呢?法定继承是指在没有遗赠扶养协议和遗嘱或者在遗赠扶养协议和遗嘱无效的情况下,继承人根据法律确定的继承人范围、继承顺序以及遗产分配的原则,取得被继承人遗产的继承方式。根据《继承法》第十条规定,法定继承第一顺序继承人为配偶、父母、子女。但是,法定继承并不等于平分,法律规定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继承人,可以适当多分。

  这类案例在现实生活中是比较常见的,要避免这类问题的发生,一方面被继承人可以在生前立下遗嘱,指明遗产分割的方式;另一方面,继承人在继承过程中应当遵守遗嘱和法律,在合理合法的前提下进行遗产继承,只有这样才能真正避免纠纷的发生。

  案例二:寄养的孩子也有继承权

  朱永福年幼时母亲就去世了,父亲当时忙于工作没法照顾他,只得把他送到亲戚家寄养。朱永福快成年时才回到父亲身边。

  朱永福结婚后,父亲这才张罗着又一次成家。嫁过来的继母有两个儿子,不过都已经结婚另过,不和老两口一起生活。2006年,老父亲去世,留下一处房产,生前并没有留下遗嘱。

  朱永福想和继母商量怎样分遗产,继母却和两个儿子异口同声地说,他是被农村亲戚收养的小孩,早就不算父亲的儿子,根本没有继承权,房子应当归继母和两个儿子。朱永福很是气愤,于是把继母告到了法院,要求得到自己应得的继承份额。

  法院判决:

  亲生儿子有继承权

  既然没有遗嘱,就应当按法定继承。法院最终确认,朱永福虽然小时候在亲戚家长大,但只是寄养,并非收养,所以他与父亲的父子关系还存在,有权继承父亲的遗产。另外,法院还认定,朱永福父亲与继母结婚时,继母的儿子都已成年,也并未与他们共同生活,没有抚养关系,所以不享有继承权。朱永福应当与继母两人平分朱永福父亲留下的房产。

  专家说法:

  收养和寄养不一样

  《继承法》规定:自然人可以基于以下三种原因而取得继承权:因婚姻关系而取得;因血缘关系而取得;因抚养、赡养关系而取得。

  足以改变亲子法律关系的,是收养而非寄养。收养关系成立,使被收养人与生父母及其他近亲属关系的权利义务关系,因收养关系的成立而消除,被收养人不再有权利继承生父母的遗产。当然《继承法》也做了除外规定:被收养人对养父母尽了赡养义务,同时有对生父母扶养较多的除可依继承法第十条的规定继承养父母的遗产外,还可依继承法第十四条的规定分得生父母的适当遗产。朱永福只是被寄养,而非收养,所以他依然有权继承父亲遗产。

  案例三:赡养老人可以多分遗产

  2007年,焦大娘去世后,她女儿一纸诉状将弟弟告上了法庭,要求依法继承老人留下的位于市区的两套房屋。

  这两套房屋是焦大娘和儿子动迁安置所得的房屋。1993年焦大娘和儿子与拆迁办签订协议,取得该处房屋产权,产权登记在焦大娘名下。老人过世后,子女为两处房产的归属产生了严重分歧。女儿认为,既然焦大娘没留遗嘱,她就应当按照法定继承得到其中一处房屋。儿子却认为,姐姐自出嫁后很少关心老人,没有尽到赡养老人的义务。作为家中惟一的儿子,他主动承担起照顾老人衣食起居的工作,老人住院的医疗费用及办丧事的费用都由他承担。因此,姐姐没有资格提继承遗产的事。庭审过程中,儿子还出示了相应的医疗费及丧葬费发票。

  法院判决:

  不能独吞,可以多分

  法院最终判决焦大娘留下的两套房屋由儿子、女儿继承。不过,其中五分之二产权份额由原告女儿所得,五分之三归儿子所有。另外,女儿还应与儿子共同承担老人的医疗费及丧葬费用。

  专家说法:

  法律也讲“人情”

  赡养老人是一种美德,所以《继承法》对尽赡养义务的继承人也是有些倾斜的。由于焦大娘未留有遗嘱,应适用法定继承的相关规定。《继承法》第十条规定:“遗产继承的第一顺序是配偶、子女、父母。”结合本案的实际情况,儿子、女儿为焦大娘遗产的合法继承人。

  尽管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但该法同时规定,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适当多分。[page]

  因此,法院作出了儿子得五分之三,女儿得五分之二产权份额的判决。与此同时,法院还要求女儿承担焦大娘的部分医疗费用及丧葬费用,以此“帮助”女儿尽到赡养母亲的义务。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家庭财产纠纷房产继承--家庭财产纠纷房产继承
在实践生活中,很多人都对财产继承存在着误区,或者有着自己的偏见,因此导致了很多财产继承纠纷的产生,那么今天我为大家列举部分在财产继承中的误区,以及对这些误区的纠正方法
您好:请问当事人已放弃继承的共有房产是否仍有必要走亲情买卖过
共同继承的房产当然可以转让,你想问的问题是不是在兄妹共同有继承权的情况下,能否单方转让。共同继承的房屋,该房产的所有权由二人共有,任何一方不能单独处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百零一条规定,处分共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以及对共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作重大修缮的,应当经占份额三分之二以上的按份共有人或者全体共同共有人同意,但共有人之间另有约定的除外。 因此,对于该房产可以共同处分,或者进行析产后,由所有人单独处分。
房产继承纠纷与房产确权纠纷的区别
法律分析:材料:房产继承应先到被继承房产公证处办理房产继承公证,再到房产交易中心办理房产继承手续。 1、房屋所有权证书; 2、继承公证; 3、继承人身份证及复印件; 4、房屋所有权登记申请书(收件窗口领取)。 手续:
律师解答动态
季志华律师
季志华律师
36分钟前
你好,可以为你提供法律服务。你的诉求是什么呢?建议与嫂子协商解决,说明你的想法
潘为律师
潘为律师
37分钟前
嗯,介绍卖淫最后保一年了,什么情况就是说什么情况,你现在已经到检,已经送检察院量刑了吗?你的介绍卖淫
叶斌律师
叶斌律师
42分钟前
这不构成价格欺诈,但可能涉及不正当竞争,建议收集证据向监管部门举报。
质量负责人通常属于企业关键岗位,需符合《安全生产法》对主要负责人的任职要求
我也要提问
相关文书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