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规库

共收录 303235 条法规今日更新 50 条法规

您的当前位置: 找法网 > 法规库 > 正文

陕西省人民政府批转西安市人民政府关于支持高校后勤服务设施建设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有关问题的通知

发布部门:

发文字号:陕政发(2001)16号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公布日期:2001-04-15

施行日期:2001-04-15

时效性:现行有效

字号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地区行政公署),省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

现将《西安市人民政府关于支持高校后勤服务设施建设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有关问题的通知》转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参照执行。

西安市人民政府关于支持高校后勤服务设施建设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有关问题的通知

为确保实现西安地区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目标,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快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0〕1号)和《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2001年陕西省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工作要点的通知》(陕政发〔2001〕3号)精神,经研究,现就支持高校后勤服务设施建设,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是高等教育领域的一项重大改革,其主要目的是实现高校后勤管理模式与运行机制的根本转变。后勤服务设施建设是实现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前提和基础。全力推进西安地区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加快高校后勤服务设施建设对我市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拉动经济增长,促进教育强市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各区县、市级各部门要更新观念,增强全局意识,采取有力措施,力争在两年内建成基本满足西安地区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需要的后勤服务设施。

二、高校后勤服务设施是指为教学、科研和师生等提供服务的建筑设施。我市支持高校后勤服务设施建设的重点是加快高校学生公寓及相关服务设施的开发和建设。对于教职工住宅,应按照住房制度改革的要求,逐步实现住房供应社会化。

三、高校学生公寓及其他后勤服务设施建设应按照《西安市城市总体规划》的布局要求和本着服务高校、方便使用的原则,统一规划,分步实施。

四、高校后勤服务设施建设项目用地计划指标,申请省上专项下达,由市土地行政管理部门专项使用,确保项目建设用地需要。

五、高校新建学生公寓及其他后勤服务设施,由学校编制阶段性建设计划,向市政府主管部门申请办理有关手续。

六、高校后勤服务设施建设在建设用地审批、规划建设报建及施工建设阶段,享受优惠政策,减免以下费用:

(一)土地征用享受国家关于基础设施建设用地的优惠政策。

(二)免缴费用:易地“结建”人防工程建设费、消防设施配套费、新型墙体材料专项费、“结建”人防工程建设押金、散装水泥保证金。

(三)减半收取费用:市政公用设施配套费、新菜田建设基金、水利建设基金、抗震设计审查费、定额编制管理费、房产一次交易服务费、工程质量安全监督费。

(四)建设用地耕地开垦费由12000元/亩调整为10000元/亩。

七、高校后勤服务设施均系公共建筑,与其配套的消防设施、人防工程的建设非常重要。高校后勤服务设施的建设在享受相关费用减免的同时,必须按照规定标准配套设置消防安全设施,必须按照一类人防重点城市人防工程的标准及要求建设人防工程。

八、市计划、建设、财政部门在安排市政、公用等城市基础设施项目时,应优先考虑高校后勤服务设施项目的配套工程。

九、高校后勤服务设施的施工建设应依法纳入招标及相应的建设管理,并委托有资质的监理单位对工程建设进行监理,确保质量安全。

十、高校后勤服务设施施工期间的基建用电、用水由西安市低压供电局、市自来水公司负责落实。

十一、高校所需的各类后勤服务设施建设,要按照后勤社会化的要求,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参与。鼓励社会各方面力量以合作、入股、参与经营等多种方式在校园内外进行高校后勤服务设施的建设。社会力量参与建设的后勤服务设施,只能面向各高校提供服务,不得面向社会出租、出售或改作其他用途,否则,取消已享受的各项优惠政策并追缴有关费用。

十二、各区、县人民政府和市人民政府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工作,加强对高校后勤服务设施建设的指导和协调。各有关部门要采取得力措施,加强对高校后勤服务设施建设的管理;要本着特事特办的原则,简化审批程序,及时为高校后勤服务设施建设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对于申报资料齐全、符合审批条件的项目,各有关审批单位应在5个工作日内办结审批手续。

十三、全市各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加快西安地区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重要意义,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以实际行动为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营造良好的环境,确保各项优惠政策落实到位,推进西安地区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顺利进行。

陕西省人民政府

免责声明: 找法网法规库法规文件均转载自:政府网、政报、媒体等公开出版物,对本文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请核对正式出版物、原件和来源。全国客服热线:400-666-2035。

扫一扫关注,了解更多法律知识

遇事找法,从找法网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