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规库

共收录 303235 条法规今日更新 50 条法规

您的当前位置: 找法网 > 法规库 > 正文

安徽省合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07年全市政务公开工作要点的通知

发布部门:

发文字号:合政办〔2007〕38号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公布日期:2007-07-04

施行日期:2007-07-04

时效性:已失效

字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经市政府同意,现将《2007年全市政务公开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全面推行政务公开是推行政府管理创新、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内容,是加强机关效能建设、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有力抓手。各县区各部门要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行政务公开的意见》(中办发[2005]12号),高度重视政务公开工作,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丰富公开形式,进一步规范行政权力运行和监督,不断提高政务公开工作水平,为实现合肥跨越式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合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00七年七月四日

2007年全市政务公开工作要点

2007年全市政务公开工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07年全省政务公开工作要点的通知》(皖政办[2007]21号)精神和市政府第五次廉政工作会议要求,结合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坚持“公正、公平、便民”的原则,不断创新行政管理体制,进一步提高行政机关工作透明度和办事效率,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推动全市政务公开工作深入开展。

一、健全领导体制,完善工作机制

按照“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主抓、政府办公厅(室)组织协调、纪检监察机关监督检查”的要求和《条例》的有关规定,进一步完善政务公开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各地各部门要切实把政务公开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坚持把政务公开工作纳入政府目标管理和机关效能建设考核体系。各县区、市直各单位,在机构和单位领导班子调整后,及时建立和调整政务公开工作领导体制和办事机构,明确专人负责,形成层层抓落实的工作局面。加大对政务公开的宣传力度,积极挖掘典型经验,推进示范点建设,扩大政务公开的社会影响。

二、创新公开形式,增强工作实效

继续发挥政府公报、政府热线、新闻发布会,以及新闻媒体作用,通过公共查阅室、资料索取点、信息公告栏、电子信息屏等载体,及时公开政务信息,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同时,充分发挥政府网站作用,加强电子政务建设,推进网上咨询、审批和办事。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继续完善政府网站建设。通过政府网站群相关考评、管理制度,强化政府网站政务公开的及时性和完整性,使政府服务于公众的信息资源体系更为完整,网上政务公开和信息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二是与电信合肥分公司合作拓展政务语音门户服务。将“中国。合肥”门户网站上的政务公开信息,授权于合肥电信“114号码百事通”使用,用于向市民提供查找、转接政府职能部门电话,提供政府部门办公地址及介绍办事流程等服务;三是筹建合肥市政务公开网站,逐步完善“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网络体系。

三、完善职权目录,推进阳光政务

根据国家统一要求,完善政务公开职权目录,实现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市本级职权目录编制工作已基本完成。“目录”目前已对市本级行政许可、非行政许可、行政征收、行政处罚、行政征用、行政监督检查、行政确认、行政裁决、行政强制措施等九项行政行为实行动态管理,限时公开,促进政务信息资源共享,方便公民应用和监督。但仍有一些单位职权目录编制不符合便民要求,少数单位还没有将行政权力编入“目录”。因此,今年市政府各部门要按照各自的职责任务和编制工作要求,进一步完善本部门政务公开职权目录的编制工作。各县、区政府要组织实施好本地区政务公开职权目录的编制工作。

四、推进事务公开,做好便民服务

要把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事项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推行办事公开的重点,加大公用事业单位的办事公开力度,通过建立网上便民服务大厅,整合便民服务资源,创新便民服务载体。卫生、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分别明确医疗和教育机构公开的重点内容,着力在“看病贵”和教育均衡化等方面力求有新突破。供水、供电、电信、供热、供气、环保、计生、建设、交通、劳动保障、民政等政府部门和公共单位要全面实施价格听证、政策咨询、服务承诺等制度,公开收费项目的内容、依据和标准。要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把办事公开与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工作、执法监察、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结合起来,促进服务质量、服务效率和服务水平的提高。

五、加强中心建设,提高窗口功能

行政服务中心要从集中办事的特点出发,进一步深化审批制度改革。今年要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进一步优化审批程序,简少窗口审批环节,制定审批环节监督细则,细化每一环节的办理时限,规范窗口审批行为。二是开展服务对接,大力推进“三级联动”,构建市、县(区)审批“快车道”。三是实施跟踪服务,做好项目落地全程代理代办和跟踪服务,帮助企业完善申报资料,做到服务全覆盖。四是加大窗口监管力度,全面推行窗口服务评议卡制度,强化对窗口工作人员服务质量的社会评价机制。五是推行“网上审批”,完善“一表制”、“并联审批”、“网上监督”运作体系,特别是加快并联审批及电子监察系统建设,确保早日投入运行。

六、健全统一平台,规范招投标行为

今年要认真贯彻《合肥市招标投标监督管理办法》,按照政府引导市场、市场公开交易、交易规范运作、管理严格统一的原则,推进招标投标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规范招标投标行为,确保建设工程及政府采购节约率和产权交易及土地出让增值率有明显提高。要进一步规范招投标举报投诉受理程序、招标投标市场准入原则、招投标过程违规处罚以及统一市场诚信供应商管理办法。市监察局要对招标投标中心加强监察,对招标投标过程实行全程监督,及时受理投诉,严肃查处违法违纪行为。市信息办要支持和配合“中心”完善在线服务网站和工程交易、政府采购、产权交易、土地交易等业务系统的改造开发。

七、认真贯彻《条例》,做好实施准备

《条例》已经国务院正式颁布,将于2008年5月施行。这是政务公开的基本法规,对于政务公开工作走上法制化轨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县区、各部门要研究制订《条例》的贯彻意见,建立完善主动公开和申请公开制度、评议制度、责任追究制度,促进政务公开规范化、法制化。各县区政府办公室要切实担负起推进、指导、协调、监督本行政区域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职责,认真组织好对《条例》的学习和培训,不断提高政务公开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为《条例》的实施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政府法制部门要对有关部门拟定的《条例》具体实施措施进行审核,并对有关部门执行《条例》情况进行监督。

市直部门政务公开和公共企事业单位办事公开工作将列入2007年市政府机关政风评议执行力考核。

安徽省合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免责声明: 找法网法规库法规文件均转载自:政府网、政报、媒体等公开出版物,对本文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请核对正式出版物、原件和来源。全国客服热线:400-666-2035。

扫一扫关注,了解更多法律知识

遇事找法,从找法网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