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规库

共收录 303235 条法规今日更新 50 条法规

您的当前位置: 找法网 > 法规库 > 正文

山东省泰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泰安市“十一五”行政机关公务员培训规划》和《泰安市“十一五”专业技术员继续教育规划》的通知

发布部门:

发文字号:泰政办发[2007]23号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公布日期:2007-06-19

施行日期:2007-06-19

时效性:已失效

字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直属机构,市属以上驻泰各单位:

《泰安市“十一五”行政机关公务员培训规划》和《泰安市“十一五”专业技术员继续教育规划》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二OO七年六月十九日

泰安市“十一五”行政机关公务员培训规划??

为做好“十一五”期间我市行政机关公务员培训工作,根据《公务员法》、《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山东省“十一五”行政机关公务员培训规划》和《泰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精神,结合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原则?

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科学人才观,围绕党委和政府工作大局,以公务员能力建设为主题,以强化公务员思想政治素质为重点,以提高公务员依法行政和公共服务水平为目的,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高素质专业化公务员队伍,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智力保证。

工作原则: 一是坚持以人为本、按需施教的原则。把握公务员的成长规律、职位要求和培训需求,分级分类地开展公务员培训工作,激发公务员学习的内在动力和潜能,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二是坚持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原则。紧密联系国际形势、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政府管理和公务员思想工作等实际,引导公务员在改造主观世界的同时,运用所学理论和知识指导实践,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是坚持全员培训、保证质量的原则。公务员培训面向全体公务员,创造人人皆受教育、人人皆可成才的条件,大规模培训公务员,大幅度提高公务员素质,实现公务员培训的规模、质量和效益的统一。四是坚持全面发展、注重能力的原则。坚持干部队伍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全面提高公务员的思想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和健康素质,将能力培养贯穿于公务员教育培训的全过程。五是坚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的原则。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创新培训内容,改进培训方式,整合培训资源,优化培训队伍,推进公务员培训的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

二、目标任务

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公务员职业发展需要,逐步建立健全公务员培训相关制度,进一步创新公务员培训方式,强化公务员培训激励约束机制,切实保障各级各类公务员参加培训的权利,使公务员队伍政治素质明显增强,工作作风明显改进,业务本领和干事创业的能力明显提高。

(一)认真抓好政治理论培训。 坚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公务员的头脑,进行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正确政绩观、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引导公务员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认真开展公务员行为规范和职业道德培训,强化公仆意识,做到廉洁勤政。

(二)切实加强公务员初任、任职、专门业务和更新知识培训。?

??认真实施初任培训。新录用的公务员必须在试用期内接受培训,未经培训或培训不合格的不能任职定级。培训时间不少于15天。初任培训要突出适应性,着力提高新录用公务员尽快适应机关工作要求、胜任本职工作的能力。培训重点是国家行政机关的性质和职能、公务员的地位和作用、公务员职业道德与行为规范、公文处理以及初任公务员必需掌握的基本技能。?

??突出抓好任职培训。晋升领导和非领导职务的公务员,均需接受任职前的培训,确有特殊情况的,必须在任职后一年内接受培训,培训时间不少于30天。任职培训要在提高思想政治素质的基础上,着力提高在新的职位上履行职务所必须具备的素质能力和知识技能。?

??大力强化专门业务培训。按照公务员队伍专业化要求,各部门、单位都要根据各自所承担的行政职能,对本部门、单位的公务员进行专门业务知识培训。专门业务培训以部门、单位为主,培训的时间视工作需要确定。通过培训,使公务员能够及时掌握相关领域的最新理论、信息、技能,有效履行岗位职责。

?

??继续深化在职培训。对全体公务员要进行更新知识、提高工作能力的在职培训。培训要突出前瞻性,重点是公共管理、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荣辱观、当代科技、循环经济、创新能力开发等内容。公务员参加在职培训,一般每年累计不少于12天。

(三)深入开展公共管理知识培训。 围绕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职能的需要,在全市公务员中深入开展以公共行政、公共政策、公共经济为核心内容的公共管理知识培训。通过培训,使公务员掌握现代公共管理知识,提高科学行政、民主行政、依法行政能力,切实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提高政府公共管理水平。

(四)切实抓好法律知识和依法行政培训。 在全市公务员中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公务员法》及相关配套法规知识、《行政许可法》为主要内容的教育培训,切实增强各级公务员的法律意识和法治理念,不断提高依法办事、依法行政能力。

(五)继续开展公务员学历教育。 根据全市公务员队伍的文化层次和专业结构现状,按照学用一致的原则,引导、鼓励和支持广大公务员,选择专业对口、工作需要的专业,接受系统的学历教育。鼓励在职公务员攻读研究生或第二学历。到2010年,全市公务员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达到95%.进一步加强与有关高校的合作,积极组织公务员参加公共管理硕士研究生(MPA)教育,培养一批高学历、高素质、复合型的高层次行政管理人才。

(六)着力抓好循环经济知识培训。 以经济管理部门公务员为重点,在各级公务员中开展循环经济知识普及培训。要在公务员培训的主体班次中开设有关生态建设、环境保护、能源节约、循环经济的相关课程,着力提高各级公务员的节能意识、环保意识。

(七)探索开展县域经济发展战略培训。 紧紧围绕城市化战略,对县、乡两级公务员大力开展县域经济发展战略培训。通过培训,使县、乡两级公务员充分认识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了解县域经济发展的模式、县域经济发展的方式方法等知识,大力推进我市城市化发展进程。

(八)继续抓好公务员普通话、实用英语会话等为主要内容的技能培训。 在党政机关全面推广使用普通话。到2010年,全市1970年1月1日以前出生的公务员普通话水平必须达到三级甲等以上;1970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必须达到二级甲等以上。抓好实用英语会话的培训工作,着力提高45岁以下公务员的外语能力和实用英语会话水平。

(九)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 进一步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采取多种方式、有针对性地引进国际先进的培训项目,聘请外籍知名专家教授来我市讲学,提高培训效率,降低培训成本;广泛拓展国(境)外培训渠道,每年选拔一批政治素质强、发展潜力大、外语水平高的优秀年轻公务员和中青年领导干部赴国(境)外培训,努力培养一批熟悉国际惯例、善于国际运作、具有世界眼光、对外交往能力强的高层次复合型公务员。

三、实施方法和保障措施

(一)建立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公务员培训管理体制。 公务员培训工作要在各级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进行,市级公务员培训主管部门,负责制定全市公务员培训的规划,负责对全市公务员培训进行协调指导、督促检查、质量评估、工作协调等宏观管理工作;各县、市、区公务员培训主管部门负责本辖区内公务员培训的组织管理工作;各部门、单位人事机构具体负责组织实施本部门、本单位专门业务培训工作。各级、各部门要把公务员培训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领导,明确分工,充分发挥公务员培训主管部门的职能作用,密切协作,相互配合,切实做好公务员培训工作。要加强对公务员培训工作的指导、监督和管理,坚决制止乱办班、乱收费、乱发证的不正之风。

(二)完善公务员培训管理制度。 根据《公务员法》和《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有关要求,针对公务员队伍建设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我市公务员培训制度,逐步实现公务员培训的法制化、规范化。建立和完善公务员培训证书登记制度,将公务员接受培训情况如实记入培训证书和个人档案,建立公务员培训管理数据库,使公务员培训情况有据可查。建立公务员培训年度计划备案制度。各县、市、区人事部门应在每年的年底,将当年开展公务员培训情况及下年度培训计划报市人事部门备案,政府各部门报同级政府人事部门备案。强化对公务员培训的质量评估,各级政府人事部门要严格按照人事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公务员培训质量评估的意见》(国人部发(2003)44号)要求,对公务员培训机构所办各公务员培训班进行严格的质量评估,切实保证公务员培训质量。

(三)建立公务员培训的激励约束机制。 进一步完善落实培训与使用相结合的制度,把公务员的培训经历、学习表现、培训考试考核结果,作为公务员考核的内容和任职、晋升的依据之一。对完不成公务员调训计划的部门和单位,年度考核时要降低“优秀”等次的比例;对无正当理由不参加培训或培训成绩不合格的公务员,年度考核不能评为“称职”以上等次。对在公务员培训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的单位和个人,要给予表彰奖励。

(四)加强公务员培训基地建设。 充分发挥党校、公务员培训中心在公务员培训中的主渠道作用,同时创新培训渠道,整合社会培训资源,鼓励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和符合条件的社会培训机构,承担公务员培训项目,形成各有侧重、互为补充、整体配套、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的培训基地网络。加强市内外公务员培训基地之间的合作,建立多种形式的联合办学。积极创造条件,拓展国(境)外培训渠道,立足于国际化、现代化,充分利用国外培训资源,建立为我所用的培训基地。

(五)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培训师资队伍。 建立专兼职结合的公务员培训师资队伍,逐步建立起全市统一的公务员培训师资库,实行教师联聘、动态管理。通过考核、奖惩和教育培训,加强专职教师队伍建设。建立专职教师知识更新机制,保证专职教师每年参加教育培训的时间累计不少于1个月。逐步建立符合公务员培训特点的师资队伍考核评价体系。有计划地从具有较深理论功底和丰富实践经验的党政领导以及高等院校、企事业单位的领导和专家学者中选聘公务员培训兼职教师,逐步建立一支素质优良、专兼结合、资源共享的公务员培训师资队伍。

(六)构建科学合理的培训课程体系。 要加强以行政管理、行政法学、宏观经济学、政策科学、领导科学为主要专业方向的学科建设。围绕提高公务员队伍的素质与能力,增强课程设置的针对性,根据不同的培训对象和培训任务,设置相应的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从一般性知识补缺转到开发创新能力、全面提高创新素质上来。结合公务员的实际需要,选用、认定一批具有地方特色,适应本市各类公务员培训的统一、配套、规范的教材。编写具有时代特征,反映经济建设、改革开放和政府工作实践的案例教学教材。

(七)创新公务员培训方法。 按照“联系实际创新路,加强培训求实效”的要求,不断探索公务员培训的新方法、新途径。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及多媒体手段开展培训, 开发建设教育培训网络平台,逐步实施远程教学,提高公务员培训的覆盖面和培训效率。综合运用组织调训与自主选学、脱产培训与在职自学、境内培训与境外培训相结合等多种培训方式,推广采用讲授式、案例式、研究式、模拟式、体验式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增强学员的参与程度,加强实务培训,强化能力培养。

(八)切实保证公务员培训经费的投入。 根据公务员法和《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关于将公务员培训所需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予以保障的规定,各级政府应高度重视并切实保证公务员培训经费的投入,把培训经费列入年度预算,保证培训经费随着财政收入增长逐步提高。通过社会捐助、基金赞助、个人出资等方式,多渠道筹措公务员培训经费。加强对培训经费的管理,做到专款专用,提高经费使用效益。

附:泰安市“十一五”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规划?

为进一步加强全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根据《山东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条例》、《山东省“十一五”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规划》、《泰安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管理规定》和《泰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和任务目标

以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十一五”期间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以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创新能力、开发能力、成果转化能力为核心,认真实施科教兴泰和人才强市战略,大力实施专业技术人员知识更新工程(“653工程”), 逐步建立健全继续教育制度体系、工作体系和社会化服务体系,推动继续教育工作的全面发展,为实现我市经济和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十一五”期间,全市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继续教育率达到90%以上,每人每年参加脱产继续教育的时间不少于12天或72学时,专业知识得到及时更新,创新能力、科技水平和综合素质明显提高。

二、工作任务 ?

(一)健全完善规章制度,推进继续教育工作法制化、制度化。 认真贯彻实施《山东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条例》和《泰安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管理规定》,尽快制定《泰安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管理规定实施细则》及相关配套文件和制度。各县(市、区)、市政府各有关部门也要及时修订和完善相关配套措施,推动全市继续教育工作向法制化、制度化方向发展。

(二)突出重点,认真组织开展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活动。

??实施“专业技术人员知识更新工程”。 按照人事部专业技术人员知识更新工程(“653工程”)实施方案和省里的要求,对现代农业、现代制造、信息技术、能源技术、现代管理五大行业,特别是我市的汽车、无机非金属材料、输变电设备、化工、食品五大主导产业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实施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科研成果转化能力为主题的知识更新工程。?

??大力开展专业技术人员公共科目培训。 开展以提高专业技术人员学习研究能力、实践创新能力、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为目的的公共科目继续教育。公共科目是全市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继续教育的必修科目,主要包括创新能力培养、最新科学理论和技术成果、哲学、社会科学基础理论、职业道德等。公共科目由市人事部门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组织专家论证后确定,争取每年培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3万名左右。

??加强急需的高层次专门人才继续教育。 结合我市“151岱下英才培养工程”的实施,依据每年度紧缺人才开发目录,重点搞好高新技术产业、现代制造业、旅游服务业、教育、卫生、农业、环境、信息、能源和国际贸易等领域急需人才的培养。通过积极组织选拔一批优秀专业技术人员出国进修、与高等院校合作培养、组织优秀工商管理人才进行EMBA学位教育、举办高层论坛和高级研修班等方式,尽快培养一批我市急需的职业化、现代化、国际化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加大农业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力度。 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围绕加快我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农业标准化、农业机械化,大力开展农业领域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进一步提高他们的专业理论和技术水平,增强他们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的能力。同时,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积极为农村实用人才提供继续教育服务。

??推动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工作。 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技术改造,科技创新以及新技术、新设备的引进,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继续教育活动。鼓励指导企业创建学习型组织,加强对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工作,促进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素质的提高和队伍结构的优化,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加强高新技术产业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 结合“十一五”期间我市重点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领域开展继续教育,培训一批了解本行业科学技术发展最新动态,具有创新意识和产业化经营能力的专门人才,加速高新技术成果的商品化、产业化进程,提高我市高新技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加强服务业人才继续教育。 根据我市大力发展旅游文化、现代物流、信息服务、金融保险、现代流通、商务服务、科教卫生、社区服务、社会中介等社会服务业的要求,组织学习旅游、物流、信息、中介等现代服务业的经营知识、技术和管理手段,进一步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加快培养一批旅游电子商务、度假管理、会展策划、宣传促销、理论研究等服务业短缺专业技术人才,促进我市服务业的快速发展。?

??开展多种形式的职业资格继续教育。 加强对取得职业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实施定期的继续教育培训,使他们能及时更新知识,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综合能力。

(三)建立完善继续教育服务体系。?

??加强继续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建立以兼职为主、专兼结合的高素质继续教育师资队伍。创造条件,鼓励专职教师不断加强学习,不断更新知识,不断拓展业务领域;兼职教师要在政治强、业务精、有实践经验的专家、学者中择优聘任。建立完善继续教育师资库,争取在更大范围内实现继续教育师资资源共享。

??加强继续教育教材体系建设。 根据科学技术的最新发展,紧密结合生产实践和工作岗位需求,组织有关专家、学者编写和筛选一批继续教育优秀教材,实现教材的及时更新,增强继续教育教材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先进性。

??加强继续教育基地建设。 制定继续教育基地管理办法,加强培训监督和管理,努力提高培训质量。建立基地资格核准制度和培训质量评估制度,对现有的市级继续教育基地,在考核评估的基础上,重新核准公布,实行动态管理,优胜劣汰,逐步形成能够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布局更趋合理、功能更趋完善的继续教育基地网络体系。充分利用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专业培训机构的现有办学条件,发挥其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四)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 加大对外开放力度,采取多种方式引进国外先进的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培训技术和培训理念。密切与国内外继续教育机构、团体的联系和沟通,积极参与全国及国际继续教育活动,了解继续教育当前发展动态,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的做法和经验。开辟国(境)外继续教育渠道,举办国(境)外继续教育培训、考察活动。

三、组织实施和保障措施?

(一)建立健全统一领导、分类指导、分步实施的继续教育工作体系。 各级政府要从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重要性,加强领导,统筹安排,明确责任,抓好落实。要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逐步形成政府人事部门综合管理、业务主管部门负责行业管理、各企事业单位都有相应机构或人员负责的工作体系。各级政府人事部门要按照“任务明确、人员到位、经费落实”的要求,健全继续教育机构,充实工作人员,重点做好政策制定、规划指导、组织协调、检查监督等宏观管理工作,以及继续教育公共科目培训工作。市政府各主管部门要进一步健全继续教育工作机构,配备相应人员,抓好本行业、本系统继续教育工作的业务指导、规划计划制定、专业技术岗位能力规范、考核等工作。各企事业单位要有专门的工作人员负责,具体做好本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计划制定、组织实施、登记考核等日常管理工作。各级各类工作机构要各司其职、通力合作、形成工作网络,为全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二)完善和落实继续教育管理制度。 实行继续教育年度计划申报制度,将各县(市、区)、市政府各部门和单位的继续教育计划纳入全市统一管理,按照资源共享、方便学习、规范管理的原则,统筹协调、严格审核、严格标准,保证继续教育培训班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完善继续教育考核和证书登记制度,把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情况和年度考核结果,与职务、职称晋升、人才流动、职业转换、执(职)业资格认定和注册等结合起来,列入专业技术人员任职能力和工作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作为岗位聘用的重要依据;健全继续教育监督机制,对继续教育培训市场实行依法准入和有效地监督,对培训质量和效果进行追踪评估;建立科学的继续教育指标体系,将继续教育工作纳入单位目标管理;实行依法施教,逐步建立起科学化、制度化、网络化的继续教育法制体系;实行奖励制度,总结推广好的经验和做法,对为继续教育事业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三)多形式、多渠道筹措经费,确保继续教育各项工作正常开展。 调动社会各方面积极性,尽快形成政府、单位、个人共同出资的继续教育投入机制。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各级要进一步加大对继续教育工作的投入力度;鼓励单位和个人投资继续教育事业,大力开拓继续教育市场;鼓励有条件的企事业单位和有合作关系的外方企业为继续教育提供资助。?

(四)促进继续教育改革创新。 要把开发利用信息网络技术作为继续教育的重要手段,加快普及信息网络,积极开展网上培训、电视远程继续教育。探索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和专业技术人员特点的继续教育内容和模式,采取访问学者、业务进修、技术考察等多种形式,开展对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鼓励高层次专业技术人员通过技术革新、科技攻关等课题项目,在实践中进行继续教育。探讨制定继续教育自助菜单,为专业技术人员“按需择学” 提供个性化的培训服务。

(五)加强继续教育管理人员队伍建设。 分期分批组织继续教育管理人员参加国家或省市举办的培训、考察、研修、交流等活动,进一步提高业务水平和管理能力。鼓励继续教育管理人员加强继续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研究,积极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继续教育的新内容、新理论和新的管理方法,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创新教育方法,创造性地开展继续教育工作。

山东省泰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免责声明: 找法网法规库法规文件均转载自:政府网、政报、媒体等公开出版物,对本文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请核对正式出版物、原件和来源。全国客服热线:400-666-2035。

扫一扫关注,了解更多法律知识

遇事找法,从找法网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