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规库

共收录 303236 条法规今日更新 50 条法规

您的当前位置: 找法网 > 法规库 > 正文

北京市社会福利企业管理暂行办法

发布部门:北京市人民政府

发文字号:

效力级别:地方规章

公布日期:1989-02-28

施行日期:1989-04-01

时效性:现行有效

字号

根据《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修改<北京市社会福利企业管理暂行办法>第七条的通知》(京政发[1989]45号),已经对原第七条修改过。

第一条 为加强对社会福利企业的管理,促进社会福利生产事业的发展,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称社会福利企业,是指安置有一定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劳动就业的社会保障性企业。

凡本市行政区域内的社会福利企业,均按本办法管理。

第三条 市、区、县民政局是本市社会福利企业管理的主管机关,负责本办法的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

第四条 社会福利企业,除具备一般企业的必备条件外,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一、有一定劳动能力的残疾职工人数,占企业生产人员总数的35%(含35%)以上;

二、有妥善安排残疾职工劳动工种、岗位等具体措施和适合残疾职工生理状况的安全生产条件;

三、管理人员人数不得超过企业职工总数的22%.

第五条 申请开办社会福利企业,须按行政隶属关系,报经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同意,填具市民政局统一印制的残疾人员审定表,并附所在地乡、街道以上医院开具的残疾人诊断证明,按下列规定申报审批:

一、市属和中央在京单位开办社会福利企业,报市民政局审批;其他单位开办社会福利企业,报区、县民政局审批。经民政局批准后,发给社会福利企业证书。

二、持社会福利企业证书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申领营业执照;向税务机关办理税务登记。社会福利企业合并、分立、终止等变更事项,须报经原批准机关批准,并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和税务机关办理相应的变更或注销登记。残疾人职工比例达不到规定标准的,撤销社会福利企业证书。

第六条 社会福利企业在生产经营期间,经税务机关审定,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予以减税或免税。

第七条 银行对民政部门和街道兴办的社会福利企业的贷款利率,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优惠照顾;对乡、村兴办的社会福利企业,应从流动资金、技术改造贷款方面给予优先照顾。

财政、物资等部门应对社会福利企业在资金、物资供应等方面给予扶持和优惠待遇。

第八条 社会福利企业的残疾职工工资、奖金、劳动保护等待遇,与健全职工同工同酬,同等对待。对月收入低于本企业一般职工最低收入,又有特殊困难的残疾人职工,由企业从福利基金中列支予以补助,企业确无承受能力的除外。

第九条 社会福利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必须遵守以下规定:

一、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接受民政、税务等部门的管理和监督;

二、维护残疾人职工的合法权益,合理安排残疾人职工的工种、岗位和生产定额,保证残疾人职工必需的安全生产条件。

三、残疾人职工人数与注册名额必须相符,不得弄虚作假,开除残疾人职工,必须报市或区、县民政局批准;辞退残疾人职工须报市或区、县民政局备案。

四、实行优化劳动组合的企业,应将残疾人与残疾人比较择优上岗,优化组合后富余的残疾人职工,由企业妥善安置。

第十条 国家对社会福利企业减免的税款,由企业列入国家扶持基金,单独记帐和管理,按规定使用。其中减免税款的7%作为残疾人公益金,其余部分的50%用于企业扩大再生产,50%用于企业福利性开支。

实行承包或租赁经营的社会福利企业,减免税款不得归承包人或承租人所有。

第十一条 社会福利企业的税后利润(不包括减免税款),企业的主办单位可按照多留少提的原则,提取部分利润,用于发展本单位、本系统的社会福利事业;但提取的比例最高不得超过30%.

第十二条 社会福利企业应按规定向民政部门社会福利企业管理机构交纳管理费。具体收费办法,由市民政局会同市物价局、市税务局确定。

第十三条 对违反本规定第九条二、三、四项规定和谎报残疾人职工比例或残疾人职工比例发生重大变更不办理批准手续的,由市或区、县民政部门根椐情节轻重予以警告、限期改正、停产整顿的处罚,直至吊销社会福利企业证书,取消其享有的一切优惠待遇;提请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其营业执照;提请税务机关依法追缴税款。

第十四条 本办法具体执行中的问题,由市民政局负责解释;有关财政、税务问题,由市财政局、市税务局负责解释。

北京市人民政府

免责声明: 找法网法规库法规文件均转载自:政府网、政报、媒体等公开出版物,对本文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请核对正式出版物、原件和来源。全国客服热线:400-666-2035。

扫一扫关注,了解更多法律知识

遇事找法,从找法网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