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规库

共收录 303236 条法规今日更新 50 条法规

您的当前位置: 找法网 > 法规库 > 正文

天津市人民政府关于一九八九年改善农村人民生活十项工作的决定

发布部门:天津市人民政府

发文字号:津政发(1989)26号

效力级别:地方规章

公布日期:1989-03-06

施行日期:1989-03-06

时效性:现行有效

字号

今年,农村面临的任务十分艰巨。在努力发展城郊型经济、建设现代化副食品生产供应体系的同时,要更加关心农民生活。为此,决定做好以下十项工作:

一、继续扶贫脱贫,搞好生产致富。巩固提高原有一百一十四个贫困村的扶贫成果,使这些村的人均收入年内达到六百元。合理使用库区生产发展基金,重点扶持蓟县于桥水库迁建村和宝坻县尔王庄水库托地严重的村,使库区农民的收入有较大增长。切实安排好非贫困村困难户的生活,并帮助他们发展生产,尽快脱贫。

二、繁荣农村市场,坚决稳定物价。搞好城乡改革衔接,扩大城乡交流。充分发挥供销合作社的作用,搞好农用生产资料供应。保证按计划调拨日用消费品,通过多种渠道增加工业品投放,组织工业企业到农村举办各类商品展销会,推出一批高档耐用消费品,适应广大农民需要。建设杨村、杨柳青百货商场和蓟县面粉厂。增加储蓄网点,方便群众存取。加强农贸集市管理,整顿集市秩序。严格物价纪律,确保物价上涨幅度明显低于去年。

三、修建农村公路,强化道路管理。改建津围公路津蓟段工程,“七?一”完成。新修乡村公路六百二十公里,年内实现全市郊县村村通公路。制订统一的道路管理办法,健全养护队伍,落实养护责任制,提高乡村道路完好率。

四、发展邮电通信,扩大直拨网络。实现宝坻、宁河、蓟县县城与市内电话直拨通话;建成宁河县各乡、武清县部分乡与市区直拨通话电话网;扩大塘沽、汉沽、大港和四个郊区与市区直拨通话的范围。

五、办好农村教育,改善办学条件。加强卫星电视教育。在具有条件的四十个乡镇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改造修建中小学校舍十五万平方米,确保校舍无危房;新建实验室一万平方米,配套房屋二万平方米。完善成人教育三级办学网络,抓好“燎原计划”示范乡的试点,办好成人文化技术学校,传授、推广实用技术。

六、加强村镇建设,完善配套设施。搞好示范集镇建设,完善示范村配套工程。清整村容镇貌,开展村容镇貌评比竞赛,创建三百个先进村镇。进行村镇配套建设,有重点地在城镇交通要道修建公厕,改善城郊环境。建设咸水沽排水泵站,解决镇内雨水淹泡问题。完成杨柳青老镇区排水管道入户工程,实现居民排水管道化。兴建张贵庄温泉浴池,解决东郊部分群众洗澡难。建成宁河县城公园,丰富当地群众文化生活。新建塘沽渔民商品房,解决渔民买房难。

七、开辟多种水源,提高饮水质量。采取打大井、修水池、建水窖等形式,再解决蓟县北部山区二十七个村的饮水难。巩固除氟成果,再完成二十个村的饮水除氟工程。检查维护近年新建的饮水设施,健全各级管理制度。

八、大搞植树造林,绿化美化环境。年内郊县全民义务植树八百万株,完成外环线绿化带及津塘、津围公路等重点绿化工程。新育各类树苗一万零五百亩,营造片林九千亩,荒山造林五万亩。新栽果树五万亩,按规划建设津西北果树基地。

九、兴办福利事业,照顾残疾人员。推动以养老和安置残疾人为主要内容的基层社会保障工作。搞好敬老院、福利厂的管理,改善优抚对象、社会救济对象和社会福利事业单位收养人员的生活,照顾好鳏寡孤独及残疾人的生活。开展小儿麻痹后遗症矫治、可治白内障复明和聋儿语言训练。完成咸水沽医院和军粮城医院的改、扩建工程。

十、树立社会新风,讲究精神文明。大力建设文明新村,年内完成普法教育任务。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巩固无鼠害成果,减少蚊蝇孳生,防止传染病流行。逐步普及农村甲级卫生所,提高医疗水平。改变大办婚丧陋习,提倡勤俭节约新风。创建优秀农村文化站,建立农民体育协会,举办“田野文化艺术节”,丰富农村文化生活。破除封建迷信,坚决查禁赌博,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和严重经济犯罪,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

做好今年农村工作,对于稳定全市大局具有重要意义。市政府号召,全市农村各级干部要发扬优良传统,振奋革命精神,坚持“服务城市、富裕农民”的方针,坚持城郊型经济的发展方向,依靠广大农民群众,促进生产,办好实事,为巩固和发展天津的大好形势做出新贡献。

天津市人民政府

免责声明: 找法网法规库法规文件均转载自:政府网、政报、媒体等公开出版物,对本文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请核对正式出版物、原件和来源。全国客服热线:400-666-2035。

扫一扫关注,了解更多法律知识

遇事找法,从找法网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