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规库

共收录 303235 条法规今日更新 50 条法规

您的当前位置: 找法网 > 法规库 > 正文

河北省商务厅关于加快河北省社区商业发展的指导意见

发布部门:河北省商务厅

发文字号:冀商改字[2006]20号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公布日期:2006-06-05

施行日期:2006-06-05

时效性:已失效

字号

各设区市商务局:

社区商业是城市商业的基础,是满足居民综合消费的重要载体。为进一步推动全省社区商业的发展,根据《国务院关于促进流通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19号]、《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工作的意见》[国发(2006)14号]、商务部《关于加快我国社区商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商办改函(2005)223号]及《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流通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冀政(2005)75号]文件要求,提出以下具体指导意见。

一、充分认识抓好社区商业建设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目前,我省已有社区总数达2996个;其中,十一个设区市的市区已有社区1993个。长期以来,社区商业建设发展较为缓慢,突出表现为与城市发展水平、居民消费需求的增长水平不相适应。社区商业建设多年来欠帐较多,社区商业用房过少;由于缺乏统一的规划、标准和政策支持,社区商业的业态结构和网点布局等不合理、不配套;生活保障性、微利性和公益性服务网点发展难以为继;许多老社区急需改造和提高;连锁经营企业、物流配送企业向社区延伸的步伐缓慢,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在社区所占的比例很小,造成社区的商品质量、卫生条件和服务水平令人堪忧,导致一些居民难以在社区放心消费。因此,加快我省社区商业建设,构建新型社区商业服务体系已经成为当前城市商业发展的当务之急。发展社区商业是开拓市场,扩大内需的有效途径;是贯彻以人为本,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满足城市居民消费需求的迫切需要;是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也为坚持科学发展观,完善和创新城镇市场体系赋予了重要内涵;对吸纳社会劳动就业、提升城市商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提高城市商业现代化水平和综合竞争力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社区商业的建设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便民、利民、为民”为出发点,以引进现代流通方式、改革传统城市商品流通方式为手段,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目标,不断推进“便民消费进社区,便民服务进家庭”工程。 十一五期间,我省拟在11个设区市初步完成社区商业建设和改造工作,建立满足居民基本生活消费需求的社区服务网络,基本上使社区居民对购物、餐饮、维修、美容美发、洗衣、家庭服务和再生资源回收等方面的消费需求,在社区内就能得到基本满足。在消费水平较高的社区,要在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的基础上,形成商业布局较合理、服务功能较完善、服务主体多元化,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较高的社区商业综合服务体系。

三、工作原则

(一)以人为本,实事求是。发展社区商业要反映民心、体现民情、满足民需,坚持以人民群众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为标准,使社区商业建设成为解决实际问题、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的工作。

(二)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社区商业建设要逐步形成政府引导、企业投入、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发展机制,充分发挥各种所有制企业在社区商业建设中的作用。

(三)典型引路,循序渐进。开展创建社区商业示范社区的工程,在总结示范社区经验基础上,逐步推开,形成辐射带动效应。

(四)因地制宜,分类指导。要根据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和社区商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分类指导;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不搞形式,不走过场,突出重点,逐步推进。

(五)不断创新,推进变革。要强力把物流配送、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等新型营销方式引入社区,不断推进对当前传统销售、服务模式、城市传统商品流通体系的创新和变革。

四、工作重点和工作要求

一是要深入贯彻落实省政府冀政(2005)75号文件精神,建立有利于促进社区商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省政府在《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流通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冀政(2005)75号文件]中明确要求“支持生活保障性服务业发展。支持发展社区商业网点,逐步形成门类齐全、便民利民的城市社区服务网络。”“在城市开发建设的新居住区内,规划确定的商业网点用房、用地,以及作为小区公益性资产的便民网点,不得挪作他用。对吸纳下岗失业人员的服务型企业和自谋职业从事服务业的下岗失业人员,要按规定落实好有关再就业的优惠政策。建立社区商业建设引导资金。”我们要按照文件要求,结合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工作的意见》[国发(2006)14号]、《国务院关于促进流通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19号]文件和商务部《关于加快我国社区商业发展的指导意见》,逐步建立有利于社区商业发展的政策支撑体系,特别是加强对社区生活保障性、微利性和公益性服务行业的扶持,推动社区商业健康、快速发展。

二是要加强组织领导,建立长效工作机制。社区商业建设既是一项造福于民的民心工程,也是一项涉及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各市要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建立社区商业发展组织协调机构。商务主管部门要加强同建设、财政、劳动、工商、民政、税务等部门的沟通协作形成合力。并充分发挥街道办事处、居委会、物业管理部门和商业企业几个方面的积极性,建立互联互动,协调配合的工作机制。

三是要加强调查研究,制定社区商业发展规划。要对社区情况认真摸底,坚持科学发展观,有针对性的出台分类指导意见并要突出重点。推进社区商业建设,要坚持规划先行的发展思路,确保社区商业服务网点设施配置的合理化、标准化和科学化。目前,各市已经正在制定社区商业发展规划,要抓紧修改完善已有的社区商业发展专项规划,注意将社区商业建设规划和所在城市建设发展规划密切结合起来,把社区商业的布局原则、形态规模、业态种类、管理措施等内容明确写入规划。

四是建设社区商业标准化体系,提高社区商业建设的标准化水平。目前商务部正陆续出台社区商业建设有关的行业标准,我省要组织好贯彻实施并根据我省实际情况完善社区建设标准化体系。针对不同社区居民的生活习惯、消费层次和服务需求,在社区商业的网点布局、业态组合、服务体系、管理体制等方面,探索不同的发展模式,建设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标准化社区综合服务体系。

五是加快推进“双进”工程建设,实现“便利消费进社区,便民服务进家庭”。要通过政策引导广开渠道,吸引内、外资等社会各界资源投入社区商业的建设,老城区要发挥和利用现有商业服务网点的辐射作用,以健全网点设施、调整业态结构为主,有条件的进行必要的技术改造;已预留服务网点的新建社区,要针对社区居民需求变化,合理配置网点,完善服务功能和服务范围,提升服务水平为主;尚未开发的社区,要加强总体规划,推行标准,以集中建设团组式社区商业中心和合理配置多点式便利型商业网点为主。今明两年,我省拟抓好一到二个涵盖社区市的社区商业信息服务平台项目,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优势,提供社区需求信息,发展网上交易,实现网上服务,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建立客户需求信息系统,及时采集、分析、存储客户信息,为居民提供定向、快捷、周到的服务。大力提倡社区骨干企业开展送货上门、送餐上门、修理上门的“三上门”服务,延伸服务功能,提高服务水平。提倡和鼓励社区商业企业组建专职的便民综合服务小分队入户服务,同社区居委会、社区居民建立稳定、畅通的联系渠道,开展以为社区居民排忧解难为宗旨的便民有偿服务。不断推进“双进”工程建设。

六是运用现代流通方式和技术,创新服务体系。要注意用现代流通方式对社区商业进行改造。把现代流通方式引进社区,这是对传统城镇商品流通市场体系的一次重大变革。要支持连锁企业进入社区,大力发展连锁经营,指导连锁企业利用有形店铺,借助物流配送和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搭载各类便民服务,实现对社区商业服务模式的创新。大力支持现代物流配送企业向社区延伸,构建社区物流配送体系。鼓励有条件的社区商业服务企业利用信息技术开展社区便民服务,为消费者提供完善的电子商务环境和居民服务平台,促进社区商业服务电子信息网络化建设。通过把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新型流通方式引入社区,带动社区商业、社区服务业保障商品质量、大幅度地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创新和变革旧的营销体制和方式,提高和扩大社区消费所占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比重。

七是切实搞好社区商业示范,及时推广先进经验。目前,我省开展的社区商业示范工作已取得初步成效,在全国首批创建的59家国家级商业示范社区中,我省石家庄市国际城社区和保定市茗畅园社区榜上有名,同时我省一批省级商业示范社区的创建工作也正在同步进行。各地要不断总结取得的创建示范社区的经验,使这些经验能及时得以推广,以点带面指导和推动我省社区商业建设向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方向发展。

二○○六年六月五日

河北省商务厅

免责声明: 找法网法规库法规文件均转载自:政府网、政报、媒体等公开出版物,对本文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请核对正式出版物、原件和来源。全国客服热线:400-666-2035。

扫一扫关注,了解更多法律知识

遇事找法,从找法网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