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规库

共收录 303235 条法规今日更新 50 条法规

您的当前位置: 找法网 > 法规库 > 正文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在备耕生产中积极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有关问题的通知

发布部门:

发文字号:黑政办明传(2000)1号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公布日期:2000-01-25

施行日期:2000-01-25

时效性:现行有效

字号

各行政公署,各市、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直属单位: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要把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作为今年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最近省委、省政府召开了电视电话会议,传达贯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就抓好全省农业和农村工作作出部署。近日省政府第44次常务会议,学习了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深入研究了如何结合我省实际加大力度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问题,认为这是当前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和当务之急。为了切实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和省委、省政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根据省政府主要领导同志意见,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要进一步认清形势,增强紧迫感。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了新阶段,随之出现了农产品销售不畅、价格下跌、农民增产不增收甚至增产减收等矛盾,解决这些矛盾的根本措施是实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通过调整,使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目标由增产为主转到增收为主上来,向农业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构建以农产品精深加工为主导、以畜牧业为中轴、以优质粮为基础、以特色农产品和优势产业为支撑的农村经济新格局,进而适应市场对农产品优质化和多样化的需求,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整体素质和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因此,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深刻认识这次结构调整的战略意义,增强主动性和紧迫感,既要着眼未来作出长远谋划,更要立足当前对结构调整进行积极引导,特别要抓住备耕阶段的有限时间,把各项任务和措施落到实处,争取今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能够迈出更大的步伐。

二、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目标的定位上,要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为统领,重新认识和正确处理增产与增收的关系,把增收放在首位,进而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保护和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应注意把握好以下5条原则:一是坚持市场取向,把结构调整与市场需求结合起来;二是坚持发挥资源比较优势,把结构调整与优化区域布局结合起来;三是坚持以科技为先导,把结构调整与农业新的科技革命和不断技术创新结合起来;四是坚持城乡协调发展、措施配套,把结构调整与农业产业化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五是坚持充分尊重农民的生产经营自主权,把结构调整与保护和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创造性结合起来。

三、抓住结构调整的战略重点,着力构造农业新的竞争优势。一是全面提高农产品品质。推广品质好、有市场的适栽品种,辅以提质增效的农机农艺措施,重点解决“水苞米”和豆麦专品种生产经营问题。二是积极发展特色农产品和绿色食品生产。根据市场需求和企业订单,突出区域特色,发扬经营传统,发展林果、蔬菜、花卉、药材和土特山产品生产,扩大绿色食品生产规模。三是加快畜牧养殖业的发展。在品种引进改良、规模经营、规范饲养、防疫灭病上下功夫,着力提高畜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能力,推进畜牧业成为农业“半壁江山”的目标。四是提高乡镇企业的发展速度和质量,并与农业产业化建设、小城镇建设相结合。乡镇企业的发展要以农畜产品加工销售为战略重点,有计划地向小城镇集中和摆放,实行多种所有制,创新经营机制,使其真正成为农村经济的重要增长点,推动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构建农村经济新格局。

四、保护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走可持续发展的路子。重点搞好防洪除涝、节水灌溉、水土保持等工程体系建设;有计划地退耕还林、还草、还水,保护天然林、草原、湿地,保护基本农田,加快造林绿化步伐,建设良好的农业生态环境;加强市场流通体系和各类服务体系建设,特别要搞好农业信息网络建设。

五、解决好难点问题,保证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顺利进行和备耕生产的高标准。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不是简单地多种点什么、少种点什么的适应性调整,而是要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和农村区域布局,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城乡协调发展,进而把农业和农村经济推向更高的层次。因此,这次调整需要投入保障和技术支持,这是我省农业支撑体系的薄弱环节,也是实现备耕生产高标准的难点。各地、各有关部门对此要有清醒认识,振奋精神,合力攻关。在积极争取国家财政、金融支持的同时,要通过新机制活化资金,调动农民投入主体的积极性,激发省外、国外大企业、大财团、金融机构和企业家来我省投资的热情。要切实把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积极探索农民素质教育和农业科技推广的有效模式,在完善提高“农科教结合”、“科技之冬”、“双学双比”、“三下乡”和“丰收计划”、“集团承包”等经验做法的同时,按照科研、生产相结合和科研、推广产业化的思路,引导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及科技人员到农村搞科技承包、建生产基地、创办领办科技型企业,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对农民的培训要注重实效,农民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运用典型引路,利用有线广播电视等现代传媒,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培训效果。

六、加强对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组织领导。我省是农业大省,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任务艰巨,矛盾突出。各级干部要首先适应和跟上调整的要求,注意掌握新情况,研究新问题,探索新思路。要加强学习,重视调查研究,提高驾驭全局和指导工作的能力水平。要充分尊重农民和基层干部的创造精神,不断总结新经验,推广新典型。要重实际、重实效、重落实,把结构调整的任务和措施落实到乡、到村、到户,推动全省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在备耕阶段有个较大突破。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免责声明: 找法网法规库法规文件均转载自:政府网、政报、媒体等公开出版物,对本文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请核对正式出版物、原件和来源。全国客服热线:400-666-2035。

扫一扫关注,了解更多法律知识

遇事找法,从找法网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