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规库

共收录 303235 条法规今日更新 50 条法规

您的当前位置: 找法网 > 法规库 > 正文

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农委等部门关于2005年全省减轻农民负担工作情况及2006年工作意见报告的通知

发布部门:

发文字号:辽政办发(2006)29号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公布日期:2006-05-11

施行日期:2006-05-11

时效性:现行有效

字号

各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各直属机构:?

经省政府同意,现将省农委、省监察厅、省财政厅、省物价局、省审计厅、省政府法制办、省民政厅、省林业厅、省政府纠风办、省水利厅、省国土资源厅、省教育厅、省新闻出版局《关于2005年全省减轻农民负担工作情况及2006年工作意见的报告》转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二○○六年五月十一日

关于2005年全省减轻农民负担工作情况及2006年工作意见的报告

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2005年12月在各市对2005年减轻农民负担工作情况自查的基础上,省进行了重点抽查。现将2005年全省减轻农民负担工作情况及2006年减轻农民负担的工作意见报告如下:?

一、2005年减轻农民负担工作情况?

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2005年各地高度重视减轻农民负担工作,将其纳入重要议程,采取各种措施,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关于农民增收减负政策,全省减轻农民负担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一)全面落实减负政策,实现减负增收。通过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开展专项治理等政策措施,减轻农民负担62837万元,人均减负29元。一是落实免征农业税及附加政策。从2005年1月1日起,全省全部免征农业税及附加,当年农民减负5.4亿元,人均减负25元。各级财政共安排转移支付资金13.6亿元,其中,当年新增5.4亿元。二是加强涉农收费项目管理,清理整顿涉农收费项目。按照“四个一律取消”的规定,2005年全省取消市及市以下涉农收费项目38个,减轻农民负担1258万元。三是开展农民负担专项治理。针对农业供水供电农机服务等农业生产性费用的不合理收费和搭车收费、农民建房收费、农民进城务工收费、农村义务教育收费及村级报刊订阅超限额等5项农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各地各有关部门开展了专项治理,减轻农民负担7579万元。?

(二)坚持行之有效的各项制度措施,加强规范化管理。一是落实了涉农税收、收费、价格“公示制”。全省实行“公示制”的乡、村数分别为1180个、11244个,分别占乡、村总数的100%、96.6%。二是落实了农村义务教育收费“一费制”。全省91个县(市、区)的1108所农村初中和7618所农村小学全部实行了“一费制”,实行率达到100%。各学校均按规定办理收费许可证,严格按照收费卡规定的项目和标准收费,使用财政部和省财政厅统一印(监)制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收据。三是基本落实了村级报刊订阅“限额制”。2005年全省村级订阅报刊开支1795万元,比2004年减少了859万元,村均1542元。四是落实了涉及农民负担案(事)件责任追究制。2005年,全省发生涉及农民负担案(事)件286起,查结284起,涉及金额142万元,返还农民68万元;被追究责任的涉案村干部10人。五是严格执行义务工和“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政策。2005年,我省共使用义务工768万个工日,4267个村开展了“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筹资总额3023万元,筹劳总额428万个工日,总量没有超出省定标准。六是规范和推行了“村会计委托代理制”。全省实行“村会计委托代理制”的乡、村分别为1061个、11306个,分别占乡、村总数的94.9%、97%。实行财务管理电算化的乡镇达到402个。全省规范公开村级财务的村11441个,公开率达到98.3%。实行“村会计委托代理制”全省每年可减少农民负担1.6亿元,扣除村会计委托代理费2400万元,每年净减轻村级组织和农民负担1.36亿元。?

(三)各项支农富农优惠政策得到落实。一是落实“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和购置农机具补贴”政策。2005年,我省各地均按照中央和省的要求保质保量按时完成了发放工作,“三项补贴”资金总额达8.5亿元,得到了农民群众的普遍欢迎。二是落实城乡用电“同网同价”政策和农村种植业、养殖业用电由非工业电价调整为农业生产电价政策,全年减轻农民负担3.79亿元。三是落实涉农工商管理收费减免政策,对农业生产运输车辆给予工商登记优惠待遇。四是对农产品运输开通了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五是开展生产资料打假,开展农民工培训。?

二、我省减轻农民负担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减轻农民负担工作还存在领导不重视和认识偏差等问题。在检查中发现,极个别的地方政府不够重视,检查任务没有按时完成。?

(二)村级报刊订阅超限额问题在个别地方仍很严重。由于上级部门下达的订阅指标过重,造成村级报刊订阅超过限额和重复多订的现象,基层干部对此反映强烈。?

(三)农民生产生活费用过高,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各项支农富农优惠政策的效果。一是生产资料价格较高,上涨过快,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粮食直补和良种补贴的效果。二是农民看病难,医疗费用较高,因病返贫问题仍比较突出。?

(四)部分基层存在资金不足额拨付、不及时发放问题。个别地方的救灾资金不能及时拨付发生地,使灾民无法及时得到救灾补助。有的地方不按省规定标准足额安排生均教育公用经费,使学校经费不足。?

(五)村级债务化解难,并潜在新增村债问题。在贯彻执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坚决制止发生新的乡村债务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办发(2005)39号)精神上存在“死角”,个别乡村还存在着借债办公益事业、借债发放工资补贴问题。?

(六)乱收费问题没有完全禁止。出现了由原来向农民收费转为向农村集体收费、由行政性收费转向生产性收费的新问题。?

(七)个别地区村级招待费仍有发生。?

省农委、省监察厅、省财政厅、省物价局、省审计厅、省政府法制办、省民政厅、省林业厅、省政协纠风办、省水利厅、省国土资源厅、省教育厅、省新闻出版局   二○○六年四月二十六日

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农委等部门

免责声明: 找法网法规库法规文件均转载自:政府网、政报、媒体等公开出版物,对本文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请核对正式出版物、原件和来源。全国客服热线:400-666-2035。

扫一扫关注,了解更多法律知识

遇事找法,从找法网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