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规库

共收录 303235 条法规今日更新 50 条法规

您的当前位置: 找法网 > 法规库 > 正文

济南市地税局转发《山东省地方税务局纳税评估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发布部门:

发文字号:济地税函[2005]84号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公布日期:2005-03-28

施行日期:2005-03-28

时效性:已失效

字号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选定对象

  第三章 评估分析

  第四章 约谈核实

  第五章 评定处理

  第六章 纳税评估管理

  第七章 附则

局属各单位、机关各处室:

现将省地税局《纳税评估管理暂行办法》转发给你们,请结合市地税局济地税函[2004]89号和济地税发[2004]131号文件,一并贯彻实施。

一、2004年纳税评估的工作概况及存在的问题

2004年我局根据省地税局起草的《纳税评估管理暂行办法》(讨论稿),制定了《济南市地方税收纳税评估管理暂行办法》和《济南市地税局简易纳税评估工作规程(试行)》,建立了片区管理模式下的纳税评估组织体系,明确规定了评估工作的程序、选定对象的条件、评估分析的内容等,制定了包括台帐和报表在内的七种评估专用文书。按照省地税局制定的纳税评估阶段性目标,积极探索推行简易纳税评估,全局开展了以申报纳税为核心内容,以异常申报作为重点的纳税评估工作。通过一段时间的试行,基层同志普遍反映,纳税评估为税收管理赋予了实质性的工作内容,简易纳税评估充分利用了现有的涉税信息,严格遵循了纳税评估的基本工作规程,更兼顾了实际工作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确保了纳税评估工作健康有序开展。

截至上年底,全市共对600余户纳税人进行了纳税评估,为下一步建立评估模型,完善评估体系,积累了经验,提供了依据。但是由于受征管基础资料、信息化程度以及评估人员业务能力的制约,目前我局的纳税评估工作还仅限于申报异常等简单评估,评估对强化税源管理,提高税源监控能力和水平的作用尚未得到充分体现。

二、2005年纳税评估工作的具体要求和内容

(一)广泛采集信息,建立科学的指标、参数体系

全面掌握涉税信息,充分运用现代化的评估手段是纳税评估工作全面推进的关键。按照省局税收信息化建设“一体化”原则和征管数据“一户式”管理的要求,今年我局评估工作的首要任务是要抓好各类征管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尽快建立我市地税系统的纳税评估指标、参数体系。

一是结合《山东省地税系统税收征管资料和征管数据管理办法》和《山东省地税系统税收管理员工作规范》(另文转发)的有关要求,按照纳税申报类报表、财务会计类报表及重点税源管理类报表,对现行各类报表进行分类、梳理、改进,形成我局新的报表体系。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报表体系采集的基础数据进行加工、整合,建立包括税收指标、财务指标和行业指标三大类指标的税收管理指标体系,进一步拓展资料的占有领域,为开展纳税评估提供各类数据指标。通过运用数学、统计等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并结合实际征管经验,对纳税人正常经营状态下的各类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和综合测定,根据区域实际经济水平,确定行业参数,逐步建立起较为完善的评估参数体系,为评估的实施提供科学指导和依据。指标体系的建立由市局各相关业务处负责,统一在一季度完成;行业参数的确定由各单位负责,在省局评估软件运行后,争取年底完成。

二是进一步加强与国税、工商、银行、国资、外贸、统计等政府部门的横向联系,建立税源信息传递或共享制度,全面、有效地汇集由各部门掌握的涉税信息,为纳税评估提供科学依据。此项工作由市局纳税服务中心综合治税业务部负责。

(二)不断扩大评估范围,提高评估质量

要在去年以申报纳税为核心内容,以异常申报作为重点的纳税评估工作基础上,寻求新的评估重点,扩大评估范围,提高评估质量。各单位可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行业特点,研究制定本单位纳税评估工作方案,从重点税源监控对象中,选择规模大、核算复杂、税源控管难的一、二个行业和重点税源户进行重点评估,逐步将纳税评估工作过渡到日常检查的首要和必经环节年,各单位年底前评估面要完成除定期定额户以外的总户数的2%以上,并且至少包括本单位重点税源50户企业,评估工作方案于4月10日前上报市局。

在评估过程中既要重视信息化的支撑作用,又要充分发挥评估人员的主观能动性,运用现代管理技术和征管经验,不断提高纳税评估质量,通过把事后检查向事前监督转移,及时纠正纳税人的违规事项,规范纳税人的纳税行为,真正实现对税源的动态监控。评估过程中使用的文书和报表暂按市局济地税发[2004]131号文件执行,待评估软件正式上线使用后,再统一调整。纳税评估结论仅作为税务机关内部工作建议使用,不发纳税人;评估结果可作为对纳税人进行纳税信用等级评定的重要依据。

各单位要按照市局文件要求,按季上报《纳税评估情况统计表》和纳税评估综合分析报告,要注意搜集评估的典型案例,整理本单位的标杆评估报告,及时上报市局。

(三)配备专职评估管理人员,强化人才培训,加强监督考核

按照省局要求,现阶段纳税评估工作统一由市、县两级的征管部门负责,不再单独设立评估机构。市局在征收管理处增设纳税评估管理岗,配备3人具体负责全市纳税评估管理工作;各分(县、市)局要在综合或征管科室配备3至4名业务骨干,负责本单位的纳税评估管理工作,以确保该项工作有突破性进展,评估专职人员名单于4月10日前报市局征管处备案。

纳税评估要求税务人员不但熟悉税收工作,而且还要熟悉企业财务核算、了解纳税人经营等详细情况,掌握审核、评析、测算等方面的技能,从多层面对税源状况、纳税行为进行细致的案头分析。因此,市局将把纳税评估培训列入今年干部培训的内容之一,各单位也要针对纳税评估工作需要,对从事评估工作的人员进行全员培训,培训工作要在上半年结束。培训内容重点是省、市局有关文件、税收政策、软件应用以及财会知识等,评估人员的评估质量和水平也要同下一步实施能级管理相结合。同时,继续将评估工作列入征管工作考核范围,切实加强指导、协调、监督、检查和考核,推动这项工作深入扎实地开展。

(四)重视管理建议,把评估结果真正体现到征管实际中

各单位要按照征管范围逐级、定期对开展纳税评估的情况进行汇总分析,形成纳税评估综合报告。对辖区纳税质量情况做出整体性评估,针对纳税评估过程中反映出的征管薄弱环节和问题,提出税收日常监控管理目标和管理建议。对发现的共性问题要采取适当方式进行公告,告知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有关政策法规,提示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对照检查和纠正。要按照《山东省地税系统税收征管资料和征管数据管理办法》的要求,及时将评估文书整理归档,并纳入“一户式”电子档案管理。年度结束后,评估人员要依据对评估对象的评估结果,为纳税信誉等级评定提供相关评价指标。通过纳税评估,使原有的税务登记、等级认定等信息能够适时更新,得到充分利用,有的放矢地开展税源监控工作,把评估结果真正体现到日常征管工作中来。

按照省地税局纳税评估工作实施方案,今年是纳税评估工作求突破的一年。各单位要注意及时总结,认真分析具体问题,完善各项配套措施,结合片区责任制、一户式管理、能级制度等工作,全盘谋划,克服困难,推进纳税评估工作向深层次发展。

二○○五年三月二十八日

山东省地税局关于印发《山东省地方税务局纳税评估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各市地方税务局、省局直属分局:

为进一步强化税源管理,减少税收损失,促进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依法、如实申报纳税,不断提高税收征管的质量和效率,省局根据国家有关税收法律、法规,结合我省征管工作实际,制定了《山东省地方税务局纳税评估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现予以下发,并就有关问题明确如下,请一并遵照执行。

一、关于纳税评估的工作定位问题

纳税评估分为宏观评估和微观评估,本办法重点对微观评估工作进行了规范。其基本定义为:纳税评估是税务机关依据国家的税收法律法规,对纳税评估对象依法履行纳税义务情况进行审核、分析、评价和处理的管理活动。鉴于该项工作上承征收环节的逻辑审核,下为检查环节提供案源,是税收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因此,在纳税评估的工作定位上,应重点把握以下四个方面:一是纳税评估的环节。纳税评估应在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按期申报纳税之后进行,即对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纳税申报后的申报纳税情况进行审核、评价。二是纳税评估方式。纳税评估主要是在税务机关内部通过案头审计方式进行,原则上不进行调账检查;对在评估过程中发现的申报疑点,根据现有资料难以明确判定的,可通过约谈方式进行询问核实,确需进行实地调查核实的,应经主管地税机关批准进行。三是纳税评估的内容。主要通过对纳税申报资料、财务会计报表资料、税务机关掌握的其他征管资料以及通过综合治税获取的外部涉税信息进行审核和分析,以确认和评价纳税评估对象纳税申报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四是纳税评估的目的。纳税评估既是一项管理性工作,也是一项服务性工作。税务机关通过评估分析发现纳税人或扣缴义务人在纳税申报中的异常情况,通过税务约谈可以对纳税人进行纳税辅导,同时为纳税人提供自行纠正的机会,这样不仅有助于提高纳税申报的质量,也维护了纳税人的合法权益。

二、关于纳税评估的工作机制问题

纳税评估分为选定对象、评估分析、约谈核实和评定处理四个环节。为提高评估质量,确保评估成效,税务机关内部应建立“职责明确、上下联动、环节分工、过程控制”的工作机制,即以数据市级集中为前提,以设立相对专业的评估机构为基础,对纳税评估的各项具体工作职责在市局、县(市、区)局和税收管理员之间进行分工。目前,我省地税系统的信息化建设虽已实现了市级数据集中,但考虑到各地数据集中的程度、数据采集的标准和内容不统一、不规范、不全面,尤其是全省统一开发的纳税评估软件还未安装运行,因此,现阶段各市局可根据当地工作实际,对《办法》中确定的工作分工做适当调整,可将市局进行的评估对象选定工作暂由县(市、区)局负责进行,但市局应根据评估工作的总体规划,及时提出评估对象选定的指导性意见,并加强日常工作的监督考核。待纳税评估软件上线后再统一工作规程。

三、关于《办法》适用范围问题

本《办法》适用范围不包括个体双定业户。之所以这样规定,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一是对个体户的评税定税虽然也属纳税评估性质,但与对企业纳税人的纳税评估有很大区别,前者是事前为了定税,后者是事后为了评价,而且运用的方式方法和工作程序也不一样。二是我省对个体双定业户的计算机定税工作开展已有两年,工作程序和方法日臻完善和规范,工作成效日益明显,定税工作已经实现了预期的工作目标。三是纳税评估工作是以大、中型企业为重点,其目的是“以管理促增收”;而对个体双定户的定税工作,其目的主要是要体现“公正、公平、科学、规范”原则。

四、关于机构和人员配备问题

根据省局局长办公会议研究的意见,现阶段纳税评估工作统一由市、县两级的征管部门负责,不再单独设立评估机构。鉴于纳税评估工作业务性较强,不仅要对行业税负和各项评估指标进行大量的测算工作,而且还要承担评估对象的选定、评估分析、评定处理以及本辖区纳税评估的组织实施工作。因此,各市局征管部门应配备2?3名业务骨干,县(市、区)局应配备3?4名业务骨干,专门从事纳税评估工作,以确保该项工作有突破性进展。

五、关于评估软件开发问题

纳税评估是以信息化为支撑的系统工程,基础是各类海量数据,核心是评估软件。按照税收信息化建设“一体化”原则和征管数据“一户式”管理的要求,省局信息中心将统一开发纳税评估软件,为避免资源浪费,各地不必再进行评估软件的开发。目前的重点工作应是结合《税收征管资料和征管数据管理办法》的要求,抓紧做好征管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为软件上线后数据的采集补录做好准备工作。

请各地将该《办法》在执行工作中的问题和建议及时反馈到省局(征管处)。

二○○五年三月十四日

山东省地方税务局纳税评估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强化税源管理,减少税收损失,促进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依法、如实申报纳税,不断提高税收征管的质量和效率,根据国家有关税收法律、法规,结合我省征管工作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纳税评估是指地税机关运用数据信息比对分析的方法,对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以下简称纳税人)申报纳税情况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做出定性和定量分析,并采取进一步征管措施的管理行为。纳税评估是强化税源管理的重要工作方法,是税收征管的基础性工作。

第三条 纳税评估应遵循依法评估,规范管理;分类实施,因地制宜;人机结合,注重实效;简化程序,优化服务的原则。

第四条 纳税评估工作的内容主要包括:

(一)利用现代化信息手段,广泛收集、汇总纳税人各类涉税信息,按照纳税评估指标体系的要求,加工整理各类评估分析数据;

(二)根据税收收入的综合分析和行业税负的动态监控情况,研究确定评估分析的数学模型和预警指标;

(三)根据预警指标和日常管理筛选确定纳税评估对象,并利用相关数据信息和专门方法对所选定纳税人的申报纳税情况进行比对分析,对发现的申报纳税异常,作出定性和定量的判断;

(四)对评估分析发现的问题采取提示辅导、税务约谈、实地调查等方式进行情况核实;

(五)针对调查核实确认的问题,分类制作纳税评估结论,并分别情况移交相关部门进行处理;

(六)对评估分析资料和评定处理结果进行数据信息的维护,为税收分析和税源监控提供新的基础信息,并对完善税收征管提出工作建议。

第五条 开展纳税评估工作的周期以所属税款申报纳税期限的当期为主,原则上在纳税申报到期之后进行。纳税评估可以是当期评估,也可以是季度、年度评估。特殊情况可以延伸到上年或历年。

第六条 纳税评估工作一般在地税机关内案头进行,确需实地调查核实的,可到纳税人生产、经营场所进行调查核实。

第七条 纳税评估工作程序一般为:选定对象、评估分析、约谈核实、评定处理等四个环节。

第八条 纳税评估按照分工由各级地税机关的纳税评估部门及主管地税机关(包括分局、税务所和内设的税源管理科室,下同)负责。从事约谈核实工作的纳税评估人员为主管地税机关的税收管理员。

第九条 本办法适用于地税机关所管辖的除个体双定业户外的所有纳税人及其申报缴纳的所有税种。

第二章 选定对象

第十条 选定对象是指由纳税评估人员按照纳税人的纳税申报信息和其他相关信息,通过预先设定的条件和指标,对纳税人进行筛选,确定纳税评估对象的过程。

第十一条 纳税评估对象的确定应参照纳税人所属行业、经济类型、经营规模、信用等级等情况,侧重选择重点税源、特殊行业的重点企业、税负异常变化、达到或超过预警指标、长时间零申报、纳税信用等级较低、日常管理中发现涉税问题比较集中的纳税人,以及评估部门认为应作为评估对象的其他纳税人。

第十二条 纳税评估部门可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采用计算机智能筛选、人工分析筛选或两者结合筛选等方法确定评估对象。综合纳税评估对象一般按年选定;异常纳税评估对象,应根据管理的需要随时选定。

第十三条 纳税评估对象选定后,纳税评估部门要制作纳税评估对象清册,下达纳税评估计划,实施评估分析。

第三章 评估分析

第十四条 评估分析是指纳税评估人员依照税收有关法律、法规,根据纳税人涉税信息资料,通过指标测算、审核比对、关联分析等综合方法,参照行业税负或区域税源变化规律以及上级发布的预警指标,对已选定的纳税评估对象纳税申报的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进行判断、评价、确认的过程。

第十五条 评估分析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审核纳税人各项纳税申报资料是否完整、真实、合法;纳税人是否按照税法规定和主管地税机关的核定、认定、审批事项的规定程序与时限履行了申报纳税义务,纳税规模、税收负担与行业税负预警指标有无明显差异;

(二)审核纳税人纳税申报表主表、附表和扣缴义务人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报告表的项目、数字填写是否完整,适用的税目、税率及各项数字计算是否准确,主表、附表及项目、数字之间的逻辑关系是否正确;

(三)分析、比较纳税人纳税申报数与财务报表数之间的差异及原因,有关项目的调整是否符合税法规定;

(四)分析、比较纳税人当期纳税申报情况与上期申报情况有无较大差异;

(五)分析、比较纳税人纳税申报情况与日常掌握的情况有无较大差异;

(六)根据财务会计报表、收入明细表和发票存根及收发货记录,审核分析纳税人应税收入是否完整和足额申报;

(七)根据应税收入和流转税收,审核分析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申报有无差异;

(八)根据财务会计报表、成本费用资料,审核分析纳税人成本费用是否存在异常变化情况,成本费用与收入是否配比,成本费用率是否正常;

(九)审核分析纳税人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调增、调减项目与纳税调整项目表是否相符,纳税调整项目表中纳税调减项目是否符合国家政策规定;

(十)审核分析纳税人与关联企业的业务往来情况是否正常,关联企业间的往来是否记录完整,关联企业间的定价是否符合独立企业间相互定价原则;

(十一)根据财务会计报表、利润分配资料和支付个人收入明细表,审核分析扣缴义务人平均工资性支出与同行业平均工资支出有无重大差异,扣缴义务人平均工资性支出与个人所得税扣缴水平是否相符,扣缴义务人利润分配与个人所得税扣缴是否相符,纳税人人工费用率与同行业相比是否有重大差异;

(十二)根据财务会计报表,审核分析资本性支出与财产税间逻辑关系是否配比;

(十三)审核分析纳税人申报纳税情况与税收征管信息系统中的税务登记,各种认定、核定信息,发票使用情况,税款查补等情况是否相符;

(十四)根据外部提供的涉税信息,比对分析纳税申报是否相符:

(十五)纳税评估部门认为应评析的其他内容。

第十六条 评估分析可采取比较分析、比率分析、结构百分比分析、合理性分析、关联因素分析、批件校对分析以及关键物件测算、以进测销测算、单位产品耗能、单位产品成本测算和其他分析方法。评估人员要根据评估对象的实际情况和评估内容选择适当的评估指标和方法。

第十七条 评估分析应采用计算机和人工相结合的方法。对发现的纳税异常问题,以及相关疑点、证据和判定的可能原因等详细情况列入纳税评估分析底稿。

第十八条 经评估分析,对未发现问题的,或虽发现问题但事实清楚,不需要进行调查核实的,可直接进行评定处理。对纳税异常存在疑点,根据现有资料不能判定事实,需要纳税人举证说明或调查核实的,纳税评估人员应进行约谈核实。

第四章 约谈核实

第十九条 约谈核实是指纳税评估人员对评估分析发现的问题或疑点,约请纳税人进行调查询问、约谈核实的过程。必要时纳税评估人员可进行实地调查核实。

第二十条 约谈核实的方法可视评估分析中发现问题或疑点的大小和复杂程度而定。需纳税人口头解释说明的,一般约请企业法人代表、财务负责人、办税人员以及其他可以提供相关情况的其他人员到场;需要纳税人书面解释说明的,纳税人除口头解释说明外,还应提供相关的举证资料。

第二十一条 税务约谈应事先发出《税务约谈通知书》,将约谈的时间、地点、内容等事项通知纳税人,需要纳税人准备相关证明材料的,应在通知书上注明。

第二十二条 税务约谈过程中,评估人员应认真听取纳税人的陈述说明,认真审阅纳税人提供的举证资料,做好约谈记录并双方签字;采用举证资料书面说明的,纳税人应在书面材料上签字盖章。

第二十三条 纳税人因特殊情况不能按时接受税务约谈的,可以向纳税评估部门说明情况,经同意后延期进行。

第二十四条 纳税人可以委托具有执业资格的税务代理人进行税务约谈。税务代理人代表纳税人进行税务约谈时,应向纳税评估部门提交纳税人签章的委托代理证明。

第二十五条 对税务约谈中发现的必须到纳税人生产经营场所了解情况的,评估人员必须经评估部门批准方可进行实地调查核实。

第二十六条 纳税评估人员下户进行实地调查,应重点围绕着所发现问题的疑点展开工作,收集证据,核实情况,认真做好调查记录。

第二十七条 约请纳税人到地税机关核实说明情况时,评估人员必须两人以上在场;对纳税人进行实地调查核实情况时,评估人员必须两人以上,并严格执行法定程序和工作纪律。

第二十八条 对纳税人承认存在申报纳税或申报解缴税款差异事实的,纳税评估人员应要求其进行自查,自行补正申报、补缴税款和调整帐目;并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报经批准后,督促纳税人逐项落实。

第二十九条 对无正当理由拒绝税务约谈,拒绝提供相关证明资料,拒绝调查核实的,或对疑点问题解释不清、提供不出证明资料的,纳税评估人员应如实在评估结论中反映并提出意见,经主管地税机关批准后,按程序移交税务稽查部门处理。

第三十条 约谈核实工作结束后,纳税评估人员应根据调查核实结果制作《纳税评估调查核实报告》,连同《纳税评估约谈核实记录》、实地调查取证的资料、以及纳税人提供的证明资料一并移交纳税评估部门。

第五章 评定处理

第三十一条 评定处理是指纳税评估人员就评估分析发现的问题和约谈核实确认的问题进行对接和审核,并根据有关税收政策法规做出评估结论和进行相应处理的过程。

第三十二条 纳税评估人员在评定处理时,对评估分析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疑点,应对照核实报告和相关资料逐一进行认定,逐户制作纳税评估结论书。

纳税评估结论书主要内容应当包括:纳税评估对象、纳税评估税款所属期间、纳税评估内容、评估分析发现的疑点、纳税评估重点核实的问题、纳税评估资料(信息)来源、纳税评估步骤和具体方法、评估结果的认定和处理意见等内容。

第三十三条 纳税评估结论一般分为以下三类:

(一)纳税正常符合性结论。经评估分析有问题或疑点,但纳税人能提供相应证据说明和消除问题或疑点的;

(二)纳税差异纠正性结论。纳税人承认存在申报纳税或申报解缴税款差异事实,并能通过自查重新申报,补缴税款、滞纳金等方式消除存在差异的;

(三)纳税异常待查性结论。纳税人无正当理由和证据说明和消除疑点或异常,又不愿自查纠正的;纳税人拒绝约谈核实的;经评估分析和调查核实,发现纳税人存在偷逃骗税行为,且情节严重、数额较大的。

第三十四条 纳税评估人员在评定处理时,按下列程序进行:

(一)定性为正常符合性结论的,确定为正常纳税户归档;

(二)定性为差异纠正性结论的,将纳税评估结论通知主管地税机关,监督纳税人限期改正;待纳税人自行纠正后,将有关补正资料与评估结论一并归档;

(三)定性为异常待查性结论的,制作《纳税评估选案建议书》,移送稽查部门查处。稽查部门要定期将案件查处情况反馈纳税评估部门,查处终结后,将稽查处理决定书复印件与评估结论一并归档。

第三十五条 纳税评估部门应按月将已终结的评估资料分户整理、装订成册、编号归档。纳税评估归档资料包括:

(一)纳税评估工作底稿;

(二)纳税评估约谈核实记录;

(三)纳税评估调查核实报告;

(四)纳税申报自查报告;

(五)纳税评估结论书;

(六)纳税评估选案建议书

(七)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提供的相关证据资料;

(八)其他相关材料。

第六章 纳税评估管理

第三十六条 纳税评估是税收征管的基础性工作,各级地税机关应加强对纳税评估工作的组织领导。市、县(市、区)地税局征管部门应配备政策性强、业务熟练的专职人员从事纳税评估工作。

第三十七条 各级征管部门负责制定纳税评估工作规程和相关制度,并对纳税评估工作进行指导、协调、考核、培训。市局征管部门具体负责汇集整理评估分析数据,根据行业税负确定预警指标,制定纳税评估实施方案,统一进行评估对象的选定;县(市、区)局征管部门具体负责纳税评估的组织实施、评估分析和评定处理工作;主管地税机关税收管理员负责约谈核实和评估结果的监督落实。

第三十八条 纳税评估作为一项综合业务工作,各级各部门应加强协调配合。各级计统部门负责税收经济宏观分析、重点税源分析和宏观税负分析,定期为纳税评估的行业税负预警指标提供参数;各级税种管理部门负责研究制定分税种评估指标体系和分析方法,建立纳税评估数学模型,为评估分析提供政策依据;征收、稽查、信息中心等部门应按各自职责分工,分别做好数据采集、案件交接查处和技术支持等项工作。

第三十九条 各市局每年应根据税源管理工作的需要,确定当年纳税评估的行业和数量,对重点税源户要保证每年全面评估一次。

第四十条 各级地税机关要按照纳税信息“一户式”管理的要求,建立统一的评估信息采集、使用管理制度和内、外部信息交换机制;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手段,广泛收集、汇总纳税人各类涉税信息,加强对各类涉税信息的管理和应用。

纳税评估应用信息资料应包括纳税人的基础信息、纳税人报送的各类信息、税务机关各类管理信息、税务检查信息、外部相关部门的信息、国际税务情报交换信息以及其他信息。

第四十一条 各级地税机关的专业管理部门,要不断充实完善纳税评估指标体系,丰富数学分析模型,逐步建立纳税评估预警指标定期测算、更新、维护、发布的管理机制,提高评估分析指标的科学性、准确性、全面性。

第四十二条 各级纳税评估部门应按照征管资料档案管理的要求,建立纳税评估档案,并将其统一纳入“一户式”信息管理系统,实行信息共享。

第四十三条 纳税评估分析底稿为各级地税机关内部资料,所作结论仅作为内部工作建议使用,不发纳税人。纳税评估结果可作为地税机关进行纳税信用等级评定的重要依据。

第四十四条 纳税评估部门应定期对开展纳税评估的情况进行汇总分析,对本地区纳税质量情况和征管质量情况做出整体评估,形成纳税评估综合报告。对纳税人存在的共性问题应适时公告,提示其他纳税人对照检查和纠正;对税收征管中存在的问题,应提出改进措施和意见。

第四十五条 纳税评估综合报告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一)所有纳税评估对象当期纳税申报总体情况;

(二)纳税评估过程中发现的普遍性问题;

(三)纳税评估过程中发现的典型个案;

(四)重点税源户当期纳税申报异常情况分析;

(五)提出改进措施和管理建议;

(六)其他与纳税评估相关的重大事项。

第四十六条 各级地税机关要建立和健全纳税评估岗责体系和内控机制,实行评估复查制度、岗位轮换制度、内部分工制约和责任追究制度;制定纳税评估考核办法,定期对纳税评估情况进行抽查和考核通报。

第四十七条 各级地税机关应加强对评估人员的培训,将纳税评估绩效与业务能级管理相结合,不断提高评估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评估能力。

第四十八条 评估人员徇私舞弊或者滥用职权,不如实记录约谈核实情况,瞒报评估真实结果,应移送的案件不移送,致使纳税评估结果失真、给国家税收或纳税人造成损失的,依法追究责任。

第四十九条 各级地税部门要加强与国税部门的协作,提高信息的共享度,有条件的地方可开展联合评估,以增强纳税评估工作实效。

第七章 附则

第五十条 本办法所依据的行业税负动态监控预警指标和纳税评估审核分析指标体系及具体分析方法,由省局相关处室根据国家税务总局确定的规范要求专门制定。

第五十一条 各市地税机关应根据本办法,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具体实施办法和工作规程。

第五十二条 本办法所用文书由省局统一制定。

第五十三条 本办法由山东省地方税务局负责解释。

第五十四条 本办法自二00五年一月一日起试行。

济南市地税局

免责声明: 找法网法规库法规文件均转载自:政府网、政报、媒体等公开出版物,对本文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请核对正式出版物、原件和来源。全国客服热线:400-666-2035。

扫一扫关注,了解更多法律知识

遇事找法,从找法网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