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规库

共收录 303235 条法规今日更新 50 条法规

您的当前位置: 找法网 > 法规库 > 正文

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残疾人康复工作的通知

发布部门:

发文字号:成办发(2002)144号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公布日期:2002-11-19

施行日期:2002-11-19

时效性:现行有效

字号

各区(市)县政府,市政府各部门:

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残疾人康复工作,自1988年把残疾人康复工作纳入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以来,逐步形成了以政府为主导、有关部门各负其责、社会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我市49万残疾人中,大多数有康复需求。通过实施白内障复明、聋儿语言训练、普及型假肢装配等一批重点康复工程,使8万残疾人得到不同程度的康复。康复机构从无到有,专业队伍由小到大,社区康复工作稳步推进,残疾人康复意识逐步增强,奠定了残疾人康复工作的基础。但是,我市残疾人康复工作仍处于起步发展阶段,滞后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平衡,工作体系不完善,康复机构服务水平有待提高,专业技术人才匮乏,康复经费普遍短缺,多数残疾人特别是贫困残疾人还得不到切实的康复服务。根据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残疾人康复工作的通知》(川办函[2002]202号)精神,现就进一步加强残疾人康复工作通知如下:

一、残疾人康复工作的总体目标

到2005年,在城市和中等以上发达地区的农村,有需求的残疾人70%得到康复服务;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达到50%。到2010年,在城市和中等以上发达地区的农村,有需求的残疾人特别是残疾儿童,普遍得到康复服务;欠发达地区的农村达到70%以上。到2015年,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

二、残疾人康复工作的基本原则

(一)以残疾人的基本需求为重点。从残疾人基本康复需求特别是残疾儿童的早期干预出发,兼顾多样性康复需求,紧紧围绕覆盖面广、时效性强、残疾人迫切需求的康复项目开展工作。

(二)坚持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相结合的社会化工作方式。以政府为主导,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密切配合,齐抓共管;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做好康复工作的有效方式,共同推进残疾人康复工作。

(三)实施重点工程与提供普遍服务相结合。选择残疾人迫切需要又有可能做到的康复项目,实施一批重点工程。推行社区与家庭康复;推广实用、易行的康复方法,普及康复服务,使残疾人普遍得到康复服务。

(四)因地制宜,开拓创新。适应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注意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开展工作。拓展康复内容,增加服务项目,注重高新技术在康复领域的应用,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

三、加强残疾人康复工作的主要措施

(一)完善康复工作体系,提高康复服务水平。残疾人康复工作办公室是各级政府组织实施残疾人康复工作的综合协调机构,负责康复工作的组织管理、规划制定、经费筹措以及协调实施。以社区为基础、家庭为依托,充分发挥医疗卫生机构、社会服务机构、学校、幼儿园、福利企事业单位、工疗站、残疾人活动场所等现有机构、设施、人员的作用,整合康复服务资源,实现资源共享;要充分发挥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残疾人康复中心及康复协(学)会作用,建立健全专家技术指导组,确定相应机构为当地康复技术资源中心(站、点),开展技术指导、人员培训、宣传咨询、制定标准、检查评估和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根据残疾人不同的康复需求,提供康复医疗、训练指导、心理疏导、知识普及、残疾人亲友培训、简易训练器具制作、用品用具服务、咨询服务、转价服务等多种康复服务;充分利用现代信息传播手段,为残疾人提供方便、快捷、实用的康复信息服务。

(二)积极推进社区康复工作,把康复服务引入家庭。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在规划和部署社区建设工作时,要将残疾人康复工作列入总体规划,纳入社区建设内容。社区要组织调查摸底、建档立卡,掌握残疾人康复需求;开辟适合的场所,配置适宜的设备、器具,开展康复训练与服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为残疾人提供康复服务,开展社区康复骨干培训,指导家庭进行康复训练,并做好与专业康复机构的转诊工作,社区的教育机构要配合卫生部门开展残疾儿童的康复咨询工作,逐步将康复服务引入家庭。

(三)对贫困残疾人康复提供特殊帮助。各级政府要对贫困残疾人康复治疗和医疗救助制定相关政策,采取分级负担、减免费用等措施,解决贫困残疾人康复治疗问题。要积极筹措专项资金用于贫困残疾人特别是残疾儿童的康复;充分考虑残疾人康复的特殊性,对有特殊困难的残疾人通过建立医疗救助制度给予照顾;要做好贫困残疾人康复后的职业和劳动技能培训,帮助其摆脱贫困。

针对全市贫困残疾人状况,积极实施白内障复明、“听力助残”为贫困聋儿配戴助听器、装配普及型假肢等重点康复扶贫工程。各级政府和市级有关部门,要给予政策和经费上的扶持。

(四)加大经费投入,开发社会资源,确保残疾人康复任务的完成。各级政府要将残疾人康复经费列入财政预算,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及残疾人康复工作的需要。要按照国家残疾人事业发展计划规定的残疾人康复任务、省上的补助标准,结合当地财力状况合理安排残疾人康复经费。同时,要制定有关政策和扶持措施,鼓励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参与残疾人康复工作;要多渠道筹措资金,用于贫困残疾人康复救助、残疾人康复基础设施建设。要从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中安排一定数量的资金用于残疾人康复后的职业和生产劳动技能的培训,为康复后的残疾人就学、就业,全面参与社会生活创造条件。要积极开展社会救助,开通专项捐助渠道,要争取国际合作,推动重点康复项目的实施。鼓励志愿者积极参与残疾人康复工作,对残疾人的治疗、康复和全面参与社会生活给予援助。

(五)加强专业队伍建设,提高人员素质。我市在卫生、民政、残联等系统已初步形成了一支康复人员专业队伍,各级有关部门要有计划地采取多种方式对现有各类康复专业人员进行在职培训,不断提高其康复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将残疾人康复业务纳入全科医生培训内容,增强基层残疾人康复服务力量。进一步完善康复医学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健全康复专业技术人员任职资格评价体系和管理制度,特别对残联系统从事康复专业技术人员,应纳入相应的技术职称评定;稳定和发展残疾人康复专业人员队伍,提高专业康复工作者水平。

(六)开展宣传教育,做好残疾预防。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重视残疾人康复宣传工作,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开展与残疾人康复工作有关的公益宣传服务,普及康复知识,提高残疾预防意识。各级各类康复机构、医院和与残疾人康复工作有关的协(学)会要主动开展宣传和咨询服务,对残疾人及其家属、社会工作者进行培训,传授康复方法,提高残疾人自我康复意识。

积极开展残疾预防工作。建立健全出生缺陷干预体系,避免常见、重大出生缺陷和先天残疾的发生;预防缺碘、氰中毒等环境因素致残;降低药物致残发生率;减少疾病致残;加强安全生产、劳动保护和交通安全工作,减少事故致残的发生。积极开展早期干预和早期康复训练,减轻和控制残疾程度的加重。

四、加强领导,密切配合,共同做好残疾人康复工作

康复是残疾人就学、就业、全面参与社会生活的前提,是残疾人日益增长的迫切需求。残疾人康复工作是政府工作的组成部分。各级政府作好残疾人康复工作,有利于减轻社会负担、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提高人权保障水平、促进社会的文明进步,是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具体体现。各区(市)县、各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三个代表”的要求,充分认识残疾人康复工作的重要性,切实履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规定的职责,把残疾人康复工作作为执政为民的一项重要工作,落实责任,共同做好。各级政府要切实将残疾人康复工作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两个文明建设规划,列入议事日程,加强组织领导,统筹安排,将残疾人康复工作纳入政府工作目标管理。卫生、民政、财政、教育、公安、残联等部门要积极发挥职能作用,各司其职,在制定政策、措施和规划时,充分考虑残疾人的康复需求;各区(市)县要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制定康复工作计划,协调解决残疾人康复工作中的重大问题,督促检查各项残疾人康复工作。

二○○二年十一月十九日

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免责声明: 找法网法规库法规文件均转载自:政府网、政报、媒体等公开出版物,对本文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请核对正式出版物、原件和来源。全国客服热线:400-666-2035。

扫一扫关注,了解更多法律知识

遇事找法,从找法网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