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规库

共收录 303235 条法规今日更新 50 条法规

您的当前位置: 找法网 > 法规库 > 正文

黑龙江省关于城镇居民委员会生产、生产服务业管理办法

发布部门:黑龙江省人民政府

发文字号:

效力级别:地方规章

公布日期:1988-05-16

施行日期:1988-05-16

时效性:现行有效

字号

第一条 为加强城镇居民委员会生产、生活服务业管理,促进城镇基层社会公益事业发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城镇居民委员会(厂矿区家属委员会)兴办的生产、生活服务业。

第三条 居民委员会生产、生活服务业,由居民委员会负责领导。

民政部门应对居民委员会生产、生活服务业加强指导,并负责本办法实施。

第四条 居民委员会兴办生产、生活服务业,应持街道办事处审批证件,向当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申请登记,领取营业执照,并到税务机关办理纳税手续后,方可营业。

第五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和街道办事处应扶持居民委员会生产、生活服务业的发展。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平调、挪用、侵占和私分居民委员会生产、生活服务业单位的资财,不得无偿调用其劳动力。

第六条 居民委员会对侵犯其所兴办的生产、生活服务业单位合法权益的行为,有权要求赔偿损失或依法向司法机关提出诉讼。

第七条 居民委员会生产、生活服务业可采用群众集资,社会扶持和银行贷款方式兴办,按集体经济组织管理。

第八条 居民委员会经营的生产、生活服务业纳税有困难的,经税务机关批准,可以减征或免征营业税和所得税。

第九条 银行对居民委员会兴办生产、生活服务业合理的资金需要,应根据其单位性质,按照有关规定给予贷款支持。

第十条 居民委员会兴办生产、生活服务业安置残疾人就业达到国家规定标准的,与社会福利生产和福利事业同等对待。

第十一条 居民委员会生产、生活服务业实行民主管理,由职工大会选举或聘任厂长,决定生产经营中的重大问题。

第十二条 居民委员会生产、生活服务业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劳动力以安排本城镇生活贫困的待业人员和残疾人员为主,也可聘请有专长的离退休人员。

第十三条 居民委员会生产、生活服务业应加强劳动工资管理,贯彻“按劳分配,多劳多得”原则,根据单位特点,确定具体分配形式。

第十四条 居民委员会生产、生活服务业单位年终税后利润分配,应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主要用于发展生产和扩大经营,补充流动资金。公积金不得少于百分之五十五,具体分配比例由单位职工大会确定。

第十五条 居民委员会生产、生活服务业应向居民委员会缴纳管理费,具体标准是:

1、从事工业、商业、交通运输业的,最高不超过产值或销售额的1%;

2、从事饮食服务、修理、修配、加工代制业的,最高不超过收入总额的0.5%;

3、从事劳务、装卸搬运业的,最高不超过总收入的0.7%;

4、从事建筑、安装维修业的,最高不超过施工管理费的2%。

亏损单位和利润在2%以下的单位,免交管理费。

其它单位不得再重复收缴管理费。

第十六条 居民委员会收缴的管理费,主要用于发展本居民区的公益事业和按规定补充居民委员会所需经费的不足。

第十七条 居民委员会生产、生活服务业应加强财务和物资管理,建立健全采购、验收、保管、清退等各项管理制度。

第十八条 居民委员会生产、生活服务业应按当地统一部署的教育内容,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政治思想、职业道德教育。

第十九条 居民委员会生产、生活服务业应依法经营。商品价格、收费标准按国家和省有关规定执行;食品加工业和饮食业应符合食品卫生标准。

第二十条 本办法由省民政厅负责解释。

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

免责声明: 找法网法规库法规文件均转载自:政府网、政报、媒体等公开出版物,对本文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请核对正式出版物、原件和来源。全国客服热线:400-666-2035。

扫一扫关注,了解更多法律知识

遇事找法,从找法网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