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规库

共收录 303236 条法规今日更新 50 条法规

您的当前位置: 找法网 > 法规库 > 正文

湖南省教育厅关于切实加强和改进教育新闻宣传工作的意见

发布部门:湖南省教育厅

发文字号:湘教发(2006)106号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公布日期:2006-11-15

施行日期:2006-11-15

时效性:已失效

字号

各市州教育局,各高等院校,机关直属各单位:

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与改进教育新闻宣传工作的意见》(教办[2006]11号),进一步唱响主旋律,确保正确舆论始终处于主导地位,为我省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正确的舆论引导和良好的舆论环境,现就切实加强和改进教育新闻宣传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提高思想认识,进一步增强做好新闻宣传工作的责任感

1、教育新闻宣传是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护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推进教育改革、发展和稳定的重要保障,是推介先进典型、形成和积累教育资源的重要途径,是化解矛盾、达成共识、凝聚力量、推动教育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在当前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教育事业面临着难得的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特别是我省教育改革发展的任务重,财政又相对薄弱,教育工作中难点、热点问题比较多,做好教育新闻宣传工作,营造有利于改革发展的良好氛围,对于推进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学校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教育新闻宣传工作的重大意义和重要作用,切实把教育宣传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重点宣传好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教育事业发展的重大决策,教育改革与发展取得的成绩,以及教育系统中先进人物和社会尊师重教的典型事迹等;重点引导好社会关注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使广大人民群众和全社会更加理解教育、关心教育、支持教育,促进我省教育事业和谐发展。

二、明确任务要求,不断增强教育新闻宣传的声势和影响力

2、教育新闻宣传工作的总要求是: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全面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和“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要求,扩大教育新闻宣传的覆盖面,丰富教育新闻宣传内容,改进教育新闻宣传手段,创新教育新闻宣传形式,不断提高教育新闻宣传工作水平,努力为我省教育改革和发展、构建和谐湖南提供有力的舆论支持,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3、当前教育新闻宣传工作的主要任务是:紧紧围绕全省教育改革与发展大局,紧密结合工作实际,突出宣传重点,努力提高教育新闻宣传的整体效应。要深入宣传党和国家关于教育工作的法律、法规、方针和政策,大力宣传省委、省政府有关教育工作的重要部署,广泛宣传全省教育战线取得的突出成绩和优秀人物的典型事迹,充分反映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呼声,针对社会关注的教育热点、难点问题,积极主动地进行答疑解惑,引导社会各界形成有利于促进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良好舆论环境,保证教育改革和发展顺利进行。当前特别要突出抓好先进人物和先进经验的宣传,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推出一批优秀师生典型和先进经验典型;积极做好政策解读工作,及时准确地对教育改革与发展中一系列重大决策、重要会议、主要活动进行政策解读;积极认真做好舆情分析引导工作,全面了解和掌握社会舆论对教育改革与发展各项工作的反映,及时发现倾向性、苗头性问题,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认真组织策划专题宣传,采取多种形式聘请专家学者,围绕教育重点工作或社会关注的教育热点、难点问题,撰写重点理论文章或时事评论并在重要媒体发表。运用多种形式做好教育新闻宣传工作,通过召开新闻通气会、记者见面会,组织新闻采访团,提供新闻通稿、新闻背景材料,接受记者采访,提供采访线索,回答网民提问等有效形式,全方位、多角度地做好教育新闻宣传工作。

4、教育新闻宣传工作要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原则,通过加强正面宣传,扶正祛邪,唱响主旋律,弘扬社会主义、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坚持一致性原则,必须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严格遵循省委、省政府和教育部的部署,密切配合全省教育工作大局,重大事项宣传口径要始终保持“一个声音”。坚持实践性原则,面向基层,联系实际,深入群众,认真进行调查研究,使新闻宣传工作有助于解决实际问题,特别是有助于突出重点、疏导热点、突破难点。

三、加强阵地建设,充分发挥教育媒体的主导作用

5、教育宣传阵地是开展教育新闻宣传的依托和基础。要做大做强湖南教育报刊社、湖南教育电视台、湖南教育网(www.hnedu.cn)等主要教育媒体,在投入上给予保障,政策上予以扶持,努力扩大教育媒体的发行量和覆盖率,增强教育媒体引导舆论、交流信息、弘扬新风、培育新人、维护稳定的实力。要在杜绝强行摊派、坚持自愿订阅的前提下,采取多种形式做好《科教新报?教育周刊》、《湖南教育》等优秀教育报刊的宣传推荐工作,支持我省教育报刊发展壮大。高度重视并积极做好中国教育电视台、湖南教育电视台在本地的传输覆盖工作,确保教育电视台的信号传输到县,基本覆盖到乡和绝大多数学校,并进一步健全教育电视收视监测网,教育电视节目信号监测点要坚持每天收看、汇总并向湖南教育电视台上报信息。要按照湘教发[2004]1号和湘教办通[2004]111号文件要求,继续建设好教育网站,通过链接或采用统一平台的方式,实现与湖南教育网的信息交流与共享,并安排专人负责信息上网和上报工作,进一步扩大湖南教育网的访问量和知名度。

6、发挥教育专业媒体在教育宣传工作中的主导作用。湖南教育报刊社、湖南教育电视台、湖南教育网要在教育宣传工作中发挥主导作用,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努力提高宣传报道的水平,增强舆论引导的能力,以优质报道打造舆论品牌,真正做到“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进一步提高教育媒体在社会上的感召力和影响力。各地要充分利用湖南教育报刊、湖南教育电视台、湖南教育网等教育媒体进行宣传,今后需要面向社会公开、让群众了解的教育工作动态、招生考试信息、人才培养信息等,原则上先到湖南教育报刊、湖南教育电视台、湖南教育网等媒体上发布,有关教育系统的重要活动、重大事件、重大改革和先进经验、先进典型等,先要充分利用上述教育专业媒体进行宣传报道。

四、建立工作机制,推动教育新闻宣传工作持续有效开展

7、建立教育新闻宣传工作统筹协调机制。厅办公室(新闻中心)要进一步明确统筹协调的职责,主动加强和党报党刊、中央驻湘新闻单位等社会媒体的联络与沟通,形成媒体合力,发挥整体优势,扩大教育新闻宣传的社会影响。各地和高校要加强与当地党政相关部门和新闻单位的联系,积极争取党报党刊、广播电视、新闻网站等媒体的支持,根据教育工作新的形势和任务,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组织联合采访活动,搞好媒体之间的分工合作,发挥特色,努力扩大教育新闻宣传的整体效应。

8、建立积极的教育舆论导向机制。通过组织采访团、报告会,组织多种多样的主题宣传活动,开展教育好新闻评选活动和为媒体提供周到细致的服务,引导媒体按照新闻的党性原则,从人民群众的实际需要出发,多报道教育改革发展进程中有实在内容、有新闻价值的人和事,加强教育热点引导和舆论监督。

9、建立教育突发事件新闻报道快速反应机制。要逐步建立健全教育新闻发言人制度,建立突发事件舆情分析和通报制度,健全突发事件新闻报道快速反应机制,特别是对一些回避不了的突发事件,要提前研究对外宣传口径,积极主动发布,成为舆论主导,避免人为炒作和错误报道。

五、加强领导,进一步提高教育新闻宣传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10、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高等学校要高度重视宣传工作,加大新闻宣传投入,建立健全新闻宣传工作机构,为教育新闻宣传工作提供必要的活动经费和工作条件,努力形成领导主管、新闻部门负责、职能处(科)室配合、社会各界支持的教育新闻宣传工作机制。主要领导要把教育宣传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把舆论的主动权抓在自己手上,不仅要做教育工作的指挥者,同时要做教育宣传的策划者,教育舆论的引导者,教育环境的维护者。

11、加强教育宣传工作队伍建设和教育新闻宣传业务培训。各地和各高校要选拔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同志充实到新闻专干、通讯员队伍中来,切实加强通联站和通讯员队伍建设。要关心、支持新闻宣传人员的工作与生活,创造良好的工作生活条件,让各级教育通联站以及新闻专干、通讯员能更多地从宣传的角度来熟悉宏观政策、把握工作全局,更好地投入新闻宣传工作。各教育媒体要组织各种形式的理论学习和业务培训,努力提高采编人员的政策水平、理论素养和业务能力,不断推出群众满意的报道,不断提高教育新闻宣传的质量和水平。特别是要加强对通联站和通讯员业务工作的管理和指导,定期开展业务研讨、业务培训和工作交流,共同做好全省教育宣传工作。

12、加强对教育新闻宣传工作的组织与部署,不断提高教育新闻宣传工作的水平。要把教育宣传纳入整个教育工作目标管理内容,在研究布置业务工作时,都要把教育新闻宣传工作作为业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列入日常工作安排,切实抓紧抓好;在研究重大改革措施、发展规划、重大项目实施及重要会议时,应同时研究确定新闻宣传的内容、要求和实施方案,并在新闻宣传部门的支持协助下认真组织落实;在处理教育热点问题时,应配套制定教育宣传的有关方案,努力赢得广大群众对教育更多的理解与支持,为教育改革和发展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湖南省教育厅 ??二00六年十一月十五日

湖南省教育厅

免责声明: 找法网法规库法规文件均转载自:政府网、政报、媒体等公开出版物,对本文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请核对正式出版物、原件和来源。全国客服热线:400-666-2035。

扫一扫关注,了解更多法律知识

遇事找法,从找法网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