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规库

共收录 303236 条法规今日更新 50 条法规

您的当前位置: 找法网 > 法规库 > 正文

湖北省武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武汉市人民政府公文处理工作规范的通知

发布部门:

发文字号:武政办〔2007〕112号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公布日期:2007-07-26

施行日期:2007-07-26

时效性:已失效

字号

各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

《武汉市人民政府公文处理工作规范》已报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二00七年七月二十六日

武汉市人民政府公文处理工作规范

为进一步理顺行文关系,规范公文格式,严格办文程序,提高公文质量和政府工作效能,根据国家、省、市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有关规定和《武汉市人民政府工作规则》,制定本规范。?

一、以市人民政府或者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名义发文,必须是事关全局的重大问题和依照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必须由市人民政府或者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行文的事项。?

以市人民政府名义制发的公文,上行文经分管副秘书长或者秘书长签批给分管副市长审核后,一般由市长签发;下行文经分管副秘书长或者秘书长签批给分管副市长审核后,由市长签发;平行文经分管副秘书长或者秘书长审核后,由分管副市长签发,其中涉及重大问题或者重要事项的,分管副市长应当签署意见后报市长或者常务副市长签发。?

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名义制发的公文,经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分管领导同志或者分管副秘书长审核后,一般由秘书长签发;文中注明“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的,一般由分管副市长签发,其中涉及面广且超出本人分管工作范围的,分管副市长应当签署意见后报市长或者常务副市长签发;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名义制发的平行文及处理机关内部事务的公文,按职责分工由秘书长、副秘书长或者办公厅分管领导同志签发。?

市人民政府领导同志审核或者签发公文的意见须明确、具体,应当签署“拟同意”、“同意”或者其他具体意见,并署上姓名和日期。?

二、以市人民政府或者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名义发出的公文稿,在送市人民政府领导同志审签之前,应当统一送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按程序办理,由市人民政府办公厅业务对口处室统一填附《武汉市人民政府(武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文件(电报)送审稿首页》并对文稿进行审修(其中属于规范性公文或者需要从法律方面审核的其他公文,还需转交市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审核),秘书二处进行复审。如被复审的公文稿不符合要求,属一般性问题的,市人民政府办公厅秘书二处可直接处理;需作较大改动的,应当口头或者书面附上具体修改意见,退给拟文部门或者单位按要求进行修改。各部门和单位代市人民政府或者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起草的公文稿,涉及其他部门或者单位职责范围的事项,应当在报送代拟公文稿之前会商取得一致,并在公文稿上加以注明。?

经市人民政府办公厅秘书二处复审的公文稿,应当一律先送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分管公文处理工作的领导同志审核把关,再按其签批意见送请市人民政府领导同志审签。?

三、坚持精简公文原则,严格控制以市人民政府及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名义制发公文的数量。对上级政府已发至县级人民政府或者已公开发表的文件,有关部门只提出一般性贯彻要求,或者只是照抄照转的,不再发文;凡是法律、法规、规章已有明确规定的不再发文;以往印发的文件已对有关问题作了明确规定,在贯彻执行中没有发现新的重大情况和问题的,不再重复发文。?

四、除国务院、省人民政府有明文要求且经市人民政府常务会议或者市长办公会审议通过的外,原则上不以市人民政府及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名义发文成立领导小组等非常设机构。对涉及面广、需有关部门或者单位配合的重大事项,经主要责任部门报请市人民政府同意后,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名义批复建立由其主要负责人为召集人的委(办局)际联席会议制度。?

五、市人民政府领导同志在全市性会议上的讲话,凡在会上印发的,原则上不再以文件、《武政办通报》形式印发,由市各有关部门传达;确需重新印发的具有全局性、指导时间较长的重要讲话,可以《武政办通报》形式予以印发。?

六、召开研究一般事项、通报工作情况或者务虚性的会议,不发会议纪要,由各与会部门和单位按会议精神分头落实。确需制发会议纪要的,必须是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要按此执行的重要事项和对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不具有普遍约束力的事项,其中,政策性较强以及需要履行法定审批程序的事项,在会议纪要中只能作出原则规定,实际操作过程中还应当按照有关规定严格履行审批程序。同时,要严格控制会议纪要发送范围。?

七、各部门和单位向市人民政府请示问题、报告情况、商洽公务的公文,统一由市人民政府办公厅秘书二处负责签收、登记、分办。需要办理的请示件由市人民政府办公厅秘书二处统一填附《武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公文处理笺》后,按程序送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分管公文处理工作的领导同志审核并按其审核意见分送业务对口处室办理。其中,平件当天送审,急件随到随送。未经市人民政府办公厅秘书二处登记和业务对口处室提出拟办意见的请示件,不得送请市人民政府领导同志阅批。?

除市人民政府领导同志直接交办的事项和必须直接报送市人民政府领导同志的绝密、紧急事项外,各部门和单位向市人民政府报送的公文,主送机关一律写“市人民政府”,原则上不直接报送市人民政府领导同志个人,更不得同时送几位领导同志,以切实控制公文处理中的“审批倒流”和“体外循环”现象。若遇特殊情况,直接送市人民政府领导同志审批的公文,仍应交市人民政府办公厅秘书二处补办有关登记手续。?

市人民政府领导同志审批公文时,对有具体请示事项的,主批人、其他审批人应当明确签署意见、姓名和日期,不得圈阅;没有请示事项的,圈阅并签署日期表示已阅知。?

八、各部门和单位向市人民政府报送公文应当采用规范的公文格式,须由其主要负责人签发(主要负责人外出时,由主持日常工作的副职负责人签发),并在公文首页注明签发人姓名,不得以本部门和单位负责人名义或者内部签报、白头信函、要事简报等形式代替正式公文报送。 对不符合行文规则的越级请示和无文头、无发文字号、无签发人姓名、多头主送的请示,市人民政府办公厅秘书二处将退回报文单位按要求重新办理。

九、各部门和单位向市人民政府报送公文应当及时,其中一般公文应当于印发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送达;紧急公文应当于印发当日送达,因情况特殊不能当日送达的,可先通过传真送达并于次日将正式文件补送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因报文单位报送不及时造成误时误事的,由报文单位负责;造成较大损失或者不良影响的,将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十、各部门和单位应当认真履行职责,对属于本部门和单位职责范围内的事务,应当由部门或者单位自行发文或者联合发文,不得要求市人民政府批转。对属于政府主管部门职权范围内的具体问题,应当按业务归口的原则,直接送请主管部门处理,不得向市人民政府报送。部门之间需要协商解决的问题,应当直接行文商洽,不得报请市人民政府转办。?

各部门和单位需要请示市人民政府研究、决策的重大事项,应当抓紧做好前期工作,内容涉及其他部门的,应当事先征求相关部门意见;如有分歧意见,主办部门或者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应当出面协调,仍不能取得一致意见的,主办部门或者单位应当列出各方理由及其依据,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同时,应当给市人民政府留出研究、决策的时间:一般事项不得少于2周,紧急事项也不得少于5个工作日;需要在5个工作日内批复的,除突发事件及法律、法规另有规定或者领导同志另有交待的事项外,必须在文中说明紧急原因及在本部门或者单位的办理过程。?

十一、各部门和单位对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办的公文应当认真负责地办理,不得推诿、延误。凡明确提出办理时限要求的,各部门和单位应当在规定时限内办毕回复;凡没有规定具体办理时限的,应当自收到转办公文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办毕回复,回复时须附上市人民政府领导同志批示或者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公文转办通知单复印件;确因情况复杂不能在规定时限内办毕回复的,应当在办理时限内书面说明原因及办理进展情况。对此,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将实行严格的公文督办制度,对各部门和单位接到公文处理书面督办通知后,愈期仍不回复的,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将按照公文处理有关规定予以通报。?

十二、各部门和单位要提高办事效率,确保公文质量。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各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及有关单位的主要领导干部,必须把贯彻执行国家和省、市有关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规定提高到依法办事的高度,带头遵守,严格执行。要加强对公文处理工作的领导,把提高公文质量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亲自主持起草重要文件。要明确指定本机关文秘部门或者人员专门负责公文处理工作,加强对公文文稿的审核把关,不得出现文件内容互相“打架”的现象,以维护文件的严肃性和权威性。要加快政务信息化建设步伐,推进办公业务系统应用工作,不断提高公文处理工作效率。

湖北省武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免责声明: 找法网法规库法规文件均转载自:政府网、政报、媒体等公开出版物,对本文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请核对正式出版物、原件和来源。全国客服热线:400-666-2035。

扫一扫关注,了解更多法律知识

遇事找法,从找法网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