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规库

共收录 303235 条法规今日更新 50 条法规

您的当前位置: 找法网 > 法规库 > 正文

青岛市人民政府关于计划生育政策方面的几个具体问题的规定

发布部门:青岛市人民政府

发文字号:

效力级别:地方规章

公布日期:1984-09-21

施行日期:1989-07-12

时效性:已被修订

字号

为了认真贯彻执行中共中央〔1984〕7号文件和中共山东省委〔1984〕17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市计划生育工作的实际情况,对有关问题作如下具体规定:

一、省委〔1984〕17号文件中规定:农村“兄弟两人以上(含两人)只有一人有生育条件,又只生一个孩子,其他兄弟均已丧失生育条件的”,“可以有计划地安排生二胎”。根据我市情况,“其他兄弟”中年满四十周岁以上(含四十周岁)的未婚者,也视为“丧失生育条件”。

二、省委〔1984〕17号文件中规定:农村“长期从事远海捕捞的渔民,只生一个女孩的”,“可以有计划地安排生二胎”。根据我市情况,“长期”是指连续五年以上,每年出海时间半年以上者:“远海”是指到渤海或出省属海域从事捕捞业的。

三、关于抱养孩子的有关问题:

(一)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允许抱养一个孩子,但所抱养的孩子必须是学龄前儿童。

1、婚后五年未孕,经县以上医院确诊为不孕症者;

2、经诊断第一个孩子为遗传性残疾,不宜再生育者;

3、经批准抱养的第一个孩子确诊为病残儿童的。为控制城市人口规模,市区(不包括黄岛区)居民不准到外地和农村抱养孩子。

(二)凡需抱养孩子的必须本人申靖,由所在单位(村)和单位的上级部门(区、局、公司、乡、镇)审查,报市(县)计划生育委员会批准,发给“准予抱养孩子证明信”和生育卡,方可抱养孩子。

(三)抱养孩子申请户口的手续是:抱养者本人持户口簿和申报户口申请书及准予抱养孩子证明信和生育卡,到所在街道办事处(乡、镇)盖章登记后再到公安派出所申报户口。

(四)凡省政府〔1980〕46号文下达后未经批准而抱养的孩子,都要补办手续。对符合抱养条件的,准予登记落户口;对不符合抱养条件的,按〖1980〗46号文规定的超生二胎和多胎的办法处理。

(五)对婚后五年未孕,经批准抱养一个孩子后又怀孕的,如果本人自愿终止妊娠,并与单位签订不育合同,其抱养的孩子可享受包括儿童保健费在内的独生子女的一切待遇。

四、有关待遇问题:

⒈、男二十五周岁、女二十三周岁以上的初婚者,夫妇双方均可增加婚假七天(共十天)。

2、女性二十四周岁以上按计划生育一胎者,为晚育,领取“独生子女优待证”后,可享受产假一百一十二天。二十四周岁以上女职工第一胎为双胞胎的,产假可按省政府〔1980〕46号文件规定享受产假八十四天,但不享受独生子女待遇。

3、新婚夫妇一方超过三十周岁,而另一方已满法定婚龄的,即可安排生育计划。对不够晚婚年龄、没有安排生育计划而生育者只休产假五十六天,夫妇双方在女方二十四周岁前不能评为先进,待够晚育年龄后,方可享受独生子女待遇。

4、女职工病休在六个月以上生育一胎者,报名领取“独生子女优待证”后,产假可享受一百一十二天。但产假期满后仍休病假的,其病假时间应与生育前的病假合并计算。

5、已领取“独生子女优待证”的夫妇,如丧偶、离婚、以及一方考取研究生或被判刑者,儿童保健费可暂由抚养孩子的一方的所在单位全部发给,待再婚、研究生分配工作或刑满释放就业后,再按有关规定办理。

6、凡经医院产前诊断确认胎儿罹患严重缺陷者,应动员终止妊娠。对夫妇双方从优生考虑,未生育而自愿要求绝育和终止妊娠者,应给予积极支持和照顾。

7、除认真贯彻独生子女入托、入园、招工、招生、医疗、住院、住房分配等“七优先”外,许多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对独生子女实行免费入托、免费医疗等,这是有利于实行计划生育的,应予提倡。

青岛市人民政府

免责声明: 找法网法规库法规文件均转载自:政府网、政报、媒体等公开出版物,对本文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请核对正式出版物、原件和来源。全国客服热线:400-666-2035。

扫一扫关注,了解更多法律知识

遇事找法,从找法网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