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规库

共收录 303236 条法规今日更新 50 条法规

您的当前位置: 找法网 > 法规库 > 正文

全国学生龋病与牙周疾病综合防治方案(试行)

发布部门:卫生部(已撤销)

发文字号:

效力级别:部门规章

公布日期:1992-09-01

施行日期:1992-09-01

时效性:现行有效

字号

一、背景:

龋病、牙周疾病是影响儿童青少年健康和生长发育最常见的口腔疾病。

1982年全国中小学生龋齿和牙周病调查资料表明,7和9岁学生乳牙患龋率城市为79.6%,农村为85.5%,乳牙龋均城市为3.8,农村为2.2,7岁学生恒牙患龋率达21%,12岁城市学生患龋率为45.9%,龋均1.04,农村学生患龋率为31.6%,龋均0.65.17岁学生恒牙患龋率为41%,1991年全国学生健康监测数据(省会片)表明,7岁学生乳牙患龋率为80.76%,乳牙龋均为4.06.17岁学生恒牙患龋率为42.22%,龋均为1.26.

学生龋齿充填率城市为4.40%,农村为0.37%。

学生牙龈炎患病率随年龄逐渐升高,11-12岁时逐渐成为重要问题,15岁学生可达70-90%,有地区甚至达100%。牙结石检出率为50-90%。

在学生口腔卫生状况方面,城市小学生刷牙率为30-50%,农村不足10%;口腔卫生不良率城市学生为65-85%,农村学生为70-90%。

以上情况表明,我国学生的龋齿患病情况严重,而且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呈逐渐上升的趋势,学生牙周疾病患病尤为突出,特别是各地学生口腔卫生保健工作发展不平衡,经济不发达的农村学校防治工作比较薄弱,许多地区在学生口腔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口腔保健意识、普及有效刷牙方法等方面开展不够。因此,有计划地开展学生龋齿与牙周疾病的综合防治工作,加强学生口腔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使我国学生的口腔健康状况得到改善,提高学生口腔健康水平是十分必要的。

二、目标:

以省(直辖市、自治区)为单位,以学生恒牙龋均、学生牙龈炎患病率和学生龋齿充填率为指标。以1992年监测资料为基数(有近两年来能代表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学生有关监测数据的,可作为基线资料,否则,应进行基线资料调查)。

1、12岁学生恒牙龋均(DMFT)

以基线资料为基础,至2000年

1.1以上者,降至并控制在1.1以下;

0.5至1.1者,在原有基础上下降20%;

0.5以下者,保持原有水平。

2、15岁学生牙龈炎患病率

至1995年,在基线的基础上,城市下降30%,农村下降15%;

至2000年,在1995年的基础上,城市下降20%,农村下降10%。

3、中小学生龋齿充填率

在基线资料基础上

至1995年,城市提高30%(已达40%的地区,提高10%),农村提高15%;

至2000年,城市提高15%,农村提高10%。

三、策略与措施:

1、策略

从学生口腔健康教育入手,提高学生口腔健康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针对学生群体,采取有效干预措施,改善口腔预防保健服务。

2、措施

(1)健康教育

将学生口腔保健内容纳入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向学生传授龋病与牙周疾病的危害、预防等口腔保健知识,采取干预措施,培养学生良好口腔卫生习惯。

(2)提高学生的有效刷牙率

至2000年,农村达50%,城市达80%;

(3)推广使用保健牙刷

至2000年,农村达60%以上,城市达80%以上;

(4)在低氟与适氟地区推广使用含氟牙膏等氟防龋措施

至2000年,农村达60%以上,城市达80%以上;

(5)龋齿充填

各级口腔医院及综合医院口腔科要分片包干承担学生口腔保健任务,可以采取定期到学校查治口腔疾病(特别是进行龋齿弃填)等措施。

(6)除以上各项基本措施外,各地可根据具体条件,选择以下措施:

①小学逐步开展集体刷牙,力争使覆面(以小学校计,以低年级学生为重点)农村达40%,城市达80%。

②在条件的地区采用窝沟封闭方法,预防牙齿咬合面龋。

③在低氟与适氟地区开展其它氟防龋措施,如饮水氟化、氟化食盐、口服氟片等。

④采用机械去除牙菌斑的方法,如牙线等辅助用品。

⑤有条件的地区在医疗卫生机构和学校中配备和培养口腔初级卫生保健专业人员,分片承担学生口腔保健任务。

(7)监测

各地区应有基线资料并建立监测点,

监测指标为12岁学生恒牙龋均、15岁学生牙龈炎患病率、学生龋齿充填率。

有条件的地区可增设其它项目。

四、本方案的有关技术问题见技术规范,考核问题见考核细则。

卫生部、 国家教委、 全国爱卫会

免责声明: 找法网法规库法规文件均转载自:政府网、政报、媒体等公开出版物,对本文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请核对正式出版物、原件和来源。全国客服热线:400-666-2035。

扫一扫关注,了解更多法律知识

遇事找法,从找法网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