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规库

共收录 303236 条法规今日更新 50 条法规

您的当前位置: 找法网 > 法规库 > 正文

新余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市爱卫会关于新余市城区除“四害”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发布部门:

发文字号:余府办发[2004]33号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公布日期:2004-09-27

施行日期:2004-09-27

时效性:已失效

字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市直各单位:

市爱卫会《新余市城区除“四害”工作实施方案》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予转发,请认真贯彻落实。

二○○四年九月二十七日

新余市城区除“四害”工作实施方案
(市爱卫会 2004年9月21日)

为深入开展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活动,切实搞好城区除“四害”工作,明确目标,强化措施,落实责任,确保我市城区除“四害”工作达到国家卫生城市标准,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依靠群众,科学防治,综合治理,有效控制城区“四害”密度,保障人民身体健康,促进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

二、工作目标

通过广泛开展除“四害”活动,力争除“四害”工作2005年达到国家卫生标准。

1、灭鼠标准:

①各单位、居民住宅区室内鼠迹(鼠粪、鼠洞、鼠尸、鼠咬痕)阳性率≤2%。

②不同类型的外环境累计每2000米,鼠迹不超过5处。

③重点单位、一般单位重点场所(厨房、库房等)的防鼠设施合格率≥95%。

2、灭蚊标准:

①居民区和单位内外环境各种存水容器和积水中,蚊幼及蛹的阳性率≤3%。

②用500ml收集勺采集城区内大中型水体中的蚊幼或蛹的阳性率≤3%,阳性勺内幼虫或蛹的平均数不超过5只。

3、灭蝇标准:

①重点单位有蝇的房间不超过1%,其它单位不超过3%,平均每阳性房间不超过3只,加工、销售直接入口食品的场所不得有蝇。重点单位防蝇设施合格率≥95%。

②蝇类孳生地得到有效治理,幼虫和蛹的检出率不超过3%。

4、灭蟑螂标准:

①各单位和居民住户室内有蟑螂成虫或若虫阳性房间不超过3%,平均每间房大蠊不超过5只,小蠊不超过10只。

②有活蟑螂卵鞘房间不超过2%,平均每间房不超过4只。

③有蟑迹(空卵鞘、蟑尸、粪便)的房间不超过5%。

三、实施范围

除“四害”的实施范围为城区内的各部门、各单位、公共场所、各生产经营场所、居民小区及住户、城区外环境等。

四、职责分工

除“四害”工作的总原则是:以块为主、条包块管、条块结合、各负其责,实行“谁发证谁管理”和一把手负责制。社区由所在辖区政府负责,各单位由单位一把手、主管部门一把手和发证单位一把手负责。整个城区分三大片,即城北片(含市高新开发区和仙女湖区)、城南片和新钢片。在市除“四害”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分别由市、区爱卫会和卫生局、新钢爱卫会负责组织牵头,有关单位按职责分工具体组织实施。市、区、新钢爱卫办负责消杀人员培训和消杀药品的管理与发放,市、区、新钢防疫站负责管辖范围内的除“四害”技术指导、“四害”密度监测和统计报表工作。市健康教育馆负责宣传教育工作。市、区除“四害”服务部负责公共场所、公共设施的专业消杀与服务工作。

五、组织领导

为切实加强除“四害”工作的领导,确保除“四害”工作如期达标,成立新余市除“四害”工作领导小组,主要负责全市除“四害”的组织协调工作。

六、主要措施

㈠加大宣传教育力度

1、各地、各部门、各单位要层层召开除“四害”动员会,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墙报、板报等多种形式,宣传除“四害”的意义、知识和标准,广泛发动群众共同参与除“四害”活动。

2、各部门、各街办、各单位要层层举办培训班,聘请专业人员授课,组织广大干部和群众学习《国家卫生城市标准》,掌握除“四害”技术和要求,以便更好地开展创卫和除“四害”工作。

㈡加强专业消杀队伍建设

组建新余市城区除“四害”服务部,归口市爱卫办管理。服务部技术管理人员从市卫生防疫站和市健教馆抽调,主要负责除“四害”人员培训、技术指导和日常管理工作。同时从“4050”下岗人员中招聘20名左右消杀人员,经培训组织一支专业消杀队伍。渝水区和新钢爱卫办应根据需要组建相应的消杀专业队伍,定期开展辖区内的除害防病工作。

㈢认真组织开展城区消杀工作

1、做好外环境整治和孳生地调查工作

⑴外环境卫生整治:坚持定期组织所辖街办、居委会和单位开展外环境整治活动,清除房前屋后垃圾死角、楼道杂物和外环境、建筑工地、地下停车场等地的积水。全面、彻底清除“四害”孳生地,清理鼠迹(鼠粪、鼠洞、鼠咬痕等)和蟑迹(蟑螂卵鞘、残肢、粪便等),涂抹墙体和橱柜的缝隙,翻盆倒罐,清除积水,修缮街巷、居民住宅区破损的“三盖”(窨井盖、水表地井盖、化粪池盖)。

⑵本底资料调查:渝水区、仙女湖区、市高新开发区和市直各部门将所辖的街办、社区居委会及农贸市尝宾馆、饭店、饮食店、副食店、食品加工厂、酿造厂、屠宰厂、粮库、粮店、医院、机关、学校、百货商店、建筑工地、公园、绿地以及驻市中央、省属企事业单位和驻市部队的相关情况要登记造册(见附件2)。

⑶“四害”孳生地调查:各区、各单位要分别对辖区和管辖单位开展“四害”孳生地调查(见附件3)。

2、开展城区统一除“四害”工作。坚持春秋两季灭鼠、夏季灭蚊、蝇、蟑螂活动(具体时间和安排另行通知),由政府统一领导,爱卫会组织实施,疾控中心技术指导,公共场所、公用设施消杀经费由政府财政投入,单位和居民本着“谁受益、谁出钱”的原则,开展消杀工作。

3、完善防鼠、防蝇设施。全市各宾馆、饮食店、食品店、食品加工厂、粮站(库)、单位食堂等重点单位和一般单位的重点场所要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安装和完善纱窗、塑料门帘或纱门、铁丝网罩和灭蝇灯等设施。

4、每年5-10月份,市、区、新钢爱卫办要按照辖区范围组织专业消杀队伍开展以杀灭蚊子、苍蝇为主要内容的外环境消杀工作,重点对垃圾桶(坑)、垃圾中转站、公厕、污水沟、广尝农贸市尝公共休闲场所、花坛、绿化带等外环境喷洒杀虫剂,每周要覆盖一次,以达到灭蚊、灭蝇的标准。

5、积极开展消杀有偿服务。为贯彻省爱卫会与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联合制定的《关于组织“4050"人员开发社区公共卫生杀虫服务岗位的意见》,对服务性行业的经营户以及机关、企事业单位,市、区除”四害“服务部可与其协商签订除”四害“有偿服务合同,提供消杀服务。街办、居民小区除”四害“工作由各街办和居委会负责组织实施。

6、坚持开展“四害”密度监测,鼠密度每季度监测一次,蚊、蝇、蟑螂密度每月监测一次。卫生防疫部门要选择城区内东、西、南、北、中五个监测点进行重点监测,每个监测点选择不同的场所,如住宅小区、宾馆、饮食摊点、粮食加工销售处、农贸市尝办公场所、建筑工地、医院、超市、下水道、公厕、垃圾中转站等。每次监测都必须认真填写“四害”密度监测调查表,并上报省疾控中心。

7、加强消杀药品的使用与管理。根据全国和省爱卫会的有关规定,为了安全起见,确保除“四害”的效果,所有消毒杀虫药都必须符合全国爱卫会的有关规定,杜绝使用违禁和伪劣药物。消杀药品必须由市爱卫办统一购买、统一管理、统一发放。各地、各单位投放药物前须先贴出投药告示,通知职工和居民投药的时间、场所和注意事项,确保投药安全,严防意外事故的发生。

公共场所、公用设施的消杀工作由市、区、新钢专业消杀队伍负责。其它如单位厂房、仓库、车库、食堂、庭院以及各种服务行业工作场所由各单位指定专人到市、区爱卫办经过培训后,严格按照消杀药品使用说明和注意事项自行组织消杀工作。也可通过签订有偿服务协议,委托市、区除“四害”服务部进行消杀。

㈣建立除“四害”工作的长效机制

除“四害”是一项长期和复杂的工作,任务重、标准高、涉及面广。要采取群众普防与专业消杀,日常防治与集中消杀,政府、单位投入与有偿服务三结合的办法,公共场所、公用设施的消杀经费由市、区财政解决。要完善管理制度,市、区政府要将除“四害”工作纳入公共卫生规划,按照环境卫生综合治理为主、化学药品消杀为辅、标本兼治的除“四害”工作原则,依靠科学技术,结合季节特点,实施综合防治,坚持不懈地开展除害防病工作。

七、有关要求

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除“四害”工作是一项社会性、群众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各地、各部门、各单位必须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实行一把手负责制,指定一名副职具体分管,指派专人负责,认真按照《新余市除“四害”工作责任目标分解表》的要求组织实施,同时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将责任落实到人,对开展除“四害”所需的人、财、物予以保证,确保除“四害”工作顺利进行。

2、加强督查,确保各项任务落实到位

各地、各部门必须按照“以块为主、条包块管、条块结合、各负其责”和“一把手负责制”的原则,组织人员督导自查,做到“三不漏”,即不漏一个单位,不漏一块地方,不漏一处死角。对不达标的单位要限期整改到位。同时,各地、各部门每季度要将本地、本部门除“四害”工作的阶段性总结报市创“三城”办和市爱卫办。

3、加强考核,确保除“四害”工作如期达标

市、区、新钢创“三城”办、爱卫办对各区、各部门、各单位的除“四害”工作情况定期进行检查考核,并将考核结果在创“三城”工作简报和新闻媒体上予以通报,对问题严重并影响全市除“四害”达标的单位在新闻媒体上曝光,同时报请市创“三城”指挥部追究责任单位、责任人的相关责任。

附件:

1、新余市城区除“四害”工作责任目标分解表

2、新余市“四害”孳生地调查表

3、新余市各区、各部门所辖单位名册

新余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免责声明: 找法网法规库法规文件均转载自:政府网、政报、媒体等公开出版物,对本文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请核对正式出版物、原件和来源。全国客服热线:400-666-2035。

扫一扫关注,了解更多法律知识

遇事找法,从找法网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