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规库

共收录 303236 条法规今日更新 50 条法规

您的当前位置: 找法网 > 法规库 > 正文

宁波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认真学习贯彻《地方志工作条例》的通知

发布部门:

发文字号:甬政办发[2006]138号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公布日期:2006-06-27

施行日期:2006-06-27

时效性:已失效

字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

《地方志工作条例》(国务院令第467号,以下简称《条例》)已于2006年5月18日经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签署公布实施。为认真学习《条例》,领会精神实质,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经市政府同意,现将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提高思想认识,进一步明确地方志工作的重要性

地方志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全面、客观、系统地编纂地方志,有利于发挥地方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起到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及有关承编单位要从当前地方志对促进发展、服务群众的作用出发,充分认识进一步加强地方志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地方志工作是一项长期、艰苦、系统的工程,切实依照《条例》要求,将积极推进修志用志工作作为政府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抓好抓实。

二、落实“五个到位”,切实加强对地方志工作的领导

地方志、地方综合年鉴的编修,地方文献、资料的收集、保管,旧志整理,以及向社会提供咨询服务,组织开发利用地方志资源等是各级负责地方志工作机构的主要职责。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及有关承编单位要切实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地方志工作的领导,严格履行政府职能,依法开展志书、年鉴编纂工作,有效保证志书的权威性。要认真落实修志工作行政首长责任制,各县(市)、区政府应明确一名领导分管地方志工作,建立主管本行政区域地方志工作的机构并逐步完善工作条件,地方志工作所需经费应按《条例》要求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切实按国家地方志工作指导机构的要求做到“领导到位,机构到位,经费到位,队伍到位,条件到位”。各相关局、部、委、办也应重视和支持修志和综合年鉴编撰工作,落实分管领导和撰稿人员,落实工作经费、提供必备条件,完成好承编任务。

三、注重质量讲求效益,确保按时完成二轮修志任务

地方志书是全面系统地记述本行政区域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的资料性文献,对当地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对政府制定政策、做出重大部署和决策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及有关承编单位要严格按照《条例》及《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宁波市志(2008)>编纂实施方案、凡例、大纲及任务分工的通知》(甬党办发(2005)69号),统一步骤,抓紧开展工作,高质量按时限完成供稿任务,为全面完成二轮修志打下坚实的基础。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要对各县(市)、区及市志承编单位开展二轮修志、综合年鉴编撰工作进行督查指导,反对和制止在编撰过程中弄虚作假的行为,并及时将有关情况上报市政府。

四、强化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编撰志书、开发利用志书的意识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和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要认真学习《条例》,组织对《条例》的宣传,并把学习宣传工作纳入编撰志书的过程之中。各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有关个人要落实教育职责,开展灵活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正确认识编撰志书、开发利用志书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主动支持和配合修志机构搜集、整理和采编相关资料,确保二轮修志任务圆满完成,充分发挥地方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二○○六年六月二十七日

附件:

地方志工作条例
国务院令第467号

第一条 为了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全面、客观、系统地编纂地方志,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地方志,发挥地方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地方志的组织编纂、管理、开发利用工作,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 本条例所称地方志,包括地方志书、地方综合年鉴。

地方志书,是指全面系统地记述本行政区域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的资料性文献。

地方综合年鉴,是指系统记述本行政区域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情况的年度资料性文献。

地方志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编纂的地方志,设区的市(自治州)编纂的地方志,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编纂的地方志。

第四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地方志工作的领导。地方志工作所需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

第五条 国家地方志工作指导机构统筹规划、组织协调、督促指导全国地方志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地方志工作的机构主管本行政区域的地方志工作,履行下列职责:

(一)组织、指导、督促和检查地方志工作;

(二)拟定地方志工作规划和编纂方案;

(三)组织编纂地方志书、地方综合年鉴;

(四)搜集、保存地方志文献和资料,组织整理旧志,推动方志理论研究;

(五)组织开发利用地方志资源。

第六条 编纂地方志应当做到存真求实,确保质量,全面、客观地记述本行政区域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

第七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制定本行政区域地方志编纂的总体工作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并报国家地方志工作指导机构备案。

第八条 以县级以上行政区域名称冠名的地方志书、地方综合年鉴,分别由本级人民政府负责地方志工作的机构按照规划组织编纂,其他组织和个人不得编纂。

第九条 编纂地方志应当吸收有关方面的专家、学者参加。地方志编纂人员实行专兼职相结合,专职编纂人员应当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

第十条 地方志书每20年左右编修一次。每一轮地方志书编修工作完成后,负责地方志工作的机构在编纂地方综合年鉴、搜集资料以及向社会提供咨询服务的同时,启动新一轮地方志书的续修工作。

第十一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地方志工作的机构可以向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其他组织以及个人征集有关地方志资料,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提供支持。负责地方志工作的机构可以对有关资料进行查阅、摘抄、复制,但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以及不符合档案开放条件的除外。

地方志资料所有人或者持有人提供有关资料,可以获得适当报酬。地方志资料所有人或者持有人不得故意提供虚假资料。

第十二条 以县级以上行政区域名称冠名、列入规划的地方志书经审查验收,方可以公开出版。

对地方志书进行审查验收,应当组织有关保密、档案、历史、法律、经济、军事等方面的专家参加,重点审查地方志书的内容是否符合宪法和保密、档案等法律、法规的规定,是否全面、客观地反映本行政区域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

对地方志书进行审查验收的主体、程序等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第十三条 以县级以上行政区域名称冠名的地方综合年鉴,经本级人民政府或者其确定的部门批准,方可以公开出版。

第十四条 地方志应当在出版后3个月内报送上级人民政府负责地方志工作的机构备案。

在地方志编纂过程中收集到的文字资料、图表、照片、音像资料、实物等以及形成的地方志文稿,由本级人民政府负责地方志工作的机构指定专职人员集中统一管理,妥善保存,不得损毁;修志工作完成后,应当依法移交本级国家档案馆或者方志馆保存、管理,个人不得据为己有或者出租、出让、转借。

第十五条 以县级以上行政区域名称冠名的地方志书、地方综合年鉴为职务作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十六条第二款的规定,其著作权由组织编纂的负责地方志工作的机构享有,参与编纂的人员享有署名权。

第十六条 地方志工作应当为地方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服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地方志工作的机构应当积极开拓社会用志途径,可以通过建设资料库、网站等方式,加强地方志工作的信息化建设。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可以利用上述资料库、网站查阅、摘抄地方志。

第十七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对在地方志工作中作出突出成绩和贡献的单位、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十八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擅自编纂出版以县级以上行政区域名称冠名的地方志书、地方综合年鉴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地方志工作的机构提请本级人民政府出版行政部门依法查处。

第十九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未经审查验收、批准将地方志文稿交付出版,或者地方志存在违反宪法、法律、法规规定内容的,由上级人民政府或者本级人民政府责令采取相应措施予以纠正,并视情节追究有关单位和个人的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条 负责地方志工作的机构的工作人员违反本条例第十四条第二款规定的,由其所在单位责令改正,依法给予处分。

第二十一条 编纂地方志涉及军事内容的,还应当遵守中央军委关于军事志编纂的有关规定。

国务院部门志书的编纂,参照本条例的相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二条 本条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浙江省宁波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免责声明: 找法网法规库法规文件均转载自:政府网、政报、媒体等公开出版物,对本文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请核对正式出版物、原件和来源。全国客服热线:400-666-2035。

扫一扫关注,了解更多法律知识

遇事找法,从找法网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