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决“停止侵害”表述的完善

更新时间:2019-05-21 06:02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目前,在知识产权案件审理过程中,一旦被告的侵权行为已构成,法院往往根据原告的诉讼请求,判令被告停止侵害行为,并作出赔礼道歉、消除影响、赔偿损失等相应的判决。由于知识产权案件侵权对象与普通民事案件不同,且各类案件侵权对象也不同,因而在如何界定停止侵害

  目前,在知识产权案件审理过程中,一旦被告的侵权行为已构成,法院往往根据原告的诉讼请求,判令被告停止侵害行为,并作出赔礼道歉、消除影响、赔偿损失等相应的判决。由于知识产权案件侵权对象与普通民事案件不同,且各类案件侵权对象也不同,因而在如何界定“停止侵害”的含义上不明确,致使在具体执行上难以把握,一方面可能使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得不到及时的保护,另一方面也可能使被执行人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受到干扰。

  笔者认为,我们在审理知识产权案件时,对于侵权行为已经成立,且当事人提出停止侵害行为诉讼请求的,应根据案件的不同情况,对停止侵害内容加以细化,作出准确完整的判决。

  对于商标侵权纠纷案件,因商标权可以进行转让和许可使用,因此只要被告合法取得该商标权的所有权或使用权,就可以使用商标。为此,对于商标侵权纠纷案件,应表述为“被告在合法取得该商标所有权和使用权前及该商标权失效前不得使用该商标”。

  对于专利侵权纠纷案件和著作权侵权纠纷案件,因专利权和著作权不能转让,只有许可使用,故在要求被告停止侵害行为时,对于专利侵权纠纷案件,应表述为“被告在未合法取得该专利使用权前及该专利权失效前不得使用该专利”。对于著作权侵权纠纷案件,应表述为“被告在合法取得该作品许可使用权前及该作品著作权失效前不得违法使用该作品”。

  对于侵犯商业秘密纠纷案件,由于商业秘密的权利主体不具有单一性,只要被告通过合法途径取得,均受法律保护。而被告既可以通过原告转让、许可使用取得,也可以通过第三方转让、许可使用该商业秘密取得。另外,被告也可以通过自己进行研究开发和不断积累取得商业秘密。当然,如果该商业秘密已经由他人披露为公知技术和公知信息,被告再使用该商业秘密也不构成侵权。此外,由于商业秘密一旦被被告披露出去,同样会给原告带来相应的经济损失,因而被告对该商业秘密负有保密义务。为此,在制止被告停止侵害行为时应表述为“被告在未合法拥有该商业秘密前不得使用该商业秘密,且在该商业秘密成为公知技术(或公知信息)前负有保密义务,不得对外进行披露”。

  对于虚假宣传纠纷案件,往往被告的侵权行为虽然构成,但在诉讼时已经终止实施,对此在判决内容里应提示被告不得再实施相同的侵权行为,如被告因使用原告产品说明书上的图片作为自己产品说明书的图片进行虚假宣传,在制止该侵权行为时,可表述为“被告不得使用原告产品说明书的图片为自己的产品作虚假宣传”。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我在知识产权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已帮助 108165
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如何判断商业秘密侵犯行为
如何判断商业秘密侵犯行为
侵犯商业秘密纠纷
侵犯商业秘密的法律责任有
侵犯商业秘密的法律责任有
侵犯商业秘密纠纷
商业秘密构成的重要考量因素
商业秘密考量四要素:秘密、价值、实用、保密。具体需评估信息是否难获取、有价值、可应用且已采取保密措施,以确认是否构成商业秘密。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侵犯商业秘密责任种类
侵犯商业秘密责任种类
侵犯商业秘密纠纷
涉及国家秘密的工作人员对于其职务范围以外的事项进行处理时
为确保涉及国家秘密的工作人员遵守保密规定,可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保密教育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保密意识和能力;2.建立严格的保密制度,明确保密责任和义务;3.加
商业秘密要是什么条件
保护商业秘密需采取综合措施。签订保密协议明确责任,加强员工保密意识培训,采用技术手段加密存储和传输,定期审计和检查保密工作,确保商业秘密安全无虞。
商业秘密一般分为哪几类
商业秘密泄露应依法处理。轻微泄露可协商赔偿;若涉及不正当竞争,可向行政机关投诉;严重泄露并构成犯罪的,应报警并追究刑事责任。处理时需收集证据,评估损失,并咨询专
淄博法律咨询价格是多少
根据财产的数额、案件难易和复杂程度等综合因素确定
舟山法律咨询价格是多少
要看具体的公告标准
大理法律咨询价格是多少
询问相关部门价格
嘉兴法律咨询收费标准
有收费的标准,请问你是什么案子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