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集资经侦立案标准是怎样的
更新时间:2019-07-25 10:29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对公众的资金进行筹集的,是需要经过有关部门批准的,如果未经批准的情况下,对公众的资金进行筹集的,就是属于非法集资,那么,大家知道非法集资经侦立案标准是怎样的吗?为了让大家更加了解,针对相关的法律疑问,下面就由找法网小编为大家具体介绍相关的法律知识,供大家参考,希望阅读完后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什么是非法集资
非法集资是指单位或者个人未依照法定程序经有关部门批准,以发行股票、债券、彩票、投资基金证券或者其他债权凭证的方式向社会公众筹集资金,并承诺在一定期限内以货币、实物以及其他方式向出资人还本付息或给予回报的行为。

二、非法集资经侦立案标准是怎样的
未经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批准,擅自发行股票或者公司、企业债券,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发行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的;
(二)虽未达到上述数额标准,但擅自发行致使三十人以上的投资者购买了股票或者公司、企业债券的;
(三)不能及时清偿或者清退的;
(四) 其他后果严重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情形。
三、非法集资是否一定是集资诈骗
依据我国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非法集资并不一定都是属于集资诈骗,只有存在非法占有的目的,并且有诈骗的行为才构成集资诈骗。
相关法律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四条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实施本解释第二条规定所列行为的,应当依照刑法第一百九十二条的规定,以集资诈骗罪定罪处罚。
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认定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一)集资后不用于生产经营活动或者用于生产经营活动与筹集资金规模明显不成比例,致使集资款不能返还的;
(二)肆意挥霍集资款,致使集资款不能返还的;
(三)携带集资款逃匿的;
(四)将集资款用于违法犯罪活动的;
(五)抽逃、转移资金、隐匿财产,逃避返还资金的;
(六)隐匿、销毁账目,或者搞假破产、假倒闭,逃避返还资金的;
(七)拒不交代资金去向,逃避返还资金的;
(八) 其他可以认定非法占有目的的情形。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非法集资经侦立案标准是怎样的相关法律内容,相信大家阅读完后对相关的法律知识也有了更加详细的了解,并且也应该知道区分什么属于正常借贷,什么属于非法集资了,相信大家在遇到类似的问题厚能够合理地运用法律途径解决,如果您还有更多相关的法律疑问,欢迎访问找法网,我们会有专门的律师为大家答疑解惑。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苏州非法集资诈骗罪的立案标准是什么
集资诈骗罪的立案标准: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个人集资诈骗,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
(二)单位集资诈骗,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的。
对于构成集资诈骗罪的个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九十二条,将受到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对于单位犯此罪的,将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按照个人犯罪的规定进行处罚。
非法集资行为的立案标准是多少金额
非法集资罪的处理因情况而异。若证据确凿且涉及金额巨大,建议向公安机关报案,以追究刑事责任;如果受害者众多并需要赔偿,可以提起民事诉讼,要求返还资金和赔偿损失;对于轻微的违法行为,行政机关可能会采取罚款、吊销执照等处罚措施。根据不同的情境选择最合适的处理方式,以维护法律秩序和公众利益。
集资诈骗罪侦查立案标准是什么
集资诈骗罪,处理方式有:
1. 报警,向警方提供详细信息和证据;
2. 保留相关交易记录、聊天记录等作为证据;
3. 联系专业律师,咨询法律意见并寻求法律援助;
4. 若诈骗金额巨大,可考虑通过民事诉讼追回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