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雄彝族自治州预防职务犯罪暂行规定-法律法规

更新时间:2012-12-18 21:57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发文单位: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发布日期:2006-12-27执行日期:2007-1-1(2006年12月27日州九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三次会议通过)第一条为从源头上防止和治理腐败,预防职务犯罪,促进履行职务的工作人员公正、廉洁,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

发文单位: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发布日期:2006-12-27

执行日期:2007-1-1

  (2006年12月27日州九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三次会议通过)

  第一条 为从源头上防止和治理腐败,预防职务犯罪,促进履行职务的工作人员公正、廉洁,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我州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所指预防职务犯罪,是指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采取措施,防止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实施犯罪所开展的工作。

  第三条 本州行政区域内的预防职务犯罪工作适用本规定。

  第四条 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方针,实行行业预防、重点预防、专门预防、社会预防相结合,加强教育、健全法制、强化监督。

  第五条 州、县(市)建立预防职务犯罪工作领导机构,设立办公室,由同级人民检察院负责办公室的日常工作。

  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设立预防职务犯罪工作领导小组。

  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各负其责、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

  第六条 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实行领导责任制。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主要负责人为本部门、本单位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其他负责人根据分工负直接领导责任。

  第七条 州、县(市)预防职务犯罪工作领导机构负责本辖区的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履行以下职责:

  (一)领导、协调本辖区的预防职务犯罪工作;

  (二)分析研究预防职务犯罪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三)研究制定预防职务犯罪的对策和措施;

  (四)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宣传教育,总结推广经验,表彰先进;

  (五)定期通报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情况;

  (六)研究决定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其他事项。

  第八条 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在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工作中,履行以下职责:

  (一)依据法律法规,制定预防职务犯罪措施并组织实施;

  (二)负责对工作人员进行道德、纪律和法制教育;

  (三)建立健全人、财、物等内部管理制度,对易发职务犯罪的岗位和环节加强监督管理;

  (四)执行工作人员选拔、招聘、录用规定;

  (五)执行预算外资金、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收入等财经管理制度,建立单位负责人年度经济责任审计制度;

  (六)实行事务公开等制度,接受群众监督;

  (七)接受当地预防职务犯罪工作领导机构对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领导、指导、监督、检查,并如实提供相关情况和资料;

  (八)发现职务犯罪线索及时向主管部门报告并移送司法机关;

  (九)履行预防职务犯罪的其他职责。

  第九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实行政务公开制度,并接受公民监督。

  行政执法部门应当公开执法职责、执法依据、执法程序、职业纪律、服务承诺以及违纪违法的投诉途径、处理办法。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十条 侦查、检察、审判、监管机关,应当实行警务、检务、审判、执行公开制度,接受社会监督。

  第十一条 企业和经营性事业单位应当实行重要事务公开,建立投资、资产处置、资金调度、物资采购、产品销售及其他重要经济活动决策和执行的监督制约机制。加强对人事、财务、供销等重点岗位人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

  第十二条 金融、国企、税务、建设、司法、工商、医药、卫生、烟草、交通、水利、电力、林业、教育、国土资源等重点部门和行业应当结合自身特点,针对容易引发职务犯罪的重要环节和重点岗位,制定预防职务犯罪的具体措施并组织实施。

  财政、审计、监察等部门要加强沟通配合,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预防职务犯罪工作。

  第十三条 社区(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应当实行社务公开、村务公开和财务公开制度,制定并实施预防职务犯罪措施。

  第十四条 履行职务的工作人员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贪污贿赂、挪用、私分公共财产、侵占公私财物;

  (二)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

  (三)非法拘禁、刑讯逼供、报复陷害;

  (四)其他违反职务廉洁性、合法性的行为。

  第十五条 担任领导职务和经营管理的人员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借选拔、招聘、录用任用工作人员之机谋取私利;

  (二)利用职权或者职务上的影响,干扰司法机关或者行政执法部门依法履行职责;

  (三)违反规定干预重大事项决策、建设工程招投标及物资采购活动,从中谋取私利;

  (四)违反规定决定经济方面的重大问题、重大项目和较大额度资金的安排使用;

  (五)利用职权为自已的配偶、子女、其他亲友贷款、借款、提供担保或者经营与本单位同类的业务而谋取非法利益;

  (六)纵容、包庇配偶、子女、其他亲友和身边工作人员进行违法违纪活动;

  (七)对本单位发现的案情,隐案不报、瞒案不查;

  (八)其他违法、违纪行为。

  第十六条 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应当把预防职务犯罪列入工作计划和廉政建设责任制的内容,与其他工作目标一并实行考核。

  考核单位负责人时,应当把预防职务犯罪工作作为考核内容。

  第十七条 人民检察院指导、监督有关单位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开展:

  (一)督促、协助有关单位开展预防职务犯罪的宣传、教育和咨询活动;

  (二)督促、协助职务犯罪易发、多发的行业和领域开展专项预防和重点预防;

  (三)调查分析职务犯罪发生的原因、特点和规律,研究预防职务犯罪的对策和措施;

  (四)组织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检查、考评,总结、推广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经验和做法;

  (五)开展有关预防职务犯罪的其他工作。

  第十八条 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在依法查处、惩治职务犯罪过程中,发现有关单位在管理和制度上存在问题的,应当及时提出司法建议,督促整改。

  监察、审计、财政等部门在依法履行职责过程中,发现有关单位在管理和制度上存在问题的,应当及时提出整改建议。[page]

  被建议单位收到建议后,应当及时整改,并将整改情况在30日内反馈建议机关。

  第十九条 公民有权对制度不健全、管理混乱的单位提出意见和建议;有权对人民法院审判和执行公开、人民检察院检务公开、人民政府及其部门政务公开情况进行监督,提出意见和建议。

  受理单位对提出建议、意见或者检举的人应当给予保护,不得打击报复,并将处理情况及时反馈。

  第二十条 新闻媒体在征得单位主管部门及检察机关同意后,可如实报道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情况;相关单位和人员应予配合、支持,自觉接受舆论监督。

  第二十一条 违反本规定第八条的,由本辖区或主管单位预防职务犯罪工作领导机构责令限期整改,逾期未改的,予以通报批评。

  第二十二条 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发生职务犯罪案件,致使国家、集体财产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或者造成恶劣影响的,由主管单位或主管部门给予负领导责任的人员纪律处分。对发生职务犯罪案件隐瞒不报的依照有关规定从重处罚。

  第二十三条 对拒绝接受司法机关、监察机关、审计部门、财政部门提出整改建议的单位,由主管单位或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予以通报批评,并给予负领导责任的人员纪律处分,致使发生职务犯罪案件的依照有关规定从重处罚。

  第二十四条 对违反本规定情节严重的单位,不得参加当年综合性先进的评选;单位负责人不得参加当年评先受奖。

  第二十五条 单位和履行职务的人员违反本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六条 专门从事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部门和人员违反本规定的,依照有关规定由主管部门给予处分;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七条 州、县(市)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单位预防职务犯罪经费由本单位列支。

  第二十八条 州、县(市)人民检察院应当向本级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情况。

  第二十九条 州、县(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对执行本规定的情况进行检查监督。

  第三十条 本规定自2007年1月1日起实施。

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最新的劳务派遣暂行规定全文是怎么规定的?
劳务派遣 第五十七条劳务派遣单位应当依照公司法的有关规定设立,注册资本不得少于五十万元. 第五十八条劳务派遣单位是本法所称用人单位,应当履行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的义务.劳务派遣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的劳动合同,除应当载明本法第十七条规定的事项外,还应当载明被派遣劳动者的用工单位以及派遣期限、工作岗位等情况. 劳务派遣单位应当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二年以上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按月支付劳动报酬;被派遣劳动者在无工作期间,劳务派遣单位应当按照所在地人民政府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向其按月支付报酬. 第五十九条劳务派遣单位派遣劳动者应当与接受以劳务派遣形式用工的单位(以下称用工单位)订立劳务派遣协议.劳务派遣协议应当约定派遣岗位和人员数量、派遣期限、劳动报酬和社会保险费的数额与支付方式以及违反协议的责任. 用工单位应当根据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与劳务派遣单位确定派遣期限,不得将连续用工期限分割订立数个短期劳务派遣协议. 第六十条劳务派遣单位应当将劳务派遣协议的内容告知被派遣劳动者. 劳务派遣单位不得克扣用工单位按照劳务派遣协议支付给被派遣劳动者的劳动报酬. 劳务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不得向被派遣劳动者收取费用. 第六十一条劳务派遣单位跨地区派遣劳动者的,被派遣劳动者享有的劳动报酬和劳动条件,按照用工单位所在地的标准执行. 第六十二条用工单位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一)执行国家劳动标准,提供相应的劳动条件和劳动保护; (二)告知被派遣劳动者的工作要求和劳动报酬; (三)支付加班费、绩效奖金,提供与工作岗位相关的福利待遇; (四)对在岗被派遣劳动者进行工作岗位所必需的培训; (五)连续用工的,实行正常的工资调整机制. 用工单位不得将被派遣劳动者再派遣到其他用人单位. 第六十三条被派遣劳动者享有与用工单位的劳动者同工同酬的权利.用工单位无同类岗位劳动者的,参照用工单位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岗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确定. 第六十四条被派遣劳动者有权在劳务派遣单位或者用工单位依法参加或者组织工会,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第六十五条被派遣劳动者可以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条、第三十八条的规定与劳务派遣单位解除劳动合同. 被派遣劳动者有本法第三十九条和第四十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情形的,用工单位可以将劳动者退回劳务派遣单位,劳务派遣单位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可以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 第六十六条劳务派遣一般在临时性、辅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工作岗位上实施. 第六十七条用人单位不得设立劳务派遣单位向本单位或者所属单位派遣劳动者.
现在还存在预防职务犯罪条例吗?规定是怎样的
您好。该条例自发布生效以来没有被定为失效,那就一直存在并有约束作用。各省市的规定略有不同,具体视乎您所在的省市。一般来说,包括下面这几个方面:总则、重点与职责、预防措施、监督与保障、法律责任和附则。您需要认真了解预防措施和法律责任,牢记在心。谢谢。
律师解答动态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2分钟前
一般情况下,仅有对方姓名和手机号很难直接查到身份证号,因为公民身份信息受法律保护。解决方案是,若有合
不良记录保留‌:即使移出黑名单,征信中的不良记录仍会保留‌5年‌,期间申请信贷可能受限。
你好,可以具体说明一下事情,以便更好地维护利益
李迎律师
李迎律师
6分钟前
您好,我们可以帮助你聊聊
你好方便说下具体情况吗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11分钟前
灵活就业办退休手续审批时间不固定,通常在提交完整材料后20个工作日左右能有结果。要是遇到特殊情况,时
酒驾,“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这是常识,你喝酒开车本就负有过错,加之你酒驾伤人,就应承担相应的责任
您好,请问什么时候签订的装修合同?可以详细说下情况ZXN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