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刑事责任能力的认定标准

更新时间:2012-12-18 22:15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刑事责任能力,是指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也即辨认自己行为的意义、性质、作用、后果并加以控制的能力。对一个具有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人,法律就要求他的行为符合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否则就应当承担责任。确认一个人无责任能力,有两个标准:一是他在实施

  刑事责任能力,是指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也即辨认自己行为的意义、性质、作用、后果并加以控制的能力。对一个具有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人,法律就要求他的行为符合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否则就应当承担责任。

  确认一个人无责任能力,有两个标准:

  一是他在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时是处于精神病状态;

  二是由于这种病症使他不能辨认和控制自己的行为。前者为医学标准,后者为心理学标准。将两者结合起来,才能构成无责任能力的概念。

  这里的精神病应作文义的理解,不仅包括精神分裂症、癫痫病等,也包括一时的精神错乱,由于突发性的受惊而引起的反应性精神病,还包括痴呆症、夜游症、病理性醉酒(这是精神病名,与我国刑法第18条规定的“醉酒的人犯罪”不是同一概念)等等。

推荐阅读:

刑事责任能力鉴定

刑事责任能力鉴定

相关知识: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以及司法实践,对行为人的刑事责任能力可作如下分类:

  1、完全责任能力,即行为人对刑法规定的所有犯罪都具有辨认控制能力。根据刑法规定,已满16周岁并且精神正常的人,都是具有完全责任能力的人。

  2、相对责任能力,即行为人对刑法规定的特定严重犯罪具有辨认控制能力。根据刑法的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是有相对责任能力的人,只对故意杀人等8种犯罪承担刑事责任。

  3、减轻责任能力,即行为人由于年龄关系而对犯罪行为的辨认控制能力低于正常人。根据刑法的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并且精神正常的人,属于减轻责任能力的人。

  4、限制责任能力,即行为人由于精神障碍而对犯罪行为的辨认控制能力明显减弱或者减低。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但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具有限制责任能力。

  5、无责任能力,即行为人对一切犯罪都没有辨认控制能力。包括两种情况:一是行为人没有达到刑事责任年龄,法律认定他们一律没有责任能力;二是行为人虽然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但由于精神病而对一切犯罪不具有辨认控制能力。通常所说的无责任能力是指后一种情况。

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关于刑事责任年龄规定的相关问题,小编为您推荐:

刑事责任能力

刑事责任能力的制约因素

刑事责任能力的程度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2018年最新刑事责任能力认定标准是什么?
这个你可以参考以下,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过失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我是被鉴定为;限定刑事责任能力
致使轻伤一般在三年以下量刑,具体判决的刑期需要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进行判断,建议在民事赔偿方面尽可能尽快足额支付给对方并获得对方的谅解,以有利于减轻刑事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