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犯罪形态与犯罪构成的关系是怎样的?

更新时间:2012-12-18 18:02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犯罪构成是成立犯罪的主客观要件的统一体,它从整体上说明行为具有应受刑罚处罚程度的社会危害性。犯罪构成所要回答的问题是,行为符合哪些要件才能成立犯罪,它说明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的界限。故意犯罪形态只是故意犯罪可能出现的几种形态,只是在行为成立犯罪的基

  犯罪构成是成立犯罪的主客观要件的统一体,它从整体上说明行为具有应受刑罚处罚程度的社会危害性。犯罪构成所要回答的问题是,行为符合哪些要件才能成立犯罪,它说明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的界限。故意犯罪形态只是故意犯罪可能出现的几种形态,只是在行为成立犯罪的基础上,才有犯罪形态可言。因此,故意犯罪形态,以行为符合犯罪构成为前提。

  基于上述理由,不能认为只有犯罪既遂符合犯罪构成,而犯罪预备、未遂与中止不完全符合犯罪构成。符合犯罪构成就成立犯罪,仅符合犯罪构成不等于犯罪既遂,符合犯罪构成的行为还可能成立犯罪预备、未遂与中止。故犯罪构成要件与犯罪既遂条件,并非等同关系。

  刑法总则规定犯罪预备、未遂与中止,首先是为了说明它们是犯罪;其次是因为难以在分则中对各种犯罪预备、未遂与中止作具体规定,由总则描述它们的一般特征,人们将总则规定的特征与分则规定的具体犯罪相结合,就可以明确各种具体犯罪的预备、未遂与中止的特征。因此,不能以刑法总则规定了犯罪预备、未遂与中止,而没有规定犯罪既遂为由,认为刑法分则规定的犯罪以既遂为模式,犯罪构成也以既遂为模式,刑法总则又对犯罪构成进行“修正”。事实上,将犯罪构成要件分为基本构成要件与修正构成要件,也并非天经地义。刑法总则是否规定犯罪既遂,只是立法技术问题,一些国家的刑法在总则中也规定了犯罪既遂。

  总之,犯罪预备、未遂、中止与既遂,都是符合犯罪构成的犯罪形态,它们之间的区别不在于犯罪构成的区别,而在于符合犯罪构成的事实的区别。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我在刑事辩护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已帮助 167140
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态
已实施了犯罪。。。 积极救助可作为从轻量刑的一个情节。。。 是故意杀人还是伤害要看具体案情。。。
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态
委托律师帮助
如何理解犯罪心理与犯罪行为的整体性关系?
这个不好意思,这个问题太大了,回答不了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为什么犯罪动机不是犯罪构成的主观要件?
犯罪主观方面,是指犯罪主体对其行为及其危害社会的结果所持的心理态度。它包括罪过、犯罪目的和犯罪动机。其中,罪过即犯罪的故意或过失是犯罪主观方面最主要的内容,是构
不是耕地,也不是宅基地,而是一个滴水的大坑。村委会说卖给一家人,我想知道这个买卖土地是否违法?
1、当事人私自售卖土方的,不论数量多少均属于违法行为。非农业建设必须节约使用土地,可以利用荒地的,不得占用耕地;可以利用劣地的,不得占用好地。禁止占用耕地建窑、
托运人不应承担车辆造成的经济损失。汽车也没有卸货。我该怎么办?
你好。合同谈判前注意审查合同当事人的主体资格、确认交易的顺序程序、分析双方在本次交易的核心利益、分析在交易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合同最好采用书面形式、合同中的条款最
唐山相亲对象强奸罪法官结果如何
法律分析:强奸行为属于刑事犯罪,在起诉时是要有充分的证据的,这样法院才能对犯罪嫌疑人进行判处。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六条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
46岁怎么交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需要到户口所在地社保局申请。其手续包括:本人身份证,近期免冠一寸照片备两张,保费,申请书等即可。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十六条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
被骗签了合作协议,那个合同具有法律效应吗,需要支付违约金吗?
签订合同未约定违约金可以主张违约金。如果合同中没有规定违约金的条款,法律也未规定违约金比例或者数额的,但只要由于违约造成了对方的损失,违约方就应向对方支付赔偿金
河南关于掩隐罪判得重吗
我国人民法院对于构成窝藏罪的犯罪分子,一般应当按照如下规定对其进行判刑处罚:构成该罪,一般犯罪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