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占与盗窃的区别

更新时间:2021-07-02 16:20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侵占与盗窃是不一样的,但是因为这两中行为十分的相似,所以有很多人不能分清这两种犯罪行为。而且因为它们的相似,尽管是法学界里面的有名学者,在特定的情形下也不能马上得出结论。接下来找法网小编将为您介绍侵占与盗窃的区别的法律知识。
一、

盗窃罪与侵占罪的区别

  1、盗窃罪: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规定,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盗窃罪是将他人占有的财物通过和平的手段转移为自己占有。

  1、行为对象:他人占有的财物。既包括合法占有,也包括非法占有。

  ①他人合法占有,例如:甲向乙借来摩托车,停放在自家院里,乙又悄悄偷回。因为甲是合法占有,所以乙构成盗窃罪。

  ②他人非法占有。例如:他人对违禁品的占有,除了国家没收,别人不得侵犯;

  2、行为方式:和平手段,是指该手段不能对人身具有暴力、胁迫的性质。需要注意的是盗窃手段不要求具有秘密性,秘密性只是盗窃罪的常见情形,但不是盗窃罪的必要条件;

  3、主观上是故意,且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

  ①要求主观认识到财物“数额较大”。将数额较大的财物误认为是价值微薄的财物而盗取的,不成立盗窃罪。例如:将天价的葡萄误以为是普通的葡萄而窃取,不成立盗窃罪。

  ②自己所有的财物,明知处于他人合法占有的状态而窃取,成立盗窃罪。

  2、侵占罪:《刑法》第二百七十条规定: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将他人遗忘物或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出的,依照前条款规定处罚。

  3、两者的区别:盗窃罪的行为模式是:将他人所有、占有的财物变为自己占有所有;侵占罪的行为模式是:将他人所有、自己占有的财物变成自己所有。刑法上将占有分为事实上的占有和观念上的占有。

  1、事实上的占有是指财物在主人实力控制范围之内,事实占有主要有如下几种:

  ①主人占有财物,不要求随身携带,只要财物在主人实力控制范围之内即可;

  ②财物明显处于主人实力控制范围内,即使主人短暂遗忘,也属于主人在占有;

  ③占有的转化问题,特定场所的财物,主人丧失占有,便转化成为场所管理者占有。此时,第三人将财物变自己占有,构成盗窃罪;

  ④上下占有,当两人共同管理财物,而且存在上下级关系时,原则上财物属于上级占有,不属于下级占有。此时,下属将财物据为已有,构成盗窃罪;

  ⑤共同占有,两人共同占有财物时,其中一人将财物偷偷出卖、变卖,定盗窃罪。

  2、观念上的占有,指虽然财物处于主人实力控制之内,但是根据社会一般观念,可以推知有人在占有该财物。例如:甲将自行车停在家门前,去外地出差。身在外地,但对自行车仍在占有。有人偷走自行车,定盗窃罪。

  最后,无论是事实上的占有,还是观念上的占有,占有人对财物都要有占有的意思。如果行为人只是客观上占有财物,但主观上没有占有意思,则不属于在占有财物。例如:甲走路时脚底粘上一张百元钞票,但甲不知情,带着钞票向前走,由于甲对钞票没有占有意思,不算在占有钞票。

  二、盗窃罪一般判多久

  我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做出了规定: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一)盗窃金融机构,数额特别巨大的;

  (二)盗窃珍贵文物,情节严重的。

侵占与盗窃的区别

三、

盗窃多少钱可认定为犯罪

  1、盗窃公私财物价值一千元至三千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三十万元至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 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可根据本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并考虑社会治安状况,在前款规定的数额幅度内,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批准。

  在跨地区运行的公共交通工具上盗窃,盗窃地点无法查证的,盗窃数额是否达到“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应当根据受理案件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确定的有关数额标准认定。

  盗窃毒品等违禁品,应当按照盗窃罪处理的,根据情节轻重量刑。

  2、盗窃公私财物,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数额较大”的标准可以按照前条规定标准的百分之五十确定:

  (1)曾因盗窃受过刑事处罚的;

  (2)一年内曾因盗窃受过行政处罚的;

  (3)组织、控制未成年人盗窃的;

  (4)自然灾害、事故灾害、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事件期间,在事件发生地盗窃的;

  (5)盗窃残疾人、孤寡老人、丧失劳动能力人的财物的;

  (6)在医院盗窃病人或者其亲友财物的;

  (7)盗窃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的;

  (8)因盗窃造成严重后果的。

三、

侵占罪的犯罪构成

  1、前提条件:“合法持有他人财物”是侵占罪成立的前提。包括以合法的方式代为保管他人的财物、合法持有他人的遗忘物和埋藏物。

  2、客体要件:本罪所侵害的客体是他人财物的所有权。本罪的犯罪对象为他人的交给自己保管的财物、遗忘物和埋藏物。

  3、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将他人的交由自己代为保管的财物、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还的行为。

  4、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凡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本罪。

  5、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必须出于故意,即明知属于他人交与自己保管的财物、遗忘物或者埋藏物而仍非法占为己有。过失不能构成本罪。构成本罪还必须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

  以上就是侵占与盗窃的区别的有关知识。我们知道,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规定,盗窃罪就是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盗窃罪是将他人占有的财物通过和平的手段转移为自己占有。如果还有什么不理解或者遇到什么问题,可以咨询找法网律师,他们会给您专业的建议。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侵占罪和盗窃罪的区别是什么
侵占罪与盗窃罪区别大。侵占罪涉及已占有财物,通过侵占获取;盗窃罪是秘密窃取他人财物。侵占罪多涉及民事赔偿,盗窃罪则可能面临刑事起诉。处理方式包括协商、民事诉讼或刑事诉讼,具体取决于案件性质和严重程度。
职务侵占与盗窃的区别
职务侵占与盗窃的区别在于:职务侵占的主体特定,需是公司、企业人员,且利用职位之便;而盗窃则无此限制。对象上,职务侵占的是单位财物,盗窃的是他人财物。根据案情,可采取相应的法律手段,如刑事追诉或民事赔偿。理解这些差异能更有效地维护法律秩序和当事人权益。
侵占遗忘物与盗窃之间的区别
侵占与盗窃行为不同。侵占是占为己有,盗窃是秘密窃取。侵占遗忘物应归还,若数额较大且拒不交出,将受法律处罚。盗窃则应立即停止并归还,否则将面临更严重的法律后果。
相关知识推荐
问题没解决?立即咨询律师
平台保障
优选律师
快速响应
#3分钟内获得解答
去咨询
没有想要的解答?推荐咨询本地专业律师
平台律师团
已服务 9.9万人
响应 2分钟内
7x24小时在线服务
针对性解决方案
咨询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