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过失致人死亡罪的条件是什么?

更新时间:2018-05-31 14:07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过失致人死亡罪,是指行为人因疏忽大意没有预见到或者已经预见到而轻信能够避免造成的他人死亡,剥夺他人生命权的行为。那么,怎样才能成立过失致人死亡罪呢?找法网小编在下文为大家详细介绍过失致人死亡罪的内容。

  过失致人死亡罪成立条件有客体条件、客观条件、主体条件、主观条件。

  (一)过失致人死亡罪成立条件

  1、主体条件

  本罪的主体要件为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责任年龄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注意: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自然人不能成为本罪主体。

  2、主观条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即行为人对其行为的结果抱有过失的心理状态,包括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

  疏忽大意的过失是指行为人主观上对自己的行为可能造成他人死亡的结果应当预见而没有预见,应当预见是法律对行为人实施某种有意识的行为时,可能造成他人死亡结果的主观认识上的要求。根据一般人的能力和行为时的客观条件,行为人能够预见并防止危害结果的发生,只是因为其疏忽大意才未预见,以致发生严重危害结果,他就应当对此结果负法律责任。

  3、客体条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生命权。生命权是自然人以其生命维持安全利益为内容的人格权。剥夺他人生命权的行为,无论是故意,还是过失,均具有社会危害性,应受刑法打击。

  4、客观条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因过失致使他人死亡的行为。

  构成本罪,客观方面必须同时具备三个要素:

  (1)客观上必须发生致他人死亡的实际后果。这是本罪成立的前提。

  (2)行为人必须实施过失致人死亡的行为。在这里,行为人的行为可能是有意识的,或者说是故意的,但对致使他人死亡结果发生是没有预见的,是过失。本罪属结果犯,行为的故意并不影响其对结果的过失。这点同有意识地实施故意剥夺他人生命行为的故意杀人罪不同。过失致人死亡行为可以分为作为的过失致人死亡行为和不作为的过失致人死亡行为两种情况。

  (3)从行为人的过失行为与被害人死亡的结果之间必须具有间接的因果关系,即被害人死亡是由于行为人的行为造成的。这里死亡包括当场死亡和因伤势过重或者当时没有救活的条件经抢救而死亡。否则行为人不应承担过失致人死亡罪的刑事责任。如果行为人的过失行为致人重伤,但由于其他人为因素的介入(如医师未予积极抢救或伤口处理不好而感染)致使被害人死亡的,只应追究行为人过失重伤罪的刑事责任。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大家介绍的过失致人死亡罪成立条件的相关内容。凡达到法定责任年龄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但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自然人不能成为本罪主体。过失致人死亡罪要求在客观上必须发生致他人死亡的实际后果。行为人必须实施过失致人死亡的行为。从行为人的过失行为与被害人死亡的结果之间必须具有间接的因果关系。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律师解答动态
没得这种说法。鸭工资违法,那个公司
我可以帮你你回答一下问题。
这个应当不影响的,具体向公安部门咨询。
叶斌律师
叶斌律师
1分钟前
建议您保留相关证据,若未按承诺退款,可向消费者协会或工商部门投诉维权。
近两年这类型的案子出现的是比较多的,保留好转账记录可以通过法律途径退回这笔钱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