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摇撞骗罪与诈骗罪的区别

更新时间:2012-12-18 22:35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招摇撞骗罪是指为谋取非法利益,假冒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身份或职称,进行诈骗,损害国家机关的威信及其正常活动的行为。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

  招摇撞骗罪是指为谋取非法利益,假冒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身份或职称,进行诈骗,损害国家机关的威信及其正常活动的行为。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两罪主要有以下的区别:

  (1)侵害的客体不同。招摇撞骗罪侵犯的客体主要是国家机关的威信及其正常活动;而诈骗罪侵犯的客体仅限于公私财产权利。

  (2)行为手段不同。招摇撞骗罪的手段只限于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身份或职称进行诈骗;诈骗罪的手段并无此限制,而可以利用任何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手段和方式进行。

  (3)犯罪的主观目的不同。诈骗罪的犯罪目的,是希望非法占有公私财物;而招摇撞骗罪的犯罪目的,是追求非法利益,其内容较诈骗罪的目的广泛一些,它可以包括非法占有公私财物,也可以包括其他非法利益占有;

  (4)构成犯罪有无数额限制的不同。只有诈骗数额较大以上的公私财物的,才可构成诈骗罪;而法律对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招摇撞骗罪的构成并无数额较大的要求,这是因为,这种犯罪未必一定表现为诈骗财物,而有可能是骗取其他非法利益,其严重的社会危害性,首先和集中地表现为由特定的犯罪手段所决定的对国家机关的威信和正常活动的破坏。尽管招摇撞骗罪与诈骗罪有上述区别,但在行为人冒充国家工作人员的身份或职称去骗取财物的情况下,一个行为同时触犯了两个罪名,属于想象竞合犯。处理想象竞合犯的案件应当按照从一重罪处的原则。

  (5)犯罪目的的不同。前者行为人可以是追求物质性利益,也可以是追求非物质性利益、后者则仅限于非法占有物质性利益(公私财物)

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关于招摇撞骗罪的相关问题,小编为您推荐:

招摇撞骗罪的规定

招摇撞骗罪的规定

招摇撞骗罪的认定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律师解答动态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16分钟前
有人以做单赚钱诱使你发垃圾短信致手机号停机,此行为可能涉违法。你先向相关机构申诉说明情况争取早日复机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22分钟前
把被打视频发网上一般不犯法,但要注意别侵犯打人者隐私、名誉权等。若视频含敏感信息或恶意剪辑歪曲事实,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25分钟前
报警需提供能证明闺蜜污蔑的证据,比如她污蔑时的聊天记录、通话录音,能证明她向外传播污蔑言论的证人证言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37分钟前
未成年人帮人打单属于民事行为,若其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行为效力待定,需法定代理人追认。不想打了对方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47分钟前
若要申请微博会员退款,先看购买时的服务协议,看有无可退款的情形。若符合协议退款条件,可在微博APP内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48分钟前
生育津贴回执单上账号不是单位账号,可能是填写错误或者有特殊安排。你先跟公司确认下,是不是公司提供了错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50分钟前
若八一慰问金未到账,可先向发放组织了解发放流程和时间节点,看是否存在延迟发放情况。也可收集能证明应领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