滥用职权罪的罪过形式刍议

更新时间:2012-12-18 20:54
找法网官方整理
次浏览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在理论界和司法实践中,对于滥用职权罪的罪过形式众说纷呈,主要有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滥用职权罪是故意犯罪,行为人对危害结果持希望或放任的心理态度;第二种观点认为滥用职权罪为结果犯,只能由过失构成;第三种观点认为滥用职权罪的罪过形式既存在故意,也存在
在理论界和司法实践中,对于滥用职权罪的罪过形式众说纷呈,主要有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滥用职权罪是故意犯罪,行为人对危害结果持希望或放任的心理态度;第二种观点认为滥用职权罪为结果犯,只能由过失构成;第三种观点认为滥用职权罪的罪过形式既存在故意,也存在

在理论界和司法实践中,对于滥用职权罪的罪过形式众说纷呈,主要有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滥用职权罪是故意犯罪,行为人对危害结果持希望或放任的心理态度;第二种观点认为滥用职权罪为结果犯,只能由过失构成;第三种观点认为滥用职权罪的罪过形式既存在故意,也存在过失。

笔者认为,滥用职权行为人对危害结果持过失的心理状态,在理论上是成立的,在实践中也是客观存在的,但根据现行法律的规定,认定滥用职权罪只能是故意的罪过形式。主要理由如下:

首先,从罪过包含的认识因素和意志因素的关系来看,滥用职权行为人由于其所处的地位和职责对其行为的违法性是明知的,对于可能导致的后果也应有所预见,但这只是排除了疏忽大意过失的存在,并不排除过于自信的过失。行为人对其滥用职权的行为认识上明知,但对造成的后果则可能既不希望也不放任其发生的情形是客观存在的。因此,对滥用职权行为人从罪过形式上来分析,应包括故意和过于自信的过失。

其次,我国的刑法理论通说认为,一种犯罪,要么是故意犯罪,要么是过失犯罪,而不可能存在性质截然对立的罪过形式。一种行为及结果虽然可以由故意产生,也可由过失造成,但就构成的犯罪来讲,绝不是同一性质的犯罪,而有着不同的犯罪构成,属于不同的犯罪。所以,我国刑法规定的滥用职权罪就罪过形式上来讲,只能是一种罪过形式。

第三,根据我国刑法第15条第2款规定: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刑法分则对过失犯罪采取列举式规定,对相同的行为和结果根据不同的罪过形式分别作出明确规定,最明显的就是我国刑法第398条规定的故意泄漏国家秘密罪和过失泄漏国家秘密罪。因此,对于滥用职权行为存在着过失的犯罪形式,由于刑法对此没有明文规定,无法以滥用职权罪追究。

第四,从1999年9月16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出台的《关于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试行)》(下简称《立案标准》)中对滥用职权罪的规定来看,虽然对罪过形式未作明确的表述,但分析起来不应包括过失犯罪。对于相同性质的行为和结果,即使刑法规定处刑相同,但如果不区分主观上是故意还是过失,追诉条件相同的话,不仅在理论上难以自圆其说,违背了罪刑相适应原则,在实践中也是不可想象的,将导致司法不公。故《立案标准》对泄漏国家秘密的区别主观上是出于故意还是过失规定了不同的追诉标准,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两者法定刑相同的不足。所以,从《立案标准》对滥用职权罪同一标准的规定来看,对过失犯罪是排斥的。金礼国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问题没解决?立即咨询律师
平台保障
优选律师
快速响应
#3分钟内获得解答
去咨询
律师解答动态
在网络社交平台上将某人加入黑名单,限制其与自己交流的行为;实践中,拉黑需谨慎使用;需确保行为合法,并
如果您的生活因拖欠工资受到严重影响,并且对方有履行能力,您还可以考虑申请先予执行,以快速获得部分或全
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包括精神损害赔偿。
郭长敏律师
郭长敏律师
10分钟前
您好,具体了解下你的情况
你好,什么案情,这边可以告诉你注意事项
余联刚律师
余联刚律师
17分钟前
抚养费的标准为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按月支付至18周岁。
余联刚律师
余联刚律师
24分钟前
您好,如果能证明借贷关系的,建议您准备相关证据材料,委托律师向法院起诉解决。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