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盗立案标准是怎样2022

更新时间:2021-10-21 08:50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做人一定要勤奋,要用自己的双手创造财富,而不是搞些歪门邪道,比如偷盗他人财物来妄想致富,这只会让自己走上歧途,最终接受法律的制裁和批判,对于偷盗符合立案标准就会立案追诉,那么,偷盗立案标准是怎样2022?下面跟着找法网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偷盗立案标准是怎样2022

  盗窃罪一般以盗窃的金额作为立案标准,一般盗窃1000元以上就可以立案,但是各地具体标准有所差异。对于入室盗窃、扒窃、多次盗窃(三次以上)、携带凶器盗窃的只要实施了盗窃行为就构成犯罪,就符合立案的标准。

偷盗立案标准是怎样2022

  二、偷盗立案程序

  1、根据我国《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首先要勘查现场。接到报案人的报案,制作受案登记表,并开始初查,公安机关可以依照有关法律和规定采取询问、查询、勘验、鉴定和调取证据材料等不限制被调查对象人身、财产权利的措施。

  2、提取证据。物证以作案人在现场可能接触过的触及物为主,以及作案人在现场遗留的其他物品,这些物证从现场提取之后还要经过实验室处理,才能显现其上的潜在手印、手套印等重要物证。

  3、损失财物分析。根据被盗人的陈述和现场分析,进行分类登记失盗物品,作为破案后量刑的参考。

  4、现场访问。通过对失盗人和周围群众的调查了解以及调取视频资料,以进一步获取证据。缩小嫌疑对象,逐步确定犯罪嫌疑人。

  5、破案。根据掌握的证据锁定犯罪嫌疑人,进行逮捕。

  6、移送审查起诉。经过审讯,犯罪嫌疑人对盗窃犯罪行为供认不讳的,公安局移交检察院进行起诉。

  三、诈骗罪与盗窃罪的区别

  盗窃罪原则上是以秘密窃取的方法,将它人公私财物转移到自己或者第三人的控制之下而非法占有诈骗罪是以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公私财物的行为。

  诈骗罪与其他侵犯财产犯罪的一个最大区别就在于特点的行为结构或者行为方式: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而实施欺诈行为,致使对方产生错误认识。对方基于错误认识而处分财产,行为人取得财产,被害人财产权受到损害。

  所以,盗窃罪与诈骗罪的最大区别是基于受骗人是否基于认识错误而处分(交付)财产,即当事人是否自愿交付。

  以上是找法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的关于偷盗立案标准是怎样2022的相关内容,偷盗他人财物,金额只要达到1000元以上一般就会被立案追责,对于构成盗窃罪的,一般会被判处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如果盗窃金额巨大或者有多次犯罪前科,也会加重刑罚,若您还有什么法律疑问,欢迎咨询找法网专业律师。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盗窃罪新案件立案标准是什么
针对盗窃罪案件,其立案处理流程应依法进行。具体操作包括以下几个步骤:首先,受害者需及时报案并提供相关证据;接着,公安机关将立案侦查,展开收集证据的工作;然后,检察院将进行审查起诉;最后,法院将依法进行审判。各环节都必须严格依照法律程序进行,以确保案件得到公正处理。
盗窃罪的立案标准
盗窃罪立案标准包括财物价值和盗窃情形。若盗窃财物价值达1000-3000元或存在多次、入户、持凶器、扒窃等情形,应予立案。处理方式有刑事处罚和民事赔偿,具体根据案情选择。刑事处罚针对严重盗窃,民事赔偿用于经济赔偿。
2024年盗窃罪立案标准
盗窃罪处理方式多样,包括刑事和民事赔偿。刑事处罚依据盗窃数额和情节,可能涉及有期徒刑、罚金等;民事赔偿则是要求犯罪者赔偿被盗物品的价值。具体操作需根据实际情况,如盗窃数额、是否累犯等因素综合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