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钱罪犯罪故意中的明知

更新时间:2012-12-18 20:06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洗钱罪犯罪故意中的明知我国刑法明文规定“明知是DP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恐怖活动犯罪、ZS犯罪的违法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为掩饰隐瞒其来源和性质……”,对明知的内容和程度的认识,远非法律规定即能论定,在刑法学界的争论仍然激烈而广泛。1.明知的内

  我国刑法明文规定“明知是DP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恐怖活动犯罪、ZS犯罪的违法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为掩饰隐瞒其来源和性质……”,对明知的内容和程度的认识,远非法律规定即能论定,在刑法学界的争论仍然激烈而广泛。

  1.明知的内容

  在这一问题上主要的争论焦点在于对“违法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的理解上,主要有两种不同的看法:

  一种观点认为,“违法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应理解为“犯罪所得”,因为此处的前置定语“DP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恐怖活动犯罪、ZS犯罪”都是“犯罪”,犯罪所产生的只能是犯罪所得,法律用“违法所得”纯粹出于技术上的考虑。另一种观点认为,产生违法所得的行为并不要求已达到实质的最后经司法机关依法定程序确定行为人构成该特定犯罪的程度。就犯罪主体而言,行为人不具备责任能力或因不可罚事由而免责,并不意味着其实施上游犯罪不具有社会危害性,亦不能否认其所得的违法性,行为的这种社会危害性本质决定了行为所得的结果的危害性。从洗钱者的角度,无法要求其认识到被洗钱者已构成了上游犯罪,因此,只要求行为人认识到其所洗的钱是被洗钱者实施涉及DP行为、ZS行为、黑社会性质的组织行为、恐怖活动行为而获得的违法所得及其收益即可。

  第一种观点将“违法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理解为“犯罪所得”存在明显的不足。其一,这样理解就意味着上游行为不构成犯罪的话,洗钱罪根本不可能成立,这就使洗钱罪丧失了独立性,有违立法本意;其二,按照这种理解会造成明显不合理的情形。以此理解:对明知是一个不满14周岁的行为人因贩毒所得的几十万赃款而予以清洗的行为人,是不能以犯罪论处的,因为上游行为并不构成犯罪;对明知是一个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行为人因从事ZS、黑社会性质的组织、恐怖活动犯罪所得的数量巨大的赃款而予以清洗的行为人,也不能以犯罪论处,因为上游行为同样不构成犯罪。然而在这种情形下对洗钱行为人不以洗钱罪予以追究,于法而言,明显不符合我国的犯罪构成理论:行为人主观上有犯罪故意,客观上实施了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理应对其加以刑罚制裁;于法秩序而言,明显违背了我国设立洗钱罪的立法初衷,不利于法益的保护。

  笔者基本同意第二种观点的理解,但是并不赞同对上游行为客观危害性的特别强调,因为过于强调上游行为的客观危害性,会很容易导致司法实践中对洗钱罪适用的无限扩张,可能会危及罪刑法定原则。因为依据这种理解,只要是上游行为涉及四种犯罪,即使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对上游行为的违法所得及其收益进行清洗的行为也可依据洗钱罪予以追究。因此,笔者主张,洗钱者在实施洗钱行为时,至少要认识到被洗钱者有可能会构成上游犯罪,但是不要求认识到被洗钱者确实构成上游犯罪,更不要求认识到是哪一种上游犯罪。

  2.明知的程度

  洗钱罪概念中“明知”的程度问题历来是一个争议颇多的问题,主要存在以下三种不同的见解:“确定说”、“可能说”、“确定或可能说”。依据我国刑法理论,犯罪故意是指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主观心理态度,它包括认识因素和意志因素两方面的内容。认识因素是指“明知会发生”,这里的“会”应该包括明知发生的必然性和明知发生的可能性两种情况,意志因素是指“希望或者放任”。这样一来,依据数学上的排列组合原理,就会出现四种情况:必然+希望,可能+希望,必然+放任,可能+放任,按照通说的观点,前三种情况是直接故意,后一种情况是间接故意。

  “确定说”只说明了“必然+希望”和“必然+放任”两种情况,“可能说”又只说明了“可能+希望”和“可能+放任”两种情形,因而都不可避免存在着片面性,相比较而言第三种观点较为合理,为笔者所赞同,补充理由如下:

  首先,认为“明知”包括确切知道和可能知道之意有法律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盗窃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1996年12月16日)第9条规定:“认定窝赃、销赃罪中的‘明知’,不能仅凭被告人的口供,应当根据案件的客观事实予以分析。只要证明被告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是犯罪所得的赃物而予以窝藏或代为销售的就可以认定。”这一司法解释对于理解洗钱罪中的“明知”,笔者认为具有一定程度的指导性意义。

  其次,认为“明知”包括确切知道和可能知道之意,可以避免“可能说”所容易出现的对行为人定性取决于偶然巧合的不合理现象。

  再次,认为“明知”包括确切知道和可能知道之意,可以更好地从主观上严格区分洗钱罪与窝赃罪的界限,确保准确地惩治犯罪分子。

  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的“可能知道”是指有充分的理由和根据怀疑其不可能不知道,这不同于犯罪过失之中的“应当知道或已经知道”。“可能知道”对行为发生危害结果的可能性认知较深,对这种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并未发生错误认识,也不排斥其转化为现实性;而“应当知道或已经知道”,对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因为其过于自信而发生了错误认识,并且对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行为人是持排斥态度的。

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关于洗钱罪的相关问题,小编为您推荐:

反洗钱法细则

反洗钱法细则

洗钱与洗钱罪的区别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我在刑事辩护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已帮助 111877
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请问故意陷害他人犯罪吗?
情节严重的涉嫌侮辱罪,侮辱罪是自诉案件,可以自行到法院起诉,提供证据。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什么是犯罪故意
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
农村道路没有安全护栏,谁负责
责任由交警划分根据责任认定书进行赔偿
55岁以上员工辞退有哪些补偿?
你好,在该单位工作几年了?如果已在该单位工作满15年且距退休不满5年的,要双倍赔偿
根据《劳动法》,但是每三年换一家劳务派遣公司,我们应该和雇主签订什么合同?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你这种情况属于劳务派遣,你应该和派遣公司签订劳动合同,你是派遣公司的员工,虽然你现在在用人单位上班,但你并不是他们的人。如果你想和用人单位签劳
九江交通肇事罪量刑的标准是什么
交通肇事罪量刑标准规定如下:1、犯交通肇事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2、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3、因逃
辽源市东辽县寻衅滋事罪怎么处理
寻衅滋事罪立案标准:刑法第293条规定:有下列寻衅滋事行为之一,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一)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二)追逐、拦
苏州刑拘取保候审的条件有哪些
法律分析:被逮捕取保候审的条件如下:1、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2、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3、羁押期限届满
取保候审坐牢几率大吗上海
需要看案件的具体情况,等候法院的判决。取保候审,是强制措施而已。如果违反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将有可能予以逮捕。至于其最终结果是否需要坐牢,由法院审理后作出判决。取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