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犯罪分类标准是怎么样的

更新时间:2018-09-10 15:04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在实践中,很多案件,都不止有一个作案人,这就涉及到共同犯罪了,依照我国《刑法》第25条第1款的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那么,共同犯罪分类标准是怎么样的呢?下面找法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

  在实践中,共同犯罪分类标准是怎么样的呢?下面跟着找法网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阅读完以下内容,一定会对您有所帮助的。

  一、共同犯罪分类标准

  (一)国外分类标准

  各国立法对共同犯罪人的分类可谓五花八门,但从采用的分类标准上看,却不外乎两种:

共同犯罪分类标准是怎么样的

  1、分工分类法:即按照共犯人在共同犯罪中的分工或行为的形式进行分类。

  分为:(1)正犯;(2)教唆犯;(3)帮助犯;(4)组织犯。

  2、作用分类法:即按照共犯人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大小进行分类。

  分为:(1)主犯;(2)从犯;(3)胁从犯。

  这两种分类方式应当说各有利弊。分工分类法能够客观地反映各共同犯罪人在共同犯罪中的实际分工及其联系形式,可以很好地解决对共同犯罪人的定性问题。但是对共同犯罪人予以分类的目的是为了正确确定各共同犯罪人刑事责任的大小,而刑事责任大小取决于各共同犯罪人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大小,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大小取决于其行为在侵害法益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大小,分工分类法不能充分的揭示各工作犯罪人在共同侵犯某种法益的活动中所其的作用,难以很好地解决对共同犯罪人的量刑问题。因此,从纯粹采用分工分类法的国外立法例来看,对于“教唆犯”只能规定“依正犯处罚”,无法体现教唆犯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实际作用大小,对刑罚轻重的影响。

  作用分类法则正好相反,它虽然有助于解决各共同犯罪人的刑事责任问题,但在表明各共同犯罪人在共同犯罪中的分工及彼此联系上,却显示出一定的局限性,即不能准确地说明共同犯罪人在共同犯罪中行为的法律性质,从而对其准确定罪。

    ​​(二)我国分类标准

  我国刑法对共犯的分类,学者们一般认为采纳的是混合分类法,又称折衷分类法:以作用分类法为主,将共同犯罪人分为主犯,从犯,胁从犯,同时兼顾分工分类法,考虑到教唆犯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将其加为法定的共同犯罪人种类之一。

  二、共同犯罪的主体条件

  共同犯罪成立的主体条件是两人以上。这里要注意准确对“人”的理解,这里的“人”是指符合刑法规定的作为犯罪主体条件的人,不仅包括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也包括法人、单位等法律拟制的人。具体而言,即包括两个以上的自然人所构成的共同犯罪,也包括两个以上的单位所构成的共同犯罪,还包括单位与有责任能力的自然人所构成的共同犯罪(后两种情况可称之为单位共同犯罪,对其处理既要根据总则关于共同犯罪的规定也要考虑关于单位犯罪的规定)。

  上述内容找法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了“共同犯罪分类标准是怎么样的”的相关内容,共同犯罪分类标准有很多,根据刑法第26条第1款的规定,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希望上述内容对您有所帮助。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刑法对共同犯罪人是怎么分类
共同犯罪分类具体如下:任意共同犯罪和必要共同犯罪这是根据共同犯罪是否能够依据法律的规定任意形成而对共同犯罪形式所作出的划分。任意共同犯罪,简称任意共犯,指刑法分则规定的可以由一个人单独实施的犯罪,当二人以上共同实施时,所构成的共同犯罪
律师解答动态
不太清楚你说的“这个”具体指啥。你得详细说说它是什么东西,或者在什么场景下的事物。把情况说清楚后,我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1分钟前
要解除失信人状态,首先得把欠税及滞纳金、罚款都缴清,这是解除失信的关键前提。缴清后,可提交相关证明材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3分钟前
散养五保户住院时,若其有法定监护人,那法定监护人承担监护职责;若无法定监护人,一般由签订供养协议的人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16分钟前
当然可以进一步沟通。你先大致说下具体法律问题,比如是合同纠纷、侵权之类的。把事情经过、涉及的关键情况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17分钟前
村民住房因煤矿采空区出现开裂,可要求对房屋损坏价值进行评估,按评估结果获得补偿,补偿应能覆盖修复房屋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18分钟前
这很可能是诈骗手段,正规平台不会以资金冻结需三倍充值解冻为由要钱。别按对方要求操作,避免财产损失。若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21分钟前
这种情况一般有补偿。女职工虽达退休年龄但社保缴费不足15年无法享受退休待遇,公司辞退属违法解除。公司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23分钟前
网上恶意泄露P过的你的照片可能构成犯罪,若造成名誉受损、精神伤害等,可能涉及侵犯肖像权、名誉权。解决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