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案是犯罪既遂还是犯罪中止

更新时间:2012-12-18 18:00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芦某因住房及其父亲的工资问题对新野县溧河铺镇卫生院院长程某有意见,遂于2003年1月17日晚9时左右,趁程办公室无人之机,用脚揣开门,用一蓝色打火机点燃室内的沙发垫、被子、单子、沙发椅和茶几等物,后因火势大,被告人芦某心里害怕,就主动将火扑灭,造成经济损失3

芦某因住房及其父亲的工资问题对新野县溧河铺镇卫生院院长程某有意见,遂于2003年1月17日晚9时左右,趁程办公室无人之机,用脚揣开门,用一蓝色打火机点燃室内的沙发垫、被子、单子、沙发椅和茶几等物,后因火势大,被告人芦某心里害怕,就主动将火扑灭,造成经济损失3380元。

本案在审理过程中对芦某的犯罪行为属何种犯罪形态?是放火罪的既遂还是中止存在异议。

第一种观点认为,芦某的行为系放火罪的既遂。其理由是:放火罪在我国刑法中规定为危害公共安全罪,属于公共危险罪,既遂标准自应采取公共危险说,即以放火行为足以危害公共安全为标准,而不要求实际的损害结果。据刑法第114条规定,只要行为人故意实施足以危害公共安全放火行为,即使尚未引起实际危害结果,就已具备放火罪的全部要件,达到放火罪既遂。本案中芦某趁夜深人静之机,闯入程某的办公室(一独立三层楼房周围数十米系居民)用打火机点燃室内的沙发垫、被子等物,使火种与目的物接触,开始起火,目的物开始燃烧,造成损失三千余元。足以对公共安全构成威胁,具有实际的危害后果。

第二种观点认为,芦某的行为系放火中止。其理由是:放火罪对公共安全的危害程度存在两种情况:一是已经危害公共安全,二是足以危害公共安全,而这种危害不仅要基于行为人的主观心理,而且要基于“火”这种具有自然焚烧、自然蔓延特点,针对特定财物的放火焚烧,不仅可能烧毁特定财物而且也可能逐次蔓延燃烧至不特定财物,对周围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和重大公私财产造成严重威胁。若放火行为人能够有效地控制在一定较小范围内,没有也不足以危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和重大公私财物的安全。则成立放火罪的中止。就本案而言,芦某因琐事与程某有隙,遂怀恨在心,放火焚烧程某办公室的财物只是为了泄私愤,而在放火焚烧时因火势大,为防止火势蔓延,能及时将或扑灭,自动有效地防止了犯罪结果的发生,芦某的行为更符合犯罪中止的构成要件,故成立犯罪中止。

笔者同意第二种意见。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是犯罪中止吗
没有入室之后呢?他在室外干什么?是离开了还是在外边等候他人?分得财物了吗?请将上述情况告知。
律师解答动态
邮政包裹丢了,先找邮政查物流信息确定丢失情况。若有保价,按保价金额赔偿;没保价,按邮政规定的限额赔偿
西宁特钢以上班看手机为由对您罚款200元的行为不符合法律规定,用人单位无权以“上班看手机”为由对劳动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9分钟前
儿女赡养父母是法定义务,跟分老人财产没关系,不需要先平分老人财产才给赡养费。老人有权决定如何处置自己
你好,什么案子?有纠纷吗
您好,您具体遇到了哪方面的法律问题。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