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区别有哪些

更新时间:2021-02-04 18:57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一般来说故意犯罪是指犯罪分子希望或放任危害结果的方式,不过故意犯罪也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直接故意,另一种是间接故意。因此接下来将由找法网小编为您介绍关于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的区别有哪些及其相关方面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解决相应的问题。

  一、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的区别有哪些

  间接故意与直接故意都是认识因素与意志因素的统一,但各自的认识内容与意志内容不同。就认识因素而言,直接故意的行为人是认识到危害结果发生的必然性与可能性;而间接故意的行为人只是认识到危害结果发生的可能性。就意志因素而言,直接故意表现为希望危害结果发生;而间接故意表现为放任危害结果发生。

  这两点区别说明了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所反映出来的非难可能性不同,也说明直接故意犯罪与间接故意犯罪的成立条件不同;由于直接故意是希望危害结果发生,故即使危害结果没有发生,也能查明行为人对危害结果持希望发生的态度,因而可能成立犯罪(未遂、预备等);因为间接故意是放任危害结果发生,故如果危害结果没有发生,就难以证实行为人对危害结果持放任发生的态度,因而通常难以成立犯罪。

  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虽然存在区别,但二者在法律上的地位却是相同的。因此,应当把握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的统一性。一方面,不可认为,“刑法分则条文规定的某些具体犯罪只能由间接故意构成,不能由直接故意构成”。因为既然间接故意都能成立,直接故意更能成立;事实上也不存在“某种行为出于直接故意时成立此罪、出于间接故意时成立彼罪”的情况。另一方面,也不可轻易说:“某种犯罪只能由直接故意构成,不能由间接故意构成”。

  因为在刑法分则中,凡是由故意构成的犯罪,刑法分则条文均未排除间接故意;当人们说某种犯罪只能由直接故意构成时,只是根据有限事实所作的归纳,并非法律规定。

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的区别有哪些

  二、 犯罪故意的类型

  根据中国刑法第14条第1款的规定,犯罪故意可以分为以下两种类型:

  1、直接故意

  直接故意是指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在直接故意中,存在认识程度上的差别,即明知自己的行为必然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与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这种认识程度上的差异并不影响直接故意的成立。只要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是明知的,无论是明知其必然发生还是明知其可能发生,并对这种危害结果持希望其发生的心理态度,即可构成直接故意。

  在中国刑法关于犯罪故意的概念中,虽然规定犯罪故意是对于危害社会结果的一种主观的心理态度,但危害社会结果并非是所有犯罪的构成要素。因此,犯罪故意同样也是对于危害行为的一种主观心理状态。在这个意义上,直接故意具有以下两种情形:一是对危害结果的直接故意,即结果故意。

  在结果犯的情况下,一定的危害结果是犯罪构成的要素,行为人在认识到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结果的前提下,希望其发生,就是这种结果故意的心理内容。二是对危害行为的直接故意,即行为故意。在行为犯的情况下,刑法规定不以一定的结果作为犯罪构成的要素。在这种情况下,行为人只要明知危害社会的行为而有意实施就构成直接故意。

  2、间接故意

  间接故意是指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有意放任,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间接故意的认识因素是指行为人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而不包括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必然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放任是以行为人认识到危害结果具有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这种或然性为前提的,如果行为人已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必然发生危害结果而又决意实施的,则根本不存在放任的可能,其主观意志只能是属于希望结果的发生的直接故意。

  间接故意的意志因素,是指行为人对危害结果的发生采取纵容的态度。正因为如此,危害结果的实际发生是认定间接故意的必要条件。如果没有发生危害结果,就不能认定行为人具有放任危害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

  间接故意具有以下三种情形:一是为追求某一犯罪目的而放任了另一危害结果的发生,如甲为放火烧乙的房屋而放任了将睡在房中的乙烧死;二是为追求某一非犯罪目的而放任某一危害结果发生,如甲为打一野兔而置可能误中正在附近采摘果实的某乙于不顾,并开枪击中某乙致死;三是突发性犯罪中不计后果放任某种严重危害结果的发生,如某甲因违法犯罪被某乙当场抓获,为挣脱逃跑,某甲掏出匕首向某乙刺去,致某乙心脏被刺破伤重而死。以上三种情况中,行为人对被害人死亡结果的发生,都是持间接故意的心理态度。

  三、犯罪故意的法律依据

  《刑法》

  第十四条 故意犯罪

  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 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根据法律规定可以得知,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都是故意的一种类型,主要区别直接故意表现为希望危害结果发生;而间接故意表现为放任危害结果发生。以上便是找法网小编为您带来关于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的区别有哪些的相关知识,若大家有什么不了解的亦或是有其他疑问的可以咨询找法网的律师。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直接故意伤人与间接故意伤人的量刑区别。
在对故意杀人未遂行为进行处罚的时候,需要充分考虑行为人的犯罪情节,然后选择适当的量刑幅度。根据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减轻处罚的规定,在相应的量刑幅度内对行为人进行处罚
直接故意犯罪与间接故意犯罪的区别
故意犯罪是指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却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过失犯罪是指应当预见,但由于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已经预见但轻信能够避免发生某种损害后果的,包括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
犯罪的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的区别
你好,要看具体案情确定是直接故意还是间接故意
律师解答动态
张凯律师
张凯律师
2分钟前
临时账户能不能在青岛退休?主要看办理退休前户籍在不在青岛。建议咨询相关的人社部门具体了解政策
张凯律师
张凯律师
8分钟前
国家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企查查都可以查看
阮兴军律师
阮兴军律师
14分钟前
补的少了?不行诉讼维权
李琦律师
李琦律师
14分钟前
提前退休和离职证明是两个不同的法律概念,我来帮您理清楚:提前退休是您根据社保政策办理的特殊退休手续,
阮兴军律师
阮兴军律师
17分钟前
抓到,然后呢?真不知道还是假不知道?
兰鹏军律师
兰鹏军律师
24分钟前
与腾讯和运营商联系解决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