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歇精神病犯罪怎么认定,如何量刑

更新时间:2018-11-19 13:44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相信大部分人都知道,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定的,不负刑事责任,那么,间歇精神病犯罪怎么认定,如何量刑?下面找法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

  在实践中,现行《刑法》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才不负刑事责任。接下来跟着找法网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间歇精神病犯罪怎么认定,如何量刑吧。

  一、间歇精神病犯罪怎么认定

  根据行为人的精神状况,判断行为人有无刑事责任能力,应按照以下两个标准进行。

  (1)医学标准。即从医学上看,实施刑法禁止的危害社会行为的人是否患有精神病,并且处于发病期,而不是彻底缓解期或间歇期。

  (2)心理学标准。即从心理学的角度看,行为人是否因患有精神病而导致其在实施刑法禁止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时,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

 间歇精神病犯罪怎么认定,如何量刑 

  二、间歇精神病犯罪如何量刑

  我国《刑法》第十八条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定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虽然刑法对第18条第2款并未规定对间歇性精神病人犯罪是否是在精神正常时犯罪要依法定程序进行鉴定,但是在司法实践中,为了避免使本无刑事责任能力的间歇性精神病人承担不应该承担的刑事责任,或者使本仅具有限制刑事责任能力的间歇性精神病人承担完全的刑事责任的不良后果,对任何被认为属于患间歇性精神病的人实施的犯罪,均应依照刑法第18条第1款规定的法定程序进行鉴定,以确定行为人的刑事责任能力状况。

  如果行为人被鉴定为无刑事责任能力人,就应依据刑法第18条第1款的规定,不能使其负担刑事责任;被鉴定为限制刑事责任能力人,就应依据刑法第18条第3款的规定,对其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被鉴定为具有完全的刑事责任能力人,就应依据刑法第18条第2款的规定,使其承担完全的刑事责任,而不能仅仅因其患有精神病就从宽处罚。对于刑法第18条第2款的这一规定,有不少学者包括刑法学者和司法精神病学者认为是多此一举,应当删去。

  但是,我们认为,根据犯罪时责任能力与行为同在的原则,只有行为人在实施犯罪时由于患精神疾病从而导致其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丧失的,才不应当承担刑事责任。换言之,不能因为行为人患有精神病不管时持续发作的还是间歇发作的,而认为都从整体上造成了行为人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丧失,从而认为其不应负担刑事责任。

  因此,刑法第18条第2款规定的价值就在于明确这种意思,意在避免一查明行为人患有某种精神病就宣告其无刑事责任或减轻其刑事责任的错误做法。

  上述文章找法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了“间歇精神病犯罪怎么认定,如何量刑”的相关内容,中国刑法规定,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时实施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所以在间歇精神病犯罪时对行为人状态的认定是十分重要的,希望上述内容对您有所帮助。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故意杀人怎么判?法院是怎么判断罪犯是否有精神病?
通过法医鉴定判定精神病,如果是因精神病杀人会从轻处罚,不负刑事责任
精神分裂症犯罪是如何定义的
刑法上不存在精神分裂犯罪。只有犯罪时是否有行为能力。
精神病,如果犯故意伤害罪该如何判刑
精神病,如果犯故意伤害罪不承担刑事责任
律师解答动态
村里变压器离您住房1.5米可能不符合安全距离及相邻权保护要求,您可通过“先沟通电力部门→再投诉举报→
沈明律师
沈明律师
7分钟前
你拿到贷款就得还,没拿到贷款就不需要还。
具体情况,这个一般是属于公共区域,具体什么情况你需要起诉向?
史金涛律师
史金涛律师
28分钟前
执行立案申请未收到法院通知时,需先通过多种渠道主动查询案件进展,明确未通知的具体原因(如材料瑕疵、执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