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故意的类型

更新时间:2012-12-18 17:49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一)直接故意直接故意是指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在直接故意中,存在认识程度上的差别,即明知自己的行为必然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与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这种认识程度上的差异并不影响直接故意的成

  (一)直接故意

  直接故意是指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在直接故意中,存在认识程度上的差别,即明知自己的行为必然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与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这种认识程度上的差异并不影响直接故意的成立。只要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是明知的,无论是明知其必然发生还是明知其可能发生,并对这种危害结果持希望其发生的心理态度,即可构成直接故意。

  在我国关于犯罪故意的概念中,虽然规定犯罪故意是对于危害社会结果的一种主观的心理态度,但危害社会结果并非是所有犯罪的构成要素。因此,犯罪故意同样也是对于危害行为的一种主观心理状态。在这个意义上,直接故意具有以下两种情形:一是对危害结果的直接故意,即结果故意。在结果犯的情况下,一定的危害结果是犯罪构成的要素,行为人在认识到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结果的前提下,希望其发生,就是这种结果故意的心理内容。二是对危害行为的直接故意,即行为故意。在行为犯的情况下,刑法规定不以一定的结果作为犯罪构成的要素。在这种情况下,行为人只要明知危害社会的行为而有意实施就构成直接故意。

  (二)间接故意

  间接故意是指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有意放任,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间接故意的认识因素是指行为人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而不包括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必然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放任是以行为人认识到危害结果具有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这种或然性为前提的,如果行为人已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必然发生危害结果而又决意实施的,则根本不存在放任的可能,其主观意志只能是属于希望结果的发生的直接故意。间接故意的意志因素,是指行为人对危害结果的发生采取从容的态度。正因为如此,危害结果的实际发生是认定间接故意的必要条件。如果没有发生危害结果,就不能认定行为人具有放任危害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

  间接故意具有以下三种情形:一是为追求某一犯罪目的而放任了另一危害结果的发生,如甲为放火烧乙的房屋而放任了将睡在房中的乙烧死;二是为追求某一非犯罪目的而放任某一危害结果发生,如甲为打一野兔而置可能误中正在附近采摘果实的某乙于不顾,并开枪击中某乙致死;三是突发性犯罪中不计后果放任某种严重危害结果的发生,如某甲因违法犯罪被某乙当场抓获,为挣脱逃跑,某甲掏出匕首向某乙刺去,致某乙心脏被刺破伤重而死。以上三种情况中,行为人对被害人死亡结果的发生,都是持间接故意的心理态度。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高科技犯罪是否属于犯罪类型
你好,是否属于犯罪需要根据具体的案件情况才能做分析,请致电详谈
属于什么类型犯罪
您好!涉嫌故意杀人罪。 可以办理, 准备好相关材料即可。
律师解答动态
学校收20元工本费拿毕业证是否合理,得看收费有无依据。若学校有公示收费标准及用途,且成本合理,那收费
这明显是诈骗套路,千万别按他们说的发红包充值解冻。正规平台不会用这种方式解冻账号。你要立刻停止与对方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5分钟前
对方全责却仅出医药费不给其他钱,你可先收集事故责任认定书、病历、费用清单等证据,与对方协商赔偿事宜,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7分钟前
快十年了对方还欠你1千元,首先得看是否有借条、转账记录等能证明借款事实的凭证。要是有,可先和对方友好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11分钟前
对于退役军人补贴情况,不同情况有不同政策。你这种在工厂退休的退役军人,若符合一定条件可能有补贴。你可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15分钟前
这1400元转账能否要回,得看转账性质。若属于借款,能要回;若为赠与,通常要不回。你有转账记录,但没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15分钟前
这14000元能不能追回,得看转账性质。要是明确是借款,能要回;要是恋爱期间的赠予,一般要不回。你可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24分钟前
先别着急,咱们得冷静处理。首先要把和对方交流的记录、转账记录啥的都保存好,这是很重要的证据。回忆一下
我也要提问